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第一百三十六章探讨(2/2)
哪怕仅是过去了两天,也让她受益匪浅。
随着各个院士轮番上台演讲,丝毫不藏私地跟大家分享经验,在很短的时间内将这次交流会的学术探究气氛搞了起来。
借着这个机会,她也认识了不少来自华国天南海北院校的植物学研究同仁,还跟不少人约好了后续的交流合作。
因此这两天就算累了一些,她脸上的笑容就没有消失过,来之前头痛的毛病也从未犯过,更神奇的是她还渐渐想起来更多之前的记忆,让她在回答同仁问的问题时,更加得心应手。
又一个院士演讲完散场后,研究所的众人一起往外走,每个人都兴奋的很,那些之前跟她并不熟悉的老师们在这两天了解到她的脾气秉性后也放松了很多。
这时候,无比庆幸地说,“所长,这次幸好咱们来了,要不然咋能听见华院士他们这么精彩的演讲。”
“说的就是呢,我对张院士提出的植物基因编辑新方法相当拜服,要真像他说的那样,能够在现有基础上,提升植物基因组编辑精确性,从而改良作物,让作物的抗逆性增强,或者出现新的特性,红色的玉米,高的能砸倒人的水稻,能够在沙漠里广泛生长的树……那该多么神奇啊。”
“我倒觉得陈院士的内容很合我我胃口,咱们现代治疗疾病的很多有效成分都出自植物,要是我们能发掘出更多植物次生代谢产物,那说不定很多病都有治愈的可能了。”
都是吃五谷杂粮长大的人,谁能逃得过生病,要是真能提取到更多有效成分,或许也就不会有那么多遗憾了。
……
他们喋喋不休说着,满是对未来的憧憬,却不知原先药植所也就是现在药植研究中心的四个老师现在憋得快内伤了。
其他方向他们不了解也不清楚,可植物基因和药植这方面他们知道的可就多了。
先不说他们年前刚刚实验成功的植物生长催化剂,就说他们和云省农大合作培育的镰瑛茎这种新的药植就对疏通病人血管有相当效果。
到底跟医学领域的联系较深,他们对现代人的常见疾病种类还是很清楚的,自然了解当前人患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有多高。
有的人血管不通,血液无法通过,四肢便会大面积坏死变黑,一旦疏通不开,截肢的都大有人在。
根据附属传来的消息来看,镰瑛茎在这方面的效果那是相当打眼,也就是说,只要他们培育出的第一批镰瑛茎后,附属可能很快就能研制出来特效药,那时就算不采用手术的方式,也能帮助病人打通血管,减轻病人的痛苦。
目前植物生长催化剂已研制成功,更是已经用在了镰瑛茎上,根据他们预期,再有三四个月的时间,镰瑛茎就能彻底成熟了,直接缩短了半年时间。
附属的人听到这个消息后,更是马不停蹄往云省赶,就是为了验证镰瑛茎哪个阶段的药性最强。
听说现在实验正在进行中,一切都很顺利。
所以说他们说的这个方向其实不光有人在做了,而且可能很快就能有成果面世。
更别说植物基因组控制了。
他们的植物生长催化剂就是对植物基因组超精准控制的最好例子。
也就是说这些院士们也感兴趣,认为是现在以及未来植物研究的关键方向同样也是他们所长认为的。
并且所长已经带领着他们付诸实践,并取得巨大成功了。
要不是镰瑛茎有附属的保密协议,植物生长催化剂更是被国家明确要求他们不能外传,他们还真的很想在大家面前好好夸夸他们超厉害的所长。
简直太厉害了。
同样能参与到这些项目中,更是学到了很多植物基因知识的他们更是与有荣焉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他们互视一眼,满满的庆幸。
实在感谢当初市里领导让他们所长来药植所,要不然此刻他们怎么可能那么轻易就跟上这些院士的思路,并且还有心思回想自己研究时是不是有所疏漏。
总之,这场交流会不过进行到三分之二,就已经叫所有人心悦诚服,想到明天就是最后一天,不由有些怅然若失。
然而时间总是过得这么快,最后一天还是到来了,也不知道到底是出于什么考量,最后一天剩下两个还未发言的院士分别是何乡及娄茂典这对师兄弟。
“或许是因为他们两个都是搞林业研究的吧。”
他们心里猜测说。
只是还是有点忐忑。
毕竟他们两兄弟面不和心更不和已经在学界不是什么秘密了,这下还同一天演讲,说不定讲的内容还会有重复的地方,要是两人不服对方的观点,说不定骂起来也有可能。
他们也不是没见过一场交流会最后参会学者争论的面红耳赤的画面,更别说他俩还有龃龉,更叫人担心了起来。
现在唯一庆幸的大概就是他们俩分别是上午场和下午场,真要有不和,也有些时间做缓冲调停。
可要是有可能的话,他们还是希望最后一天能平平静静的,千万别闹出什么幺蛾子来。
然而有时候越不想来的事情越是来的快。
这不,上午才刚开场,气氛就已经不对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