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1/2)
第34章
马总管回到京城,进宫之后面见皇帝,将利州此行打探到的事情告诉对方。
从抓细作一事讲起。说话的时候他在暗暗观察皇帝的神色。
皇帝脸色凝重,不见喜色。
太子一句话,便能影响利州全城!大宋当真是只知太子,不知天子!
见皇帝一点也不高兴,马总管心里暗道:皇帝又在多想了!
这第一件事就让皇帝听了之后胡思乱想,后面的事他还怎么说下去?
皇帝一个人出神地想了一会儿,发现马总管迟迟没有往下说,转头看向他,问道:“其他事呢?”
马总管接着言道:“四皇子当时离开利州后,西凉攻城,太子守城。此战让太子发现可疑之处。于是四皇子再次前往利州后,主动请缨潜入敌营刺探军情。”
为了不让皇帝继续猜疑太子,马总管没有说出实话。
“老四能如此有胆色?”皇帝始终觉得这里边另有文章!
“这、老奴并未见到四殿下。”言下之意,是真是假马总管也不清楚。
皇帝继续质疑:“派一个皇子潜入敌营还不够,又派另一个皇子潜入敌营!难不成是老四在敌营里被抓了?派老大去救他?”
皇帝想不明白。重点是大皇子绝对不会臣服太子!怎么会乖乖听从太子的话潜入敌营?
“老奴只知晓自四殿下潜入敌营后,再无消息传回来。故而太子殿下才会另外派大殿下再去敌营。”马总管心里不安。
说到这里,他后悔了。还不如刚刚就把实话说出来!皇帝疑心那么重,这样只会让皇帝越发猜疑太子!也许皇帝还会再次派人前去利州!
但是事已至此,现在改口就相当于引火自焚了!
“他们到底在搞什么!”皇帝讨厌这种失去掌控的感觉。一旦事情跟人不在他的掌控范围内,让他毫无安全感!
皇帝沉着脸,指着马总管命令道:“查!一定得查清楚他们在做什么!”
马总管:……
“遵命。”
离开皇帝后,马总管赶紧写了一封信派人快马加鞭送到利州。他的意思是,希望太子能够对大皇子与四皇子灭口。让这两人活着,日后必定会害了太子!谁知道,从大皇子与四皇子口中会说出什么话!
其实在马总管离开利州后,赵兴亲笔写信将事情交代清楚。估摸着时间,等马总管回到京城才派人传信回京。
马总管将这份军报呈给皇帝的时候,心里很是忐忑。他害怕太子直言与西凉合作的事情。皇帝知晓此事后,定会勃然大怒!
一国太子,与敌国合作。这像什么样子!尤其是太子还把大皇子与四皇子交到凉军手里作为人质!皇帝一定无法容忍!
皇帝打开军报,明明上面的每一个字他都认识,但是却觉得头晕眼花!拿着军报的手在发抖,皇帝闭上眼睛,过了一会儿,再次睁开眼睛,重新阅读军报。
内容不变,他没有看错!
太子竟敢勾结敌军!意图让西凉内乱!甚至还把大皇子与四皇子交到敌军手中作为人质!
“他疯了吗!这个逆子!怎么敢做出这种事!”
皇帝咬牙切齿地骂出来,将军报丢到地上,狠狠地踩了两脚。
以往大皇子如何针对太子,太子向来宽宏大量,从不会与大皇子计较!更别说四皇子在朝堂上那点小打小闹了,太子压根不会放在心上!
谁能想到最在意亲情的太子会出卖兄弟!
太子的冷漠无情,让皇帝感到陌生。与其说是陌生,不如说是感到恐惧!
谦谦君子,坦坦荡荡,无甚可怕的!
可一旦谦谦君子黑化了,变成了心狠手辣的人,谁也猜不到他下一步要做什么!
现在太子能出卖兄弟,明日会不会对他这个父皇下手?
再一联想到太子在大宋的影响力,皇帝背后泛起一股凉意,仿佛有人站在背后拿着一把刀子低着他的后背般!
