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学校(2/2)
就像是他提出的煤可以使钢铁强度提高这一点,就已经可以将大恒军队的战斗力提升上一大截,如果再有一些别的什么,是不是同样可以提高大恒的国力?
陆执安以为陆远平是想要从他这里得知更多有用的技术以发展大恒,这与他的目标没有冲突,于是就将他的所见所闻如实托出。
“嗯……那个世界的人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的学习,分别是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
“小学大致就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启蒙阶段,这个时候我们要学习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科学、思想品德等课程,都是一些基础科目,学习水平都不算特别高。”
“等到了初中,艺术类的科目就会减少,科目会分成基础课和文科理科,基础课就是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文科是政治、历史、地理,理科是物理、化学、生物。”
“等到初中第三年要结束的时候,所有学生都要参加中考,出了刚才说的九门课以外,还要考体育和实验,体育就是长跑跳远之类的,实验则是理科科目下的一个分支。”
“理科?化学?”听到了熟悉的名词,陆远平摸了摸自己的下巴。
“理科的这三门课,都是讲什么的?”
自从之前陆执安提到化学这门课之中含有能让武器升级的消息之后,陆远平就一直对这门课十分好奇。
现在又发现了同样被归为理科、从未听说过的另外两门课,陆远平不由得追问了一句。
“唔……我在梦里学的是文科,所以对理科科目的了解不算多,知道的都是一些基础问题。”
“物理这门课主要是研究物质本身的规律,比如指南针是怎么指引方向的、东西是由什么构成的、怎样的工具组合可以省力之类的。”
“化学的话,研究的就是一种物质和另一种物质之间满足了什么样的条件变成了另一件完全不同的东西,就比如煤在燃烧的过程中会和铁矿石产生化学反应,然后产生出一种新的物质,这种物质混在铁胚里,会使得炼制出来的铁更加坚硬。”
“至于生物……研究的就是世间各种动物、植物,研究它们的生长规律,研究它们的作用功效。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现在看病喝的都是煎药得来的药汁,而在那里,人们会研究是药材里的哪一种成分对病情起了作用,就将那种成分提取出来,制成小小的药丸密封存放,生病时只要用水送服就行。”
陆远平:你说的很好,反正我是没怎么听懂,总之就是听起来很有用的样子。
在自己不了解的话题上插嘴容易暴露自己的见识短浅,所以陆远平挥挥手:“那你继续往下说。”
“其实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初中第三年,那里叫初三,这个时候学生们进行中考,成绩足够的情况下,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来报考不同的高中学校,继续学习更多的知识。”
“不过,在高中,所有人会被分成文科和理科,这两科的学生除了三门基础课之外,只需要备考自己所在科目的高考,加起来就是六门课,我在梦中选的就是文科,所以考试科目就是语文、数学、英语、政治、历史、地理。”
“可惜当初没有什么概念,不然的话我应该选理科的,这样咱们大恒就能有很多很厉害的东西了!”
陆执安半开玩笑着说。
“你那会儿才多大啊,这也没有什么好可惜的。”
陆远平摇了摇头。
按照陆执安的说法,当初他在梦中经历的事情,几乎是一个月和一年的比例,也就是说,他在梦中身亡的时候,现实也才两岁多,连开蒙都没开呢,能懂啥。
而且他一直觉得,陆执安应该不是同时在梦中生活,而只是想起了以往的事情。
他在死之前哪里知道这辈子需要什么知识呢?
事实上,如果不是陆执安提出来,整个大恒绝不会有人能搞出最近的这些东西。
陆远平不知道陆执安还能够给大恒带来多少意想不到的变化,但是现在,他已经开始期待起来了。
聊到现在这一步,他已经被说服了个七七八八,毕竟如果陆执安在说谎的花,要编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很难不露出马脚。
而且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陆执安的表现来看,他也有着对他们一家人的感情,这就更不像是哪里来了孤魂野鬼占了他的身子了。
庆幸的情绪难免从陆远平的心头冒出,陆执安还是陆执安,这就已经是最大的幸运,更何况他还带来了那么多无从想象的知识。
“爹,你说我要是在咱们大恒也弄一个那样的学校,怎么样?”
