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圣眷之盛羡煞人(1/2)
第111章圣眷之盛羡煞人
眼下死无对证,所有的怀疑也都只是猜测,大祈不可能仅靠这一点猜测就去向他国君主发难,因此此事也只能先按下。
抛开这些是非之事不说,今日乃是大年三十,对大祈人来说是合家团聚的大日子,因此一早孟氏就来宫里接人了。
陆廷渊没理由阻拦人家一家人团聚,于是只好让孟氏将人接了回去。
除夕家宴一般是安排在晚上,往年宫里向来有赐膳的传统,为此还设置了专门的传膳使,通常每府顶多一道。
因此对大臣们来说,除夕家宴上要是能多上这么一道御肴,那可是极有脸面的事。
今年自然也不例外,可也与往年不同——
宫里派出的传膳使带着御膳一道道流水似的往姜家送,看得不知多少人红了眼,只留下酸溜溜一句:
“也不知道姜府年宴的桌子能不能盛得下,也不怕撑得慌呐!”
内侍监蔡玄作为姜家的传膳使,一进门便一脸笑意地问道:
“今日除夕佳节,陛下赐宴百官,特命老奴来给贵府送御膳,太师一家晚膳可用了?”
面对这位御前的第一等内侍,姜绍亦是笑脸相迎。
“还未曾呢,陛下竟然派蔡内侍亲自过来传膳,姜某真是荣幸之至。”
“太师客气了,把菜都呈上来吧。”
蔡玄侧了侧身,后面提着食盒的宫人们便鱼贯而入。
随即只听蔡玄高声道:
“陛下赐燕窝糟笋片烩鸭子热锅一道、暖寒花酿驴一道、八仙盘一道、春笋糟鹅一道、羊皮花丝一道、龙井虾仁一道、汤浴绣丸肉一道、花胶鸡汤一道、长生粥一道以及各式糕点一匣。”
待念完全部菜品后,蔡玄又笑着恭维道:“今日陛下连赐贵府十道御膳,圣眷之渥,可真叫老奴开眼了。”
姜绍拱了拱手,自谦道:
“陛下皇恩浩荡,老臣不胜惶恐。蔡内侍若是不嫌弃,便在此稍作歇息,饮些薄茶再回宫也不迟。”
蔡玄笑意加深,“多谢太师美意,老奴今日来贵府除了传膳,还另有一桩要事。贵府二姑娘可在?”
姜绍答:“小女被拙荆带去她长嫂院子里说话了。”
随即扭头吩咐丫鬟道:“快去叫姑娘过来,就说宫里使者在这等着,让她莫要拖延!”
听他这么说,蔡玄忙道:
“不急不急,让姑娘路上千万小心着些,要不老奴这罪过可就大了。”
不过好在知止斋距离正厅也不远,没一会儿,原本在陪着小阿弃玩耍的几位女眷便结伴来了正厅。
见人都到了,蔡玄才打开木匣,将圣旨拿出来,而后拖长腔道:
“陛下有旨——”
见圣旨如见陛下,众人一听,顿时齐刷刷跪地。
姜澂鱼上前一步,提起裙摆正欲跪,却被蔡玄一把扶住了。
“二姑娘,陛下特意交代了,您不用跪,站着听就行。”
说这话时,他语气里满是恭敬,甚至还带着一丝小心与讨好之意。
接着,他清了清嗓子,高声念道:
“朕惟乾坤德合、式隆化育之功。内外治成、聿懋雍和之用。太师姜绍之女姜澂鱼,毓出名门,德才兼行,宜昭女教于六宫,正母仪于万国。今特遣使奉以金册金宝立尔为皇后,以承九庙之祀,以端表率之原,以重母仪之托。钦哉。”[注1]
读罢,蔡玄一脸笑意地将圣旨递给姜澂鱼,接着道:
“二姑娘,陛下说这诏书和凤印您先收着,等过些时日,他会正式遣使前来,到时再将大婚之事公诸于朝野内外。”
姜澂鱼接过圣旨,仿佛早就提前知晓一般,语气宠辱不惊:
“我知晓了,辛苦蔡内侍。青黛——”
闻言,青黛上前一步,双手奉上一只做工精致的红色荷包。
按照惯例,宫里来人宣旨,尤其是此等大喜事,是得准备封红的。
姜澂鱼早就心中有数,是以提前就让青黛备下了,以备不时之需。
“哎呦,姑娘真是折煞老奴了,能来办这趟差事,是陛下给老奴的脸面,哪里还用得着赏。”
