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4章 第五十四章遇见(2/2)
“太好了。”
这俩人欢呼雀跃起来,压根没看到云柯危险的眼神。
妈蛋,我把你们当兄弟,你们想当我学弟,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使唤了。
云柯已经打定主意这段时间要好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知他想法的两人异常欣喜。
要知道随着龙吸水和超纳米技术的出世,她一跃成为很多学生都想要报考的导师。
可是去年她也不过只招了一个学生,今年很多人去江城研究所打听也没听说她有招生的打算,再加上这段时间她的忙碌有目共睹,很多人都猜测今年她可能不会再招生了。
他们本来很纠结要不要接受学校的保研,现在是彻底不纠结了,就是要考她的研。
只是他们也知道今年的竞争无疑万分激烈,两人就更焦虑了。
倒是朱景意听到他们说他们的文章都发表核心了,还是有些惊讶。
“出刊这么快?”
“是我们学校的刊,这段时间您不是很出名嘛,我们都把您的名字放在了二作上,学校领导发现后很重视,加快了审核速度,我们学校跟兰则林场又不远,领导们又去了兰则林场考察了一遍就紧急刊发了,可能是因为我们没有一点名气,现在还没人注意到。”
他们两个不好意思地说,更加不好意思的是把她放在了二作上。
毕竟他们所有取得的数据都是她提供的,要不然也没有他们后边的论文,按照现在学界很多老师的做法,都是会把老师放在学生名字前边的。
也就是说就算是学生写的论文,论文的一作也很可能不是自己而是自己的导师。
一方面确实存在部分老师想霸占学生成果的情况,另一方面也是因为现在很多期刊在手稿时都不太会收名声不显学生是一作的论文,就怕爆雷。
但是他们学校是个例外,论文是谁写的就必须那人是一作,就是为了避免有导师想霸占学生成果情况的发生。
哪怕他们的情况截然相反,可是学校最后还是把排序改成了这样,他们解释了很多次也没有用。
于是现在说起这事儿时他俩很是心虚。
不过听了他们的话,朱景意一点没有怪他们的意思,反而对他们学校挺有好感的。
“如果有机会希望能跟你们学校合作下。”她认真说,完全没有介意她被放在二作上这回事。
云柯更是没当这回事是事儿。
“你们可别纠结了,我写的论文我导儿也是二作,情况跟你们也差不多。”
跟朱景意相处的久了,云柯早就发现了他导儿压根对这件事不在意,甚至哪怕是她自己的成果,只要你在论文中发挥作用了,你要也想当一作她都没什么问题。
理由也很简单,比起写论文,她更重视实践应用,再者说大家确实也出力了提升下排名级位次也没什么。
就是知道她的性格所以他才会在出现超纳米级分子肽技术要加名的时候那么着急,毕竟那个李申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
事实上证明他果然没有猜错。
也幸好后续他的阴谋被揭穿了,要是李申的名字真的被加上去,他得被气死,不知道这就是个局的云柯如是想。
其实朱景意觉得大家是误会她了,她确实不怎么在乎论文一作是否会多一个人,但是前提是那人得到她的认可,否则一切都是白搭。
所以在她看来云柯他们都是一作,完全是因为他们的努力得到了她的认可,更何况论文确实是他自己一个人总结出来的,哪怕她的名字不在二作她都能接受,完全不会计较这回事。
因此齐凯他们的事儿在她这里并没有什么大不了了。
实际上如果兰则林场那篇论文他们几个也想当一作的话,朱景意也会把他们的名字加上去。
他们现在或许还有些忐忑担心,可是以后随着和她越来越熟悉,他们就会跟云柯一样完全不在意了。
甚至也开始变得更注重实践应用,自己的论文加上学生的名字也变得很常见,当然那是很久之后的事情了。
现在在知道他们想当他学弟之后,云柯就开始了使唤他们。
齐凯和张一扬正高兴呢,自然他说什么就是什么,包揽了推行李,确认路线以及找车等诸多琐事。
云柯忽然一下子就轻松下来,别提多爽了,就是上了面包车后,他还是觉得自己想的太简单了。
他们今天坐了四五个小时的飞机,然后又坐上了面包车,硬生生又坐了五个小时才到。
下车后,他感觉屁股已经不是自己的了,扭头一看张一扬他们跟他也没有两样,就越想越郁闷。
“这么远,咱们坐高铁不行吗?就必须要坐这玩意?”
齐凯正在搬东西,听到这话立刻回他,“你以为我不想呢,发往这边市里的高铁早就过点了,要是坐下一辆高铁然后再倒车过来,花的时间跟现在完全没差,而且还更晚点。”
为了早点到,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
“那咱们为什么不坐大巴?”云柯指着那边也到了的大巴问。
那大巴很长,明显能载几十人,关键是车轱辘多大啊,一看就比他们这个快不少。
齐凯默默无语,“我一个大学生能联系上一个面包车就不错了,你还想让我能想到联系这么大的车可能吗?”