陆执安突发奇想。
他不是每天都能扑在搬运知识这条路上,同时还有许多事情要做,难免有些顾不过来。
即便是偶尔想起什么,也都是事到临头了,才把什么东西从记忆的犄角旮旯里扒拉出来。
就像是先前的曲辕犁和这次的火炕,看起来根本就是牛头不对马嘴的两件事,如果不是前些天说话的时候聊到了,他也不会想起来搭炕。
最近搞出来的这些东西横跨了多个领域,如果从不知情的角度来看,只会觉得他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做事情也没有什么规划。
可真的是这样吗?
他只是想要先保住自己的性命罢了。
只有带来的好处足够大,才能够让陆远平在想要动杀心的时候多考虑一下。
好在他爹还是相信他的,陆执安从没有从他的身上感受到杀意。
既然现在他已经安全了,那么做事情就不能再像是之前那样没有章法,并且陆执安也有些担心一些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他渐渐淡忘,于是萌生了教学生的想法。
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是有限的,只有将这些知识的种子传播出去,才有可能让这些学科得到长足的发展,从而进一步改善大家的生活。
套用前世的一句话,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
听到陆执安的话,陆远平也愣住了。
他之前还真没有往这个方向上去想过。
不过仔细思索了一阵,他还是摇了摇头。
“开学校这件事不能急,要等个合适的时机才行。”
咦?
陆执安有些失望的眼神再度亮了起来。
“别忘了,你在东宫的课程安排,可也是一个隐患啊。”陆远平说出了不支持陆执安这会儿搞学校的原因。
当下儒学才是学问正统,陆执安这个太子不乐意学太多已经要动摇他们的了,如果再搞出来个教其他知识的学校,那就是明目张胆地要动他们的根基。
这对于他们父子二人都相当不利。
要知道,虽然目前顺位继承人只有陆执安一个,可旁支还是有人的,他那个最小的皇弟,还有老七家那个私生子。
如果这群人被逼得狗急跳墙,想要对陆执安下毒手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这件事只能缓着来,等一个合适的时机。
听了陆远平的解释,陆执安点点头。
这里就能看出两人之间的差距了,陆执安压根儿就没有想到儒学这一块儿,因为他之前的人生经历中就没有这样的体验。
“爹,有件事一直忘了跟你说了。”见陆远平想说的话暂时告一段落,陆执安终于有机会提一下自己心心念念了好几天的事情。
“嗯?”
“爹,还记得我前些天带课程表来的时候吗?”表格的事情陆执安一直记在心里,因为他清楚,看似不起眼的表格能够在一些微小的角落中起到巨大的辅助作用。
“当然记得。”表格的概念并不复杂,陆远平只是看了课程表,就从中找出了不少适用的方法,最近正准备让六部也用上呢。
“课程表的那种表格其实只是最基础的一种用法,我这还有进阶版的。”陆执安嘿嘿一笑。
“什么意思?”进阶版?是想说更高级的版本?
“爹,我借你纸笔用一下嗷~举个例子更容易理解。”
御书房内可只有一张桌案,那就是御案,陆执安可不敢真的随便上去写写画画,打个申请是最基本的礼貌。
“你随便用,别动我折子就行。”陆远平知道他肯定有顾虑,也没说不用在意之类的话,直接同意了他的申请。
闻言,陆执安不再犹豫,走到御案后面,拿起毛笔就在一张空白的宣纸上画了起来。
现在的目的是举例说明,不需要多么严谨,陆执安就随意标了几个数据在纸上,然后将它们连了起来,总耗时也不过是二十息。
“爹,你来看。”陆执安放下笔,指着上面的图案来说。
“竖着的这条线叫纵轴,横着的叫横轴,这张图上我画出来的事一个人最近几年的收入情况,这个点,就和课程表是同一个概念,根据年份和收入来定位。”
“而连续几年的收入情况定位完毕后,将它们连在一起,就会有一条曲折的线出来,这条线如果是上升,就说明他每年的收入在增加,如果是向下去,那就说明收入不如先前。”
折线图并不算复杂,但它有个好处就是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数据的变化走向。
这种表格无论是放在户部还是其他部门,都是有用的。
户部可以以此来观察人口、土地、税银的更叠,兵部也可以以此来排查各地兵员数量和粮草的相关问题。
“这个确实很不错。”陆远平微微点头。
以往户部他们交上来的单子都是啰里啰嗦的一长串,他还要费劲地从里面找数据才行。
但是陆执安给出的这种图表就没有那么麻烦了,一眼就能看到数据和走向,简直不要太方便!