马总管蹲下身,伸出手触碰皇帝脚下踩着的军报。轻声叫道:“陛下?”
皇帝把脚挪开,后退几步,坐在椅子上。面色阴沉,双手用力地握着龙头扶手。
看完军报内容,马总管深吸一口气,轻声为太子解释:“陛下,虽然太子殿下没有在写明原因。但是老奴猜测,太子这么做都是为了大宋。正因为信任陛下,太子才会如实禀告陛下!太子殿下必定是希望获得陛下的支持!”
皇帝神色扭曲,狞笑一下,骂道:“他信任朕?若是信任朕,从一开始便禀告朕!而不是做了之后才告诉朕!他这是在挑衅朕!告诉朕,他就是做了!能耐他如何!”
马总管叹气,不知道皇帝的脑子是怎么长的。竟然能扭曲成这种意思!若是太子有别的心思,皇帝早就从这把龙椅上退下去了!皇帝整日猜忌太子,这样的猜忌到底有何意义!
他告诉皇帝:“老奴此番前往利州,险些认不出太子殿下。那消瘦单薄的身子,站在城楼上,凝聚军心,巩固大宋的屏障。好几次,老奴都忍不住流泪。”
“这个人不久之前刚从鬼门关回来。重返人间后,明明可以回京享受荣华富贵!可是他却毅然的奔赴阵前,坐镇军中守护江山万民!”
“军营里,每天掀起多少场漫天黄沙!他们喝的水是浑浊的!吃的粮食里边掺着沙子!夜里寒气袭入简陋的军营!烛火燃尽一盏又换上新的一盏!这个人日夜操劳,不是为了自己,是为了大宋!”
马总管说话的时候,泪水溢出眼眶。
那几日陪伴在太子左右,马总管心里特别难受!
太子身处在恶劣的环境中保家卫国,而皇帝却坐在富丽堂皇的大殿里猜疑怒斥太子!当真是让人气愤!
在御书房站岗的禁军听到这些话,大为触动,有些人甚至红了眼眶!
皇帝目光震惊地看着马总管,想要骂对方,但是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卡住了。一时之间,他骂不出口。
此时此刻,皇帝的心情很复杂。作为父亲,他可以不心疼儿子。但是作为一个皇帝,他必须要正视太子为大宋的付出!
皇帝嫉妒太子得民心,忌惮太子于天下的威望。其实他也清楚是因为自己所付出的心血比不上太子对大宋付出的心血多!作为一个帝王,他绝对不能承认自己不如储君!所以他便用冷漠的态度,对太子挑刺。以发泄心中的不满与嫉妒!
当下,太子在外御敌,皇帝坐在这明堂上怒斥对方。的确会寒了所有人的心!
就连身边的亲信都向着太子,为太子说话。再看其他人,已经受到影响!
大宋民心,皆向着太子!这便是皇帝内心的恐惧!
“陛下,太子殿下当真是不容易!”马总管含着泪与皇帝对视。哪怕皇帝要把他踢走,会要了他的命!他今日也要为太子说话!
皇帝沉着脸,半晌不语。
不知过了多久,他张开口,声音低沉地言道:“朕知道了。”
见状,马总管松了口气。皇帝这是想明白了!不会阻拦太子!
擦了擦泪水,马总管小声言道:“陛下,老奴这次去太子身边,曾试探过他。”
闻言,皇帝马上问道:“试探什么?”
刚才皇帝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找个机会要了马总管的命!这狗东西吃里扒外,既然不忠,那便不能留了!
现在看来这狗东西并没有向着太子!
马总管告诉皇帝:“大殿下与四殿下潜入敌营一事让老奴觉得奇怪,便试探太子的态度。说起往日这两位殿下在朝堂上与太子殿下相争。老奴暗示太子殿下要不要除掉二位殿下。”
皇帝眼神幽深地盯着马总管。
“老奴试探了好几遍,太子殿下对大殿下与四殿下还是很在意的。太子殿下因为此事,将老奴赶了回来。”马总管心里很清楚皇帝在猜忌什么,也明白如何拿捏皇帝。
既然太子与外敌合作一事,皇帝不打算追究。那就好哄皇帝了!只要让皇帝清楚,太子依然是那个心慈手软的谦谦君子。皇帝便能安心!