蔡玄嘴上虽这么说,可还是笑着伸手接过了荷包。
未来皇后娘娘给的赏赐,他哪里敢推辞不受。
接着他又对着姜绍与孟氏夫妇二人道喜道:
“恭喜太师,恭喜夫人,常言道凤凰不栖凡木、不入等闲之家。姜家一门四后,这在历朝历代都是绝无仅有之事,依老奴之见,贵府的牌匾,恐怕没多久就要再换上一换了。”
蔡玄说这话也不是没有根据的,依据往常惯例,陛下大婚后都会为皇后的母家赐爵。
而姜绍太师的身份又摆在那,即使无法重新获封公爵,一个侯爵之位应当是手到擒来的,要不就没有封赏的必要了。
姜绍与蔡玄相视而笑,彼此心照不宣。
而后,姜绍拱了拱手,“那便多谢蔡内侍吉言了。”
“老奴还得赶紧回宫复命呢,不便多留,这便先行告退了。”
“不敢耽误蔡内侍办差,来人,送送蔡内侍。”
蔡玄带着一众宫人们走后,正厅里突然陷入一阵诡异的安静,大家都没有先开口。
对着这位即将成为皇后的妹妹/女儿,说恭喜吧有点奇怪,可不说点什么,又显得有些过于生疏。
最先打破沉默的是姜问筠。
“澂鱼,你和陛下……是什么时候的事?我不过是外调出京一阵子,究竟错过了什么?”
见他脸上一片茫然之色,厅里众人不由得都抿嘴轻笑。
孟氏笑骂道:“你这野猴子,整日不着家,还有脸问呢。眼见着妹妹都已经有着落了,你自己的亲事不知道着急啊?”
姜问筠瘪了瘪嘴,“阿娘,现在正说妹妹的事呢,怎么又扯到我身上来了……”
他见话头不对,连忙转移话题问姜澂鱼道:
“澂鱼,一眨眼你竟然要去当皇后了……那往后再见你,我是不是不能再喊你名字了啊?”
闻言,姜澂鱼不禁有些失笑。
“阿兄说的哪里话,不论我嫁给谁,爹娘永远是我的爹娘,兄长也永远是我的兄长。你们若是因此疏远我,我才要伤心呢。”
听她这么说,厅里原本有些沉寂的氛围这才一扫而空。
姜绍招呼道:“都别杵在那儿站着了,咱们一家人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秋绾,叫厨房传膳吧。”
姜绍发了话,众人这才相继入座。
一顿饭吃得其乐融融。
第二日是大年初一,宫里例行举办宫宴。
宫宴虽然是晚间才正式开始,可朝臣命妇们都是下午太阳未落就赶着进宫了,一时间朱雀大街上车马如流,随便抓一个官,最小的都有五品。
许是昨夜出来看焰火时吹了凉风,今早起来,叶兰蕙便觉得头昏昏沉沉的,额头也是一片滚烫,叫了府医来看,说是感染了风寒。
于是孟氏便嘱咐她在家中好生歇着,又让人将阿弃抱去了另一间屋子,这才忧心忡忡地同姜澂鱼进了宫。
孟氏和姜澂鱼一进殿,立刻就收获了无数道热切的视线。
虽说姜澂鱼立后的诏书还未公布,可在朝为官的哪个不是耳聪目明。
前有陛下邀她同车回京,后又有除夕夜流水般的赐宴,那阵仗,真是恨不得把御膳房都搬到姜府去。
知情的自然心中了然,不知情的也咂摸出味来,姜家这是又重获帝心了啊。
于是夫人贵女们又开始对着孟氏和姜澂鱼热络起来,她俩一来,众人便围上来夸赞着。
“孟夫人今日气色真好。”
“就是,都是做祖母的人了,瞧着竟比我这三十出头的还年轻些呢。”
“你家姑娘几日不见,出落得愈发明艳了。”
孟氏客气地笑笑,不置可否。
这时,宣平侯夫人徐氏及时出现,将孟氏和姜澂鱼从众人的围拥之下解救了出来。
“咱们位子正好是挨着的,快随我过去坐下说会子话。”
宣平侯夫人笑着拉过孟氏的手,看向姜澂鱼时眼神里闪过一丝惋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