陆执安嘿嘿一笑。
这种图表,他在写论文的时候经常用到,可以只占用极小的篇幅就将自己要列举的数据都安排上,清晰美观。
现世说了煤矿的事,紧接着又聊了这么多零碎的事情,时间早已经过去了不少,至少陆执安今天的第一节课肯定是要被耽误了的。
好在他这边是一对一教学,耽误也只是耽误他自己的进度。
按理说太子应该有几个伴读的,这个伴读不仅是太子一起上学的同学,还将会是他未来的近臣,也算得上是班底了。
不过陆执安情况特殊,再加上他的课程也与其他时候的皇子不同,必须要保证消息不被泄露出去才好,所以陆远平最近选人选得有些头疼。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从三师三少府上挑,反正他们家里的大人都已经知晓这件事了。
但这样不利于陆执安身边学习环境的构建。
而且身边亲近的人说话总是更有分量一些的,如果人家父子俩/祖孙俩一起潜移默化地影响陆执安,指不定哪天就能把人带跑偏。
所以伴读的人选最好还是不要从三师三少家中挑,还要能保密的,和陆执安同龄。
这几个条件累积起来,人选本就不剩下多少,想要选择自然也是难上加难。
然后今天陆执安还提出来了想要建学校的事情,陆远平虽然将这个建议暂时搁置,心中却也有另一个想法——让陆执安从身边人教起。
这又需要伴读有良好的接受新事物的能力,绝不能是立志要和儒学过一辈子的那种。
层层加码下来,也不怪他挑了那么长时间都没有给陆执安选出合适的伴读。
不过随着课程的进展,陆执安这一套独特的学习体系与常规教育相差越来越大,伴读的事情也必须要抓紧时间安排好了,总不能让陆执安这个太子来迁就他们的学习进度吧?
想到这里,陆远平就叹了口气,拿着手上列出来的备选名单,往凤仪宫去了。
而陆执安自己,在说完要说的事情之后就被陆远平赶回东宫读书去了。
别以为他不知道这小子又想翘课,那眼里面的窃喜都快要藏不住了。
凤仪宫
听到陆远平过来的消息,孟梓华还愣了一下。
“现在是什么时辰了?”
“回娘娘,巳初(九点)。”
孟梓华微微凝眉,平日里这个时辰,皇帝应该在御书房处理政务才是,怎么今天突然来凤仪宫了?
疑惑归疑惑,陆远平可不会因为她疑惑就不来。
“梓华!”他大踏步地迈入殿中,寻找熟悉的身影。
“陛下今日来的怎么这样早?”孟梓华迎了上来,看着他有些急切的身影,十分好奇。
“先不说这个,这是我给安儿选的伴读名单,你看看,觉得谁更合适一些?”
说着,陆远平就将手中拿着的名册往孟梓华手里一塞。
孟梓华也只能按下心中的疑惑,认真看起了名册。
名册上的人数并不多,总共也才八个人,而伴读要选四人。
孟梓华对于前朝的事情了解不算全面,但这些名字能出现在她的面前必定是经过陆远平筛选的,他们的父辈祖辈并不需要她的考量。
孟梓华则是从女眷这边思考,再度剔除掉一些不合适的人选。
有句话叫做“娶妻不贤毁三代”,这句话未必有十成十的准确率,但也说出了女性对于家庭的影响有多么重要。
从命妇们身上观察到的东西在一定程度上就能折射出她们孩子的性格特征,或许会有一些出淤泥而不染的,但需要迁就的又不是他们。
八个人的名册并不算长,孟梓华一个个看过来,然后轻轻划掉了其中三人的名字。
这三个人的母亲在命妇圈中向来没有什么好名声,甚至有一个堪称飞扬跋扈,自然是不能将他们的孩子点为伴读的。
但是伴读只有四个名额,这里却有五个人。
陆远平疑惑地看向孟梓华,她应该明白他的意思才对。
孟梓华却一点都不急,而是对着陆远平微微一笑。
“大理寺少卿夫人前些天入宫觐见的时候带着她家嫡长女一起来的。”
“那姑娘虽然才九岁,但是礼仪举止得当,人也端庄,我看着还不错。”
多年夫妻之间话不用说的太透,陆远平就明白了过来,他媳妇儿这是开始挑未来儿媳妇的考察人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