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长恨歌 > 第52章 因缘际会

第52章 因缘际会(2/2)

目录

今天是四月初八,正是天水郡的浴佛节。

传说中佛祖诞生于六百二十三年的农历四月初八,佛祖诞生时有天上九龙吐出香水为其洗浴。

浴佛节便是因此典故。

北燕末年,西域佛教国大月氏派来使臣,北燕也派使臣出使大月氏,邀请天竺和尚,用白马驮载佛经及释迦牟尼像,到达洛阳(临江)。

北燕朝廷专门修建白马寺迎候,自此,佛教开始传入中原。

随着鸡鸣寺的钟声响起,一阵淡淡的檀香香气在天水郡弥漫开来。

青莲先生带着苏珏和沈爷出了门直奔鸡鸣寺而去。

今日,这座山间的古寺被人间烟火填满。

苏珏走入寺庙内,他静静地凝视着佛像。

幽静的灯光映照在佛像的容颜上,仿佛佛陀的笑容在闪动,充满了力量与慈悲。

僧侣们身着袈裟,手持法器,净心念佛,众多的信众则是肃容端坐,心怀敬仰,虔诚地为自己和身边人祈福。

前来拜佛的百姓则是在池塘的边缘排队,耐心等待着的浴佛仪式的开始。

古钟缓缓敲响,传出悠扬庄重的佛乐声,信众纷纷将手中的香炉抛入池塘。

香炉盈盈一水,烟雾袅袅升起。

鸡鸣寺瞬间沐浴在缭绕的香气和祥和的氛围中。

浴佛的仪式在僧侣们的念经声中有序进行,信众们用布帛和手掌轻轻地将池塘中的水洒到佛像身上。

而后他们自己也沐浴其中,象征着洗涤心灵的执着和对佛陀的敬意。

在浴佛仪式结束后,大家按照传统的习惯,点燃一束香烛,放入河中,让香火漂流,象征着祈福的心愿传递到更远的地方。

苏珏也照做一番,心里却无端想起那日主持说过的话。

他擡头环顾四周,人群热闹且虔诚,可他们似乎自带结界,他无法融入。

热闹,且孤单。

青莲先生看出苏珏的变化,却没有立即打断他的思绪。

她要在合适的时机点醒苏珏。

而天水郡浴佛节的热闹是到了晚上才更加绚烂多姿的。

夜幕降临,整个天水郡被万盏彩灯装点得熠熠生辉。

各色的花灯彩绸飘扬在空中,人们手里持着特制的灯笼,游走在大街上。

江面上明明灭灭地飘着连盏河灯。

浮光跃动,很是好看。

整个天水郡都是热闹的,就算世事的形势如何紧急,百姓求的总是简单。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粗茶淡饭,淡然赌日。

唯有平安就好。

热热闹闹的开场,苏珏却有些漫不经心,他说,“我是死过一次的人,又是从另一个世界来的,我看着许许多多的人和事,都好像隔着天堑鸿沟,一边是我,一边是所有人。”

“无法融入。”青莲先生提着花灯,说的笃定。

“嗯,我终究是同他们不一样的。”

然后一旁的沈爷笑出了声。

苏珏停下脚步转身,似乎不知道沈爷为什么突然大笑。

他静静地看着沈爷,似乎在辨别他这话的用意,良久,沈爷才开口,“玉华公子,如今这个时节,你可觉得冷吗?”

“体热,心冷。”

体热,是因为他还活着。

心冷,是因为他觉得前路未知,而且两个世界的人,终究是隔着什么的。

格格不入。

他心中的理想到底能不能实现,一切都不可探知。

苏珏心里的天堑鸿沟,一面是极致的黑暗,一面是极致的明亮。

这也分别代表着新元纪和如今的时空。

“你越是在意越是融入不了,有些事是记在心里的,而不是刻意强调的。”

青莲先生见时机已到便指着天上的星辰说道,“你看天上的星子,无论世事如何变换,它永远是它,纵有消亡和再生,它也只是它。”

“先生,我明白了。”苏珏了然地点了点头,之后带着笑容在商贩那里提了一盏花灯,走入了人群中。

明快的笑容和出众的姿容,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

是他太钻牛角尖了,他怎么就忘了呢,无论是新元纪还是北燕西楚,他都只是他。

他和芸芸众生没有多大的区别。

唯一的区别是他的心里有新元纪的思想,就算难以实现,他也不要回头。

就像横渠四句说的那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见苏珏解开那小小的心结,青莲先生和沈爷相视一笑,这才有些少年人的朝气嘛。

很快到了放河灯许愿许愿的环节,苏珏三人都没有放河灯。

他们三人静静地看着人们放灯时或是喜悦,或是虔诚的神情,他们自己却没有任何能很快达成的心愿。

他们不是无所求,而是求的太多,一盏小小的花灯,是装不下的。

沈爷的所求不过青莲先生能一生顺遂。

青莲先生所求不过心愿皆成。

苏珏所求不过安身立命,大仇得报,若可以,他也希望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们就那么在江边站了好久,沈爷看着青莲先生,青莲先生看着远方,苏珏则是拢袖看着各色河灯远行弥散。

而在护城河的对岸,是游历至此的李明月,今日是浴佛节,也是他的生辰。

行至雍州天水郡,他正赶上了这次节日,索性便停留几天。

往年的生辰都是在王府度过的,今年却是在游历的途中。

虽然没了宴席欢庆,但市井的人间烟火中也别有一番趣味。

李明月依照天水郡的习俗放了河灯,那灯飘飘然的流向远方,万千灯火摇曳,尽皆飘向未知的彼岸。

就隔着一带河水,他们相遇却不识。

殊不知,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

烟花陡然升起,又渐渐稀疏了起来。

李明月没忘了父母的叮嘱,他点了一碗素面小口的吃着。

人影交错,他看见人群里的那一抹白衣。

直到后来,他问了面摊老板一句,“浴佛节结束了?”

“嗯,子时已过,结束了。”面摊老t板准备收摊,说得漫不经心。

“原来如此。”

李明月应了一声,也没再说话,起身付了面钱便离开了。

这个浴佛节,就这么过去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