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国宝级专家 > 第092章 第九十二章开干

第092章 第九十二章开干(2/2)

目录

在回来前,他们主要还参观了这块被围起来的沙漠边缘。

这已经是杨康裕他们第二次来这里了,因此对这里倒比她熟悉很多,还给她介绍着。

“咱们江城负责的就是以石曲县为起点的这片兰西沙漠,这次龚局长给咱们批一百亩沙漠,实际意思就是给咱们这个项目批治理一百亩沙漠的研究资金。”

关于这个,朱景意还真不知道,愣了一秒说,“之前我还以为真的是给一百亩沙漠。”

大家都乐了,“哈哈哈,这沙漠要真是能一块一块分就好了。”

朱景意问,“那这是怎么回事?”

农学院老师于环就解释说,“这个理论是林学院查院长提出来的,他当初申报项目就是按照一亩沙漠应该多少治理费用这样申报资金的,都好几年了,龚局长就干脆也沿用这种说法了。”

另一个农学院老师也说,“要不然这沙漠也没法分嘛,他当初是想多申请些资金下来嘛,说实话我们当时听到这个消息也想了好一会呢。”

“估计是那时候龚局长想着查建业,就顺嘴这么说了。”

好吧,这确实是她不知道的。

不过那也不关她的事儿,她围着这些樟子松树苗转了一圈,确定每一棵樟子松的生长状态都很良好。

已经可以证明这个品种的樟子松既能够耐低温,还能耐得住沙漠的高温。

只要它还能保持这样的生长速度,估计很快江城就会同意在兰西沙漠全部种植新的樟子松树苗。

不得不说,确实是个好消息。

等他们刚回去,另外一个好消息也出来了。

蒋宏快步走到她面前,“刚才有个大娘来问咱们要不要买她家的梭梭苗,我记得您说过这事儿,就跟她谈了下,t她说可以凑齐咱们需要的梭梭苗。”

朱景意点点头,“那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说完,她又扭头问,“杨院长,你们那边需不需要梭梭苗?”

杨康裕接话,“我们来这义务种林很多年了,早就跟一家约好了,他早就给我们准备好了,怪我当时忘记给你们也留一批了。”

“估计一家也凑不出来,现在多从几家买刚刚好,剩下的车队就麻烦你们多操心了。”

“放心放心,这个我们有经验。”

在学生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他们接下来的行程被安排得很清楚。

果然是种树。

药植所的学生们从农学院学生的话里大概也猜到他们来这的目的。

丝毫没有意外的感觉。

甚至还很高兴。

毕竟,防风固沙,绿化沙漠这种有意义的事情,哪个华国人能拒绝呢。

只是他们药植所到底是研究药植的,从未组织过这种活动,没成想这次还真能亲身体验一把。

每个人都满满的喜悦,一改来之前整日郁郁的模样。

既然说干,那就不是开玩笑的,一大早,学生们就被分好活了。

一到六组去约好的农民家里收梭梭苗。

七到十二组搬运器具。

十三到十八组装水车。

十九到三十六组归置干草。

……

每个小组都分到了自己的活计,从早上六点开始,每个人都穿着厚厚的衣服,在冷风中抖了两抖就跑着去干自己的活。

等到各种东西运到指定的沙漠地点后,都已经八点出头,太阳已经出来了。

此刻一改早上的寒冷,每个人都恨不得脱衣服。

正在沙漠里拉着铁锹犁沟的大娘们使劲儿对他们摆摆手,“别脱别脱,会生病的。”

好吧,刚想脱衣服的同学都没脱成。

顶着一个大太阳,男生们热火朝天的安装集装箱,女生们则从车上把从县里大棚买的瓜搬到离集装箱不远的地方。

由于还有工人大叔在,集装箱安装得很快,一共两排,共十个。

等这边完事了,中间的工程就该女生上场了。

她们在中间的空地上空搭上了遮阳网,地面上则放置着几张桌子和很多椅子,桌子上放着烧水壶、水杯、西瓜和蜜瓜,在大热天下看得很是诱人。

只是现在还不到吃东西的时候,弄完这边的活后,他们就得开始分组去干活了。

“现在每个小组都去压沙去,草方格会弄了不?”