要知道他们平常出远门机会也不多啊,大部分时候都是开车或者坐高铁,经验比他少多了。
再说租这种大巴都是论天租的,一天最起码上千块,他们这才几个人?
凭借大学生朴素的勤俭节约思想,想让他第一时间就想到这种车压根不可能。
“早说啊,我不差钱啊,再说我导儿现在更不差钱。”
云柯委屈。
原本以为找了两个帮手,谁知道比自己经验还不足。
不行,他必须把他俩带出来。
云柯直接翻开手机给他们看他导儿一个月前给他打的一路上的费用以及他们这些日子的花费。
齐凯和张一扬围过来看,一看就傻眼了。
“五十万?”
“这一个月你们花了二十五万?”
两人齐齐惊呼出声,感觉整个世界都颠覆了,难道他们没有进入社会已经完全不知道现在外边钱都不是钱了。
那可是五十万。
况且一个月花了一半,他们两个差点怀疑自己眼花了,又看了好几遍,终于忍不住问,“现在搞研究都这么有钱了?”
云柯翻了个白眼,“你们想多了,能这么造是因为我导儿绝对不会在没有必要剩地方剩,再说交通费、住宿费,借设备、试剂、实验等等的费用,我觉得只花二十五万我已经相当节省了。”
还是个二世祖的时候他可想不到在外边待一个月只花二十五万是什么苦日子。
对他来说已经很委屈了,但是对于没见过世面的两个大学生来说,这个价格还是让他们开了眼了。
然而,人云柯说的也还挺有道理的。
齐凯和张一扬一脸纠结地接受了可能是自己没经验,不了解行情,完全没想到有可能是云柯的阈值太高。
等他们以后接触了更多实验项目后,他们才知道云柯这时候肯定是在唬他们,可惜那时候的他们已经被他给同化了,再也回不到最初的时候了。
朱景意自然不知道这一茬,反正她每次给学生的经费都很充足,无论安排的交通工具或者住宿条件是好是差,一般不会过问他们安排的全过程。
就算这次也是。
她当然也知道大巴更快,但是之前她就想着好好观察一下这边的作物情况,这次车速慢刚好能好好观察一下,累点就累点吧,当然不会拒绝齐凯的安排。
只是早在他们在嘀咕的时候,朱景意就已经走远了点,没有听到他们在这里谈论。
等齐凯两人观念打破重组完毕后,刚好听到了那边召唤他们的声音。
“云柯,一扬,齐凯,你们过来下。”
“来了——”
三人齐声喊,拎着行李箱打着一把伞一股劲冲过来,顿时溅起无数泥点子。
等他们赶过来的时候,裤腿已经不能看了。
这也就罢了,关键是冷啊。
十来度的天气下,裤子还湿了,那冷飕飕的劲儿简直不可想象。
朱景意还没说什么,她旁边那个三十来岁戴着眼镜的男人终于开口t。
“朱老师,这次雨下得挺突然,咱这直接入夏失败了,掏出我秋天穿的秋裤现在穿都合适,到底还是冷,再说今天天也晚了,我先安排你们去休息,咱们明天一早就去地里看看怎么样?”
“当然可以。”朱景意回答道,又转过头跟他们介绍,“这位是滨城农业大学大豆研究所所长季向原季所长。”
“季所长好。”
三人一同叫人。
“你们好。”季向原笑了下,“住宿我都已经安排好了,咱们两边师生的房间都在一起,有什么问题就找薛浩说,这地方他来过很多遍,对这里很熟。”
“谢谢季所长。”
跟他们闲聊两句,薛浩就已经在招呼他们进去了,朱景意和季向原走在最前面,季向原难得十分热络。
“那时候我们想找您来是因为我们培育的大豆新种也出现了不发芽的问题,现在应用了您提出的超纳米级分子肽技术后问题已经解决了,真没想到朱老师还专门来跑一趟,这次我们还没提前接应,实在是对不住了。”
“季所长叫我小朱或者我的名字都可以,不用这么客气,而且不管怎么说当初都是我答应的,这次来也没能约好准确时间,应该是我说对不起才对,另外对于咱们这边的研究我也很感兴趣,希望能长长见识。”
见她说话谦虚,第一次见她的季向原稍稍放松些,对她多了些好感。
“行,那我就叫你小朱吧。”季向原很有分寸,只是这话刚说出口怎么听怎么奇怪,他尴尬了一下立马转移话题说,“现在大豆种植区主要集中在咱们这边,咱们这边的大豆研究也是最丰富的,虽说比不上国外,最近也培育出了一些单产还不错的品种,就包括上次二代种子怎么也发不了芽的那个品种,它目前是我们培育出的单产最高的……”
他说着说着,结果发现身边的人不动了,季向原疑惑看着她。
“朱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