皇帝把手放下,心里稍安。看来太子并没有变得冷血无情!
太子此举,当真是为了大宋,所以才不得不委屈大皇子跟四皇子!
皇帝才不在意大皇子跟四皇子的生死。这两个儿子怎么死都行,但是不能死在太子手里。今日太子手上能沾兄弟之血,明日太子手上就能沾上皇帝的血!这才是皇帝多疑畏惧的原因!
确定太子那边心态正常,皇帝便不在意太子在做什么。
雁南这阵子潜入西凉京都,暗中指挥大宋的细作行动。
西凉如今的皇帝尚且年轻,朝中仰仗外戚稳住朝堂。所以必须得先对付外戚冯氏。只要控制住冯氏,就是折了皇帝的羽翼!把对方从皇位上赶下来就容易许多!
于是,雁南便开始策划,让人盯着冯氏的主要成员,等待命令,随时行动。
雁南从诸多皇室当中挑了一个合适继位人选。这位周王是西凉先皇的遗腹子。生下来的时候,先皇已经驾崩,当今皇帝随便封了个号,挑了个犄角旮旯的地方,便把这位尚在襁褓中的小皇弟赶出京都就藩。
周王的生母,戚太妃却被太后留在宫中,与其子两地分离。戚太妃母族低微,被关在宫中,日日流泪。因为太过思念孩子,她的精神状态已经不正常。总是抱着一个娃娃哄着,人人都说这位太妃已经疯了。
一开始,太后还让戚太妃每日过来伺候自己,但是自从戚太妃疯了之后,太后便不让她出现在眼前。
为此,雁南特地潜入西凉皇宫,找到这位戚太妃。拿出一件孩童穿的衣服给她。
“太妃娘娘,周王殿下如今正在学走路。”
雁南的一句话,让正在哄娃娃的女人猛地擡起头,麻木空洞无神的眼睛,突然凝聚所有的光。她激动地抓着雁南的胳膊,哭着问:“我儿在哪?求求你,把儿子还给我吧!”
戚太妃是先皇最后宠爱的妃嫔,为此遭了太后的嫉恨。哪怕得知戚太妃怀上龙嗣,太后也没有动她。直到戚太妃平安的生下皇子后,太后才开始针对她。
按照礼制,戚太妃生下皇子,皇子被封王后,她可以跟随周王前往封地,尊为周王太后。但是皇太后却以自己舍不得姐妹为由,将戚太妃留在宫中,把尚在襁褓的周王赶出京都!
这让戚太妃如何能接受!但是她又无能力反抗!在每日精神折磨下,她开始精神紊乱,变得不正常。
对方用尽了全身力气抓着雁南的手,让雁南感到疼痛。
他问戚太妃:“太妃娘娘想不想与周王母子团聚?”
戚太妃疯狂地点头,目光含泪,眼中满是祈求,卑微地说道:“求求你!只要你让我们母子团聚!要我做什么都行!”
雁南告诉她:“我乃宋人。如今西凉在攻打大宋。奉我家太子殿下之命,特来让西凉易主。我大宋扶周王上位,所图三十年两国太平安稳!太妃娘娘可应允?”
“好好好!我答应你们!”戚太妃还以为自己直至死亡都没机会再与儿子团聚。没想到有一天,会有人来帮她!当真是上天开眼!怜惜她!
“如此,太妃娘娘照顾好自己,且等着!”雁南准备离开。
戚太妃拦住他,跪在他面前问道:“需要我做什么?”
“保护好自己,等待团聚。”雁南留下这话,绕过戚太妃离开。
戚太妃转头朝雁南离开的方向磕头,哽咽地说:“妾叩谢大宋太子!”
无论对方是否能做到,至少给了她希望!