“会——”

“行,那就出发吧。”

每个小组的学生们都排着走,身上背着锄头等工具,每个小组都是一个人拎着铁锹在沙里刨出一条沟来,一个人去不远处的三轮车上搬干草,一个学生把干草水平放在铁锹刨出的沟上,剩下一个人则狠狠地对准干草中间的位置怼进沟里。

这样一来,干草就折成了两半,稳稳地扎进了沙子里。

他们知道理论是一回事,可干起来还是第一次,所以他们弄完还挨个检查了一遍,确保干草被稳稳扎了进去。

大家都在热火朝天地干着。

一个小组负责一条沟,所有学生加起来整整弄了六十多条。

一字排开,很有气势。

关键是人家干得像模像样的。

他们怎么干得歪八扭扭的???

好些组队来这边义务植树的人傻傻地看着这一群年轻人干活。

“这是学校的吧?这么专业。”

他们都是买了几棵苗找了个地方就开种,可没像他们那样似的,还提前打草方格。

其他人听到声音也围了过来看看,这越看越觉得自己挺糊弄。

和人家这比起来,自己简单种几棵树还算很简单的了呢,就这样还累的不行呢。

有人就说,“我知道他们是江城农学院的,他们上个月就来过,而且那个就是他们院长。”

有人就是见多识广,明显对杨康裕有印象。

“不对不对,是两个学校。”

有个大娘在他们身边纠正,正是卖他们苗的那个。

“哎,大娘你知道是哪个学校啊?”

“对,他们今天买了好些苗,我家的也买了些,人家好像不是学校,是什么所的?”

“研究所?”有游客猜。

“哎哎,好像就叫药植研究所。”

大娘拍拍手,很肯定地说。

“药植研究所?”有人狐疑着看了过去,“药植研究所不是研究药植的吗?咋的也来义务种树了?”

“你不也不是学种树的,不也来了,你管人家呢,再说有人愿意义务种树不好吗?”

“呃……也是。”

他们也不再纠结了,休息也休息够了,赶紧回去种自己零星几棵苗了。

等他们种好后,时间都已经到了中午,他们收拾收拾东西准备上车离开。

往回走的路上就看到那群学生们也正在往回赶,却不是出去的,而是去了沙漠边建的集装箱那边去。

刚才跟他们说话的大爷大娘们也急急赶去那边,他们就奇了怪了。

“你们去干啥啊?”

“我们去做饭,人家雇了我们给学生们做午饭。”

这是中午不走的意思吧。

“这个药植研究所所和农学院还真不是作秀呢,看样子准备得这么齐全,应该得待好多天吧。”

他们真的很少见到会植树很久的队伍,于是不禁多看了两眼,想要看清楚另外一个学校到底是哪儿的。

结果,一看一个不吱声。

他们看清遮阳棚旁边矗立的两个校旗后,顿时讶然。

“这不是江城药植所吗?”

看到这个最近在网上频频被提到的名字,他们还真挺好奇,也跟着大爷大妈们往那边走。

刚走到那里,在桌子上切瓜的学生们就招呼他们过来,“过来拿呀——”

大爷大妈们手里也拿着学生们给递来的西瓜和蜜瓜,正笑呵呵地吃着。

他们摆摆手,“我们不是帮忙做饭的。”

“我知道啊,大家种树辛苦了,都有份的,我们所长买了很多瓜,够吃的。”

切瓜的学生侧过一点身子,露出后面集装箱旁的地上那一排排的瓜。

人家确实没说谎,真是够吃。

学生们都邀请了,他们现在又实在很渴,也就不客气了,从桌上拿过切好的瓜咬了一口。

别提多甜了。

药植所和农学院的学生们也觉得可甜了。

“这些瓜都是咱们本地产的,就是一个字,甜。”

大爷大妈们一边吃着一边夸着,显然对这些瓜很有自信。

关键是还真没法叫人反驳。

确实好吃。

学生们也赞同说,“确实甜,我在江城从来没有吃过这么甜的瓜。”

“也不是吧,蜜浆果也挺甜的。”

李玲此话一出,立马引来其他同学惊讶的目光。

“你竟然还买到蜜浆果了?怎么抢到的?”

李玲吓了一跳,“云柯送的呀。”

云柯?

不就是他们所长的学生。

“不光是我,暑假的时候云柯送了好多蜜浆果给食堂,让我们吃来着,陈锋他们也吃到了。”

正啃着西瓜的陈锋忙不过来的点点头,“嗯嗯,是的。”

其他也留下来帮忙的十来个学生也说,“我们也吃到了,不过也没有多少,但确实很好吃。”

那可是他们在超市抢都抢不上的蜜浆果啊。

他们竟然是白送的。

放假就回家了的药植所学生们感觉自己错过了一个亿。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