第27章 过冬神器(2/2)
“什么时候打,怎么打,朝中后勤是否跟的上,战力对比如何,如果打起来伤亡预计几何,打输了是什么后果,打赢了怎么维护秩序……”
“这些都是需要考虑周详的点。”
“谁都知道有人欺上门来应该反击回去,可我们不止是一个人,每一个决策关系着的都是数以千万计的百姓,未战先言败伤士气没错,可我们必须要考虑清楚自己是否能接受最坏的后果。”
陆执安的语气并不严厉,因为他知道眼前的少年们只是因为一腔热血而满怀愤懑。
他们没有经验,所以不记得考虑周全,而这,不正是他们在这里学习的目的吗?
因为陆执安的一番话,先前没来得及发表意见的桓子墨三人沉默了下来,正在此时,赵家梁从门外走了进来,第二堂课,开始了。
.
今天一大早就起来收拾自己准备入宫,又连着上了一上午的课,即便是中途接受了陆执安的早餐投喂,桓子墨四人也难免有些精神不济。
因为课程要保密的原因,桓子墨四人将会暂住东宫,陆执安这边自然是要提供吃食的。
而今天作为他们正式相识的第一天,这顿午膳自然是要一起吃的。
随着他们一家四口的生活逐渐步入正轨,一家人在一起聚餐的时间也逐渐集中到了晚膳,这个时间无论是陆远平还是陆执安,各自的事情都已经忙完了大半,相对清闲一些。
而中午的时间本身就不多,如果再聚在一起吃饭的话,像是陆执安的午休时间就难免被挤占,所以就变成了各自用膳。
陆风致因为年纪太小的原因,依旧和孟梓华一起住在凤仪宫,不过她也开始认字了,暂时由孟梓华身边的心腹侍女教导着。
也正是因为她年纪小,课业也少,每日里除了学上一段时间,剩下的就是玩,和思考玩什么。
不用去凤仪宫,陆执安在兵法课休息的时候就已经吩咐了侍墨,让他看着准备午膳。
所以当五个人下课时,食官署已经将几人的午膳都备好了,孟信昭刚走出这个院落,侍墨就凑了过来,问什么时候传膳。
“就现在吧,学了一个早上了,早就饿了。”
半大的小子消化能力强,陆执安他们正处于身体的发|育期,即便是坐着不动,这一早上的脑力消耗也够他们吃一壶的。
侍墨听了陆执安的话,对着外面的一个太监使了个眼神,然后就静静地跟在了陆执安的身边。
陆执安已经将自己的东西都收拾好,正往外走,桓子墨四人自然也是紧随其后。
由于陆执安在书房这里的时间比较多,所以这方院落中设置了专门用来用膳的厢房,他们几人走出书房还没走几步,就已经到了门口。
陆执安当仁不让地在上首位坐下了,其余四人也相继落座。
饭桌上是最适合交流感情的,早上几个人的沟通实在是太过短暂,陆执安也只是把他们的脸和名字对上了号,算不上了解。
经过这么一上午的时间,要说出点什么的话,陆执安只是觉得,何风的性格可能是四个人中相对最沉不住气的。
反而是身为武将之子的孟鸿轩,看上去更加沉稳、身上的书卷气也更浓一些。
今日是他们几人到东宫的第一日,无论日后相处的如何,他这个作为主家的太子都应该尽一番地主之谊。
而且,这四个人可是陆远平给他准备的未来班底,经过多番考察的,为的就是希望给他培养起一批忠实可靠、富有才干的帮手。
毕竟,朝中的官员都是要更替的,如今的能臣干吏等陆执安登基的时候,即便不是七老八十,也已经壮年过半,正是需要可靠新鲜血液的时候。
可信的臣子随时可以挑,毕竟地大物博,最不缺的就是人才。
但像是伴读这种带着感情羁绊,并且有从龙之功的臣子,天然就要比其他人更亲近一些,哪怕陆执安并不需要去争,这皇位就是他的也一样。
人心都是肉长的,即便是身份定位已经有了,可真正的心悦诚服和因为形势而低头依旧不一样。
所以陆执安必须要和他们好好相处,真正地将这道情感桥梁建立起来才行。
在饭桌上,陆执安也没有说什么沉重的话题,而是尽量把沟通方向往日常生活上引。
毕竟是新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又是让人天然就有敬畏心的皇宫大内,面对的还有直系上司,都是十岁出头的小少年自然心怀紧张。
上课的时候,大家都面朝前看老师,这份感觉还不明显,但是现在,大家都坐在一张桌子上,随意一个转头间就能互相对视,这就让人麻爪了。
如果在这个时候又聊一些有深度之类的话题,只怕是这顿饭没有一个人能吃得好。
