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国宝级专家 > 第040章 第四十章惊喜

第040章 第四十章惊喜(1/2)

目录

第040章第四十章惊喜

龙吸水研究开发协会已经确定下来,成员入会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

与此同时,本次江城研究所第一届耐涝植物研究座谈会论文集已由植物育种旬刊集结成册,于大会第二天正式刊发。

对于核心期刊发表而言,这个速度不可谓不快。

甚至快的过于离谱。

毕竟大多数核心期刊的审核录用周期往往在半年以上,一般都是一年多的时间,长的话两三年也有可能。

植物育种旬刊如此迅速就刊发论文集,而且这次刊发根本不在他正常刊发周期内,结果还以正式增刊的方式紧急加刊不说,甚至还刊发了江城研究所学生撰写的七篇论文。

这瞬间就炸了锅。

谁能想到核心就这么好发?

他们平时累死累活的接连被拒稿,结果人家研究所的则连审核都不带审的直接发?

植物育种旬刊虽算不上国内植物界最顶级的刊物,那也是排名极为靠前的核心,不知道多少老师、学生在这里折戟沉沙。

特别是对于学生们而言,根本就是千辛万难的代表,结果人家一下子就发了。

同是学生,简直不能忍。

他们甚至怀疑里边是不是有内幕,为什么透露着这么多诡异。

然而一看人家的目录,他们就彻底懂了。

“靠,全都是龙吸水,竟然是龙吸水专题增刊,这不就是被带飞。”

“好气啊,为什么我们学校没有一个发现这么厉害植物的老师,要是有,那岂不是上刊的就是我们了。”

“还是人家牛逼,学生阶段就能发这么厉害的期刊,其实我也想看看龙吸水的,但是我导师之前一直觉得江城研究所就是骗人呢,根本没关注。”

“谁说不是呢,早知道我也去看看了,说不定也能得到些种子去做研究。”

他们可是一下子注意到了江城研究所要成立龙吸水研究开发协会的介绍,虽然不知道有没有人愿意加入,可是有这么消息传出来,而且到现在都没有一个参与这次座谈会的人反驳就足以从侧目证明龙吸水研究的真实性。

万万没想到新闻里夸张至极的描述可能是真实的。

他们这才翻开看论文集的正文内容。

第一眼就直奔那七篇学生写的论文上。

首先觉得行文没毛病,过程很严谨,而且态度真诚的让人怀疑有毛病的地步。

“谁家发论文直接把自己全部研究成果公布的,这些学生是傻缺吧。”

不是他们傻缺,就是他们老师傻缺,竟然一点不设防,溶液配比及注意事项什么的,写得详细的他们甚至都可以直接复制出来。

难怪植物育种旬刊会紧急刊发了,毕竟要是人家后悔不公开了怎么办。

只不过要是他们自己的话,此刻肯定后悔到饭都吃不下,但是吃亏的又不是自己,这可是人家自己想让他们知道和学习的,好些人默默感谢了一把,并牢牢记录下相关内容,说不定自己以后也有机会复制呢。

学生的论文里满满的都是干货,等到他们翻到最前面的两篇论文时就更傻眼了。

《龙吸水植物体内水分运输机制解析》,申慧和朱景意为共同第一作者,申慧研究员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没毛病,看起来这个实验是申慧老师主导的,可能由于朱景意老师是该物种的发现者,并且可能参与了部分实验,所以她们同是一作。

但是一篇论文最重要的还是通讯作者。

从现在学界的定义来看,一篇论文的最主要的研究人员就是通讯作者。

顾名思义,通讯就是沟通的意思,通讯作者即负责与期刊和读者沟通的作者,一般而言,通讯作者主要负责设计、指导和资助等内容,往往指的是课题组组长、研究生导师,是论文项目的核心人物。

但是随着当前研究的精细化和复杂化倾向,一项研究越来越难由一个人独立完成,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参与实验研究的人员众多,在论文刊发时就会出现作者为多人的情况。

其中就分为第一作者,第二作者等,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一作、二作。

通讯作者绝大多数情况下绝对是一作,但一作并非只有通讯作者,还可能包括其他直接参与实验并撰写报告的研究人员,只是相对于通讯作者而言,其他一作可以说是实验和论文撰写的主要参与人员,往往是通讯作者的学生或者其他助教。

至于其他作者,虽然也参与到了论文过程中,但由于并不起主要作用,所以论文中尽管也会出现他们的名字,但是重要性和一作而言相差甚远,很多人并不会关注他们。

在这篇论文里边,申慧作为通讯作者,被他们理所当然认为成果是她的。

他们继续往下看的时候不由连连惊叹。

因为相比于他们了解的植物而言,龙吸水这个新物种竟然根系那么强大,甚至延展性还那么好,难怪能把那么多水渗入到地下里去。

这是不是就是说以后只要种植这个龙吸水种子,就可以把水全都运走了。

真是太神奇了。

显然这篇论文的研究深度是刚刚学生论文根本达不到的程度,那些学生们只能应用,却不了解深层原理,简言之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t

