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6 章(1/2)
第116章
的确。元楼平日里碰到杨葵,都会叫一声姨,可要是元楼认祖归宗,可不就从长辈变成平辈儿了。
杨葵身为七公主,表哥表弟甚至表姐表妹,不知道有多少。但讲真,没有一位像元楼这般,给与她如此复杂的情绪。
侄儿变表弟,绝了!
“算了,嫂夫人还是以不动应万变吧。”杨葵招来丫鬟给他上果盘,还说起昨儿送来的蘑菇很好吃,要是有空的话,今儿一起去采蘑菇。
唐姝:“...好好的,怎么说起采蘑菇了。”
杨葵沉吟片刻,道:“突然嘴馋了。”
“嘴馋就嘴馋,干嘛还要犹豫怎么说。”
“怎么是嘴馋。”
“怎么不是嘴馋。”
两人争辩,一人说不是,一人说是,一直说说笑笑,氛围超级好。许后,用过早点,两人就相约出门,去一家新开的银楼看首饰,下午唐姝则陪着去了一趟公主府,大约天刚擦黑的时候,唐姝才回家。
如此过了几日,唐姝又带着孩子们去庄子看望大猫。这一回叫上了杨葵,也是巧了,又在准备出城的时候,碰到了长福大长公t主。
长福大长公主好似挺惊讶能在这儿碰到唐姝和杨葵,很和蔼的下马车找二人说了一会儿话。
太刻意了,即便长福大公主表现得随意,唐姝还是察觉出今儿这一出,都是长福大长公主安排的。
长福大长公主应该确定了什么,再加上几天的时间心情沉淀,下定了决心,所以才出现。
不过这样的出现,太过小家子气。直接正大光明的上门,唐姝和元杰夫妻俩反倒不好说什么,而现在,不好意思,唐姝本身就挺八面玲珑的。习惯见人说人话见诡说诡话,长福大长公主,要想通过小家子气的方式打探消息的话,只能说,什么回答都得不到。
“真羡慕唐淑人这么悠闲自在,连带七侄女跟着一块儿受益。”
杨葵抿嘴微笑不说话。
倒是唐姝连连挺不好意思的说严重了。“都是昌平公主殿下照顾,臣妇出生卑微,哪里能照顾昌平公主殿下。也是拖了昌平公主殿下慈善的福儿,臣妇才能站稳脚跟,顺利的打入圈子。怎好说是臣妇照顾公主殿下呢!”
“唐淑人倒是会说的。”
“长福大长公主殿下妙赞。”
唐姝可没有邀请长福大长公主一起去庄子的想法,虚以为蛇的说了一会儿话,这才摆脱了长福公主殿下。
之后杨葵挺心有余悸的,还跟唐姝吐槽她这个姑姑真的怪里怪气。
唐姝:“......”其实呢,这个吐槽应该她来吐槽的。
唐姝无奈,倒不好说什么,只是带着杨葵在庄子上好好玩耍一通。然后上山采菌子。倒是运气好,来之前的昨天夜里下了一场雨。山林中的菌子都喜欢雨后冒出来,特别是春夏秋时节,往往一场雨过后,就冒出超级多的菌子。
这和环境有很大的因素。像后世,很多地方的环境遭受污染后,根本就不生长菌子。哪里像古代,只要有山林,只要下雨,上山的话,必然会采集到蘑菇。
就像他们现在,仅仅上山转悠一圈,就采摘了很多的蘑菇。红菇鸡枞菌羊肝菌子甚至竹荪都有,而且和唐姝他们上回来采集时一样,很多的鹅蛋儿。
“往宫里送,给我那好父皇尝尝鲜。”
“那就全‘鹅蛋儿’。”唐姝提出建议。“这种菌子是最保险的,而且味道鲜美。”
“行,那就送‘鹅蛋儿’,别说,这名字挺怪异的。”
“鹅蛋菌怎么怪了?不就是看他的形状取名的嘛。”后世的鹅蛋菌卖得可贵了,并且只有南方一些特定的地方才有。哪里像古代,南北地区都有。
果然环境没有遭到大规模的污染,就是道路不好走,有时候有的地方的官道都会年久失修。
像元杰外放时任职的少儿滩镇,往中原腹地走的官道,大部分都年久失修,还是元杰上台以后,一边搞建设盘活当地经济,一边修葺的。
说起来,元杰其实并不太适合在刑部做事情。但没法儿,谁让皇帝对元杰有其他的考量呢,打算让元杰六部衙门轮流一遍,然后再说入主内阁的话。
大概元杰也有所预料,所以表现得不骄不躁。甚至对于唐姝和杨葵的交好,从来没有教导的意思。
并且由着唐姝,不会要求唐姝去搞所谓的夫人外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