跟戚太妃谈好之后,雁南命人前往周王的封地,把孩子掳过来。
时机差不多了,雁南给努西传消息。并且下令行动,将冯氏外戚控制起来。全都打包运出城外。从宫里将戚太妃接出来。
看到熟睡的孩子,戚太妃跪着走过去。她流着泪手捂着嘴巴,努力克制哭声,生怕惊扰到孩子。
来到孩子身边,她颤巍巍的伸出另一只手试图触碰孩子。碰到孩子的脸时,戚太妃没忍住,又哭又笑,宛若疯子,指着孩子对雁南说:“这是我儿,是我儿!”
雁南颔首,没有说话。
戚太妃极力控制紊乱的情绪,把泪水擦掉。将双手擦干净,她小心翼翼地解开孩子的衣服,看到孩子身上的胎记,一直以来被架在烈火上炙烤的心,总算是解脱痛苦,得到了安定!
忍不住呜咽哭泣,她给孩子穿好衣服,盖好被子。戚太妃狠狠地掐了一下自己的手心,确定痛感真实后,朝雁南跪下行大礼:“感激大宋相助!让我们母子团聚!从今往后,大宋便是我母子的恩人!”
雁南提醒道:“此番与西凉合作,是我家太子殿下的主意!”
戚太妃立马改口:“感谢大宋太子!从今往后,大宋太子便是我母子的恩人!若有吩咐,必赴汤蹈火!”
哪怕大宋太子想要这西凉江山,戚太妃也愿意送给对方!
是大宋太子拯救了她!是大宋太子让他们母子团聚!大宋太子就是她的恩人!什么家国天下,戚太妃才不在意!她在意的只有自己的孩子!
戚太妃有儿万事足,对雁南言听计从。
雁南见对方这么配合,便把计划告诉她。
得知日后由努西摄政,戚太妃没有任何异议。只要对方不伤害她的孩子,这朝堂是谁做主,戚太妃压根不管!
收到雁南传来的消息,当日努西就把王太监斩了!
契尔墨忍这个太监许久,要不是这个太监瞎指挥,怎么会牺牲那么多兄弟!他亲手砍死了王太监!
接下来,努西按照大宋太子给的演讲稿,在军中发挥演讲,给将士们做思想工作。怒斥当今不仁!让三军跟随他班师回朝,辅佐周王上位!
努西给了将士们两个选择。其一,跟随他攻打京都。其二,可以即刻回乡,过从前的生活。
从前朝廷抓丁,逼他们来打仗,他们没得选。现在拥有一次选择的机会,他们高兴极了!
有人想回到故乡,有人愿意跟随努西攻打京都。
努西命契尔墨把每个人的去向登记清楚。
大军撤退前,他来到断肠山祭拜。
努西一直没有忘记这些牺牲在战场上的人。夜里无数次醒来,枕上都是泪水。
他多次请奏朝廷接这些遗骨回去安葬。但是却得不到支持!
无论是当今皇帝,还是把持朝政的大臣。他们认为,人既然死了,葬在哪里都一样,为何要费这么大力气把这些白骨送回故里!
努西心寒啊!将士们奉王命上战场,一条条人命葬送沙场,化为白骨。却得不到应有的尊重!
这份愤怒藏在他心里许久,终于有机会暴打这群混账了!
努西十分感激大宋太子!若是没有对方的帮助,纵容他手握重兵,却终究没有勇气跨出那一步!
“兄弟们,待我手握大权,必定接诸位回乡厚葬!”
擦干泪水,努西将酒水倒在地上,转身下山。
“太子殿下!西凉撤兵了!”斥候来报。
李祺表情激动,用力地握着佩剑。
赵兴面色平静,下令派出两万将士尾随在凉军身后。
“太子殿下此举,莫不是要护着他们?只派两万人,是不是有点少?”李祺好奇地询问。
凉军号称有十五万人,但是实际人数只有十万人,牺牲在战场上有两千多人。现在努西手里至少有九万多人。
听说西凉京都的禁军有十万人。努西带着九万多人对抗京都的十万禁军有点悬。若是大宋要帮对方,也应该多派点人,至少也得派出五六万人,努西才有可能打赢禁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