只谈的上应用,研究深度欠佳。

而这篇论文就直接揭示了龙吸水内部运行机理,清楚地告诉了他们怀山镇洪灾发生后水位线不升反降的真正原因。

他们连连惊呼,比看刚刚学生的论文时还要认真严肃数倍不止,看了数遍还不忍换下一篇。

等这篇论文之后,这本论文集也就只剩下一篇文章了。

《ZSZG01基因在提高植物耐涝、抗倒伏能力中的应用》,朱景意和申慧为共同第一作者,朱景意研究员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

也就是说这篇论文的主要贡献者是龙吸水的发现和培育者,也是龙吸水新物种权拥有者的朱景意。

看到这篇题目时,他们“噫”了一声。

“什么意思?是已经直接找到影响龙吸水耐涝、抗倒伏能力的基因组了?”

他们都要震惊了,就算现在的基因检测技术已经越发成熟,天知道这可是一个陌生植物啊,竟然直接完成基因图谱测序了不说,还找到龙吸水神奇功能的基因序列密码了?

前者就跟一个小学生完成了大学全部知识的学习一样,虽离谱但还在能正常接受的范围内,可后者那就相当于一个小学生直接攻克了博士难题,还是在超短时间内。

这也太离谱了吧。

要知道植物学界那么多人都在进行植物基因的研究,想要找到拥有产量更高、抗病毒能力、抗盐渍能力等更强基因组的植物,再进行杂交种植,以获得具有相似功能的植物后代。

由于受限于植物生长周期以及基因组复杂困难程度,这项研究的每项成果研究周期都很漫长。

结果,这个呢。

这才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竟然都直接破解了,甚至还直接对其进行了命名。

这不就是说这是之前人类从未发现的基因序列?

“我的个乖乖,这研究是坐上了火箭吗?速度快的吓人呐。”

他们之前根本就没有听说过朱景意这个名字,原以为她只是走运发现了这个新物种并成功培育了出来而已,可能幸运值过高,并不一定科研能力多强。

可是这篇论文深深打了持有这种观点的人,其中就包括他们。

打脸也就罢了,关键是这两篇论文的详细程度不亚于学生的那七篇,甚至直接指出了龙吸水基因测序报告可以在江城官网上查询和下载。

这也就是说她们两个将自己研究的全部内容都公之于众了。

他们怀疑她们两个傻了的同时,还陷入到了狂欢的情绪中。

他们的论文对于他们而言就像是龙吸水操作使用手册,只要自己以后得到龙吸水的种子,就可以复刻他们的实验了。

这不仅是单独几个人的想法,其实很多人都这么想。

这个想法一出来,他们无比激动,想要知道怎么能够拿到龙吸水的种子

然而接下来的消息他们就傻眼了。

“什么,种子不向外提供?”

他们万万没想到种子竟成了卡住他们的关键。

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去的人统统傻眼了。

他们现在加入还来不来得及?

江城研究所统一给出了回答。

“谢谢各位学者对龙吸水研究的关注,但由于龙吸水种子数量过少,且特性奇特,目前只暂时只提供给第一届龙吸水研究开发协会的会员做研究使用?未加入协会的学者们可以关注我所官网,等待确定第二届龙吸水研究开发协会时间。”

江城研究所这么一下子直接给没参加本次座谈会的人干懵了。

但是人家说的有毛病吗?

没毛病。

物种是人家发现的,种子是人家培育的,怎么决定自然人家说了算,更何况人家也给出理由了。

种子不够啊。

于是一下子很多无法来,或者根本没在意这次座谈会的人后悔得恨不得穿越回去一星期前狠狠把自己丢过去。

只是现在说什么也晚了。

想要研究只能等第二届之后,可鬼知道第二届什么时候开,毕竟就连他们江城研究所都不知道。

简直是操蛋了。

实际上,加入第一届龙吸水研究开发协会的人也觉得很操蛋。

确实,他们是得到了龙吸水种子的使用权,哪怕限制的狠了他们也能忍,可谁也没想到这些深层研究内容不光不向他们涉密不说,对人家其他人也不设密啊。

原本以为自己抢占先机,结果现在愣是被推平到了一个水平线上,也幸亏比起外边那些人而言,自己最起码先拿到种子了。

他们最起码能先开始实验,就算有一天真的有第二批人也加入进来,他们好歹也有些时间优势。

包括官方在内的媒体对龙吸水的报道都是正面的,极短的时间内这个新闻便在全国范围内扩散,连带着江城研究所也被人广泛关注,官网一度崩溃。

吕东在办公室里笑得合不拢嘴,李雷经过了昨天的大起大落,今天面带疲惫,精神上却无比激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