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九华篇之同心(1/2)
第318章九华篇之同心
他们俩在新家的第一顿晚餐,还是完成得有些磕磕绊绊。米饭里的水加多了,出来一碗黏糊糊的米粥。金九华本想将一条活鱼清蒸,可是柴火不够干,只好仍旧让它在缸里茍延残喘两天,只炒了一盘绿油油的青菜,配上咸鸭蛋,总算是顺利开了火。
他有些窘迫,袁昭却不以为意,吃得十分痛快。她收拾着厨房里的碗碟,又指着角落里笑道:“怎么买这么多萝卜,你就是耳朵根子软。”
他也笑了:“那老婆婆很会做生意,我一凑上去,她就说你娘子真好看,我哪里顶得住这个,想着萝卜白菜反正也要买。”
两个人有说有笑,他忽然道:“淮安府虽不比南京城,也是漕运中枢,南北通达,商埠畅旺。我给你再买些衣裳首饰吧。”
“好。我用心打扮起来。”
“我再去买些兵书,你慢慢教我。只是……淮安潮湿的很,怕你住不惯,发作了旧疾。”
“住不惯,我便回南京去,车到山前必有路。”
“我……咱们不会有孩子。痹症怕是再难治愈,只能用着药。”
她笑道:“九华,老天对咱俩都算悭吝了。能自在一时便自在,看得那么远又有什么用呢。”
这天晚上他冲凉的时间格外久。等到湿漉漉地走回屋子,她已经缩在床里睡着了。
他战战兢兢地擦干净自己,上床躺下,犹豫了半天,伸出手想碰一碰,又怕惊醒了她,只得缩回去了。
她忽然伸出来一只手,扣着他的手搭在自己腰上。
他笑了:“原来你没睡啊。”
“是打了个盹,你一来我就醒了。”
“那……要不行我还是走吧。我……我也不习惯跟人同床。”
“瞎说。好歹是当过兵的人,没跟人挤过一张铺,我就不信。”
他急忙分辨道:“你说的是实情,几十个人挤在一块,风餐露宿也有过。我是说……女人。”
“你胆小,怕我会抓破你的脸。”
他吃吃地笑了几声:“这算什么。我倒是很庆幸,你没去抓别人,要不然在你身边的就不是我了。”
“你忽然很会说话。”她转过身来面向他:“身边有人,其实我也会害怕,睡不实。”
他拍一拍她的背,“慢慢就不怕了,咱们来日方长。”
第二年春暖花开的日子里,第一艘海船终于下了水。那一天下着蒙蒙细雨,高俭带着南京兵部的人到了船厂。
船工们照例摆了神像和三牲酒水,高俭率众下拜,行礼完毕,众人合力用杆子撬着,大船沿着斜坡缓缓移动,然后稳稳地落入了水中。
岸上的船工都齐声欢呼起来。沿着河岸挂了两三里地的鞭炮,金九华在一侧点燃了引线,便劈里啪啦烧个不停,声音响彻两岸。高俭对着船政同知笑了笑:“这次海船移交到台州,总算有了交代。巡抚大人在我府上做客时,还说起你的名字,说你办事得力。”
同知忙不叠地点头:“小的为督公做事,义不容辞。”
高俭笑道:“不必为我做事,我没有私事。”
高俭招一招手,叫金九华过来身边,笑道:“你这是大功一件。海船也下水了,要不要跟我回南京?少了你这样贴心的人,我喝多了都没人说句心里话。”
他就笑道:“我是您的人,去哪儿全听督公吩咐。”
高俭抱着手道:“九华,你是今时不同往日,全听我的怕是不成了。”
高俭笑微微地指着远处的高坡,袁昭带着张大嫂站在土坡上,远远地望着那艘海船。
金九华笑道:“她为了这艘船付出了不少心力,今日新船下水,想必她也很是高兴。”
高俭点点头:“海船物料往来极多,这一本账你能理得明白,也是夫妇合力吧。”
他就垂着头笑了:“什么都瞒不过您。”
高俭沿着小路走着,望着运河中穿梭往来的船只出神:“淮安此地极为紧要,扼漕运、盐运、河工之机杼,尤其是漕运钱粮盐引,每年数十万两的出入,都捏在总督府手中,不上官税。我已经向宫里老祖宗去了信,求这个漕运太监的位置给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