对此,陆执安深有感触。
毕竟当年他那位导师最喜欢的就是在小组聚餐的时候抽查大家的学业进度,搞得上到博三的师兄下到研一的师妹,一个个都被他嫌弃是小鸟胃,要多吃才健康。
不过人家那是调研任务繁重,带学生都是挤时间带的,见缝插针很正常。
桓子墨他们现在这种情况自然就没有这么做的必要了。
再加上食官署的大厨们逐渐历练出来,将陆执安搞出来的菜谱研习熟练了很多,甚至还开始试着创新,所以东宫饭桌上的菜色也越来越丰富了。
这对于第一次见识这种场面的四个人来说就十分新奇了。
因为只有他们五人吃饭,所以桌上的菜色也不算复杂,四菜一汤,都是素菜,分量不算小,但以他们几人的胃口,即便是吃不完,也不会剩下太多。
哪怕因为要迁就陆执安戒荤,这四道素菜依旧让几人吃得格外欢实,毕竟猛火炒制的蔬菜和不是煮就是蒸的蔬菜比起来,口感和口味要好上太多。
就这么边吃边聊,陆执安对于四个人有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四人当中明显是以桓子墨为首,这并不是他本人有多出彩,而是因为大家都是初相识,所以下意识地以父辈官职来分了主次。
但桓子墨也没有辱了他爹刑部尚书的名头,一整天下来都表现得很是沉稳,做事不疾不徐,说话也很有条理。
不过,他并不是那种读书读多了的小古板,相反,或许是因为他父亲时常经手各种案子,为了审讯和搜集证据,难免要灵活一些的原因,桓子墨做事也十分机灵,懂得变通。
与之相反的就是何风了。
鸿胪寺作为外交机构,何文东处事向来圆滑周到,很懂打太极的要领。
偏偏何风是个作风刚猛、冲劲十足的性子,他这个性格,和孟鸿轩这个武将出身的正好反了过来。
最后一人宋修杰,也是父亲官职最低的,在四个人之中的存在感最弱。
因为他极少表现在即,陆执安也很难说清他的性格特征,但也能看得出最明显的一点——执行能力极强。
赵家梁的时政课是有留课业的习惯的,每天离开的时候他都会将自己准备好的题目留给陆执安,让他抽空思考,写文章给他,第二天早上他会检查。
今天他们四人第一日听课,赵家梁布置好作业离开教室,到孟信昭进入教室准备上课的这短短时间里,他就已经拟好了自己的作业要写什么。
至少在这个时候,他是十分积极的,行动效率也很高,但是更具体的,就要等待以后再去发掘了。
午膳过后,陆执安没有多留他们。
他们几个刚入宫,东西都还没有收拾妥当,又折腾了一上午,还是早些回去休息休息比较好。
至于陆执安自己,现在离他习惯的午睡时间还有一些功夫,他打算去后院进行火炕的最后一步验收工作。
今天半上午的时候下了一场雨,裹挟着凉意,几人出行的时候都多披了一件衣服,眼看着降温已经不远,若是炕没有什么问题的话,还是尽快安排这些匠人们出宫给百姓修炕才是。
好在昨天一早他检查的时候火炕基本没有问题,只要能扛得住连续的灼烧,这火炕就算是做成了,只不过是确认一遍的事情,费不了多少时间,就当时午后消食了。
陆执安保持着自己正常的步速,不多时就走到了搭建火炕的院落。
只是站在院落外,也依旧能看见院里烟囱中袅袅升起的烟。
陆执安直接迈了进去,依次检查。
这个时候,谁也没有说话,大家都知道,这段时间一直等待的消息,今天终于可以出结果了!
一共十一座炕,陆执安亲手检查了温度情况,也观察着炕的外表。
这一番检查下来,一刻半的时间就过去了,所有跟在一边的匠人们都屏住呼吸,安静的等待着答案。
“没有问题!可以开工!”没有一个失败品!陆执安的脸上终于露出满意的笑,大声宣布。
匠人们顿时喜形于色。
火炕的制作方案和流程前些天等待的时候都已经定好了,连维持秩序之类的人手都由陆远平下令安排好了,现在只等开工,陆执安这一宣布,他们今日下午就可以出宫了!
虽然才八月底,但离着过年也就只剩下了四个月的时间,早一日开工,就能早一日赚钱,今年,必定能过个好年了!
半个时辰后,十个工匠就在内侍的引导下出了宫,而随着他们的出宫,过冬神器火炕的名字,悄无声息地在京城中流传了起来。
百姓:神器?神器使什么??神用的东西吗?神也怕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