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帝台归鸾(重生) > 第094章 拟将金屋藏旧娇

第094章 拟将金屋藏旧娇(1/2)

目录

第094章拟将金屋藏旧娇

陆廷渊一把拽住欲往衣柜里钻的姜澂鱼。

“你往这儿躲作甚?难道你还怕那小丫头?”

姜澂鱼抗辩道:“我哪里是怕她,只是今日……并非见面的好时机。”

陆廷渊挑了挑眉,“你若不想见她便去里屋待着,我在这,昌平不敢造次。”

闻言,姜澂鱼才放下心去了里屋。

她前脚刚进屋,紧接着院子里就响起一道女声。

“皇兄!”

昌平领着陆辞一行人浩浩荡荡走了进来,接着是一众贵女跪地齐呼万岁。

陆廷渊坐在棋案前八风不动,摆摆手让众人起身。

瞧见昌平咋咋呼呼进来,陆廷渊先是给了她一记眼刀,随即冷声斥道:

“未经通传便私闯朕的内宅,成何体统?!”

“哎呀皇兄,咱们都是一家人,就不要太讲究那些虚礼嘛!再说了,这是在外边,又不是在潜麟宫,做妹妹的来看望兄长和侄儿有什么不可以的呀~”

她一边说着一边自顾自坐到棋案对面,端起眼前的茶盏想喝口茶暖暖身子。

手刚端起茶盏,就被陆廷渊喝止住。

“放下——”

昌平动作一顿,手不由得微微抖了下,差点把茶盏摔了,而后下意识用手去护。

这一护,眼睛便被粘到那茶盏上移不开了。

她左右端详着那茶盏——这不是阿嫂生前最喜欢的那套鱼戏莲叶对盏么?

作为阿嫂生前珍爱之物,平日里皇兄自己都甚少用,怕睹物思人,今天怎得被拿出来待客?

昌平公主心里一惊,连忙去看手中的杯盏,仔细看杯口处似乎还留有一层淡淡的唇脂。

——方才是谁来了这里?

她心里一凉,而后将眼神缓缓移向陆廷渊。

后者则是面不改色地拿起桌上另一只茶杯,给她斟了满满一杯茶。

按理说皇帝亲自斟茶可以说是极高的待遇了,满朝文武也没几个能被如此对待的,可昌平此时内心却是怒火中烧。

她噌地一下站起身,压着怒气,一字一句问道:“敢问皇兄,刚才是在招待哪位红颜知己?”

这句话一出口,气氛一下子僵住了,原本热腾腾的屋子瞬间寒气肆虐。

几位伴读吓得大气不敢出,纷纷低下头,生怕看到什么不该看的。

反观陆廷渊,面上丝毫不见被揭穿后的慌乱,语气依旧气定神闲。

“目无尊长,出言不逊,朕看你是越大越不像话了!”

完全是一副长辈训斥小辈的姿态,犯不着生气,更没必要解释。

昌平公主闻言却是冷笑一声。

说什么来此养病,冠冕堂皇,原来不过是想金屋藏娇。

“男婚女嫁本是常事,皇兄想要另娶新人也在情理之中,可我却是好奇——”

她顿了顿,面露讥讽,“还未入宫为妃,便迫不及待要同皇兄在此私会,我倒想瞧瞧,我这位新嫂嫂,到底是有多上不得台面——”

说着她便提腿欲往内室走去。

一门之隔,姜澂鱼自是将外面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

听见门外脚步声渐近,登时心跳如鼓。

“站住!”

陆廷渊声音微厉,透着些微恼怒之意。

“你若再敢往前一步,朕便将你的教习姑姑全部叫过来杖责一遍,看看她们教出来的好学生,无法无天到什么地步!”

昌平咬了咬唇,不甘心地放下本已触碰到槅扇门的手。

她一人受罚不要紧,可她不愿连累教习姑姑们。

鉴于昌平今日屡次出言不逊,陆廷渊冷冷扫了她一眼,而后直接下了逐客令。

“茶你要喝便喝,不喝就滚回宫去。朕的事,还轮不到你来管。”

昌平公主怒气冲顶,转身便往外走,一路头也没回,走得相当决绝,只看背影都能感受到她身上的怒气。

几位伴读见状连忙欠身告辞,纷纷跟在昌平后面出了屋子。

一群人轰轰隆隆来,走时却是静悄悄的。

出了门,昌平公主心里依旧火大。

阿嫂过世不过才第四个年头,皇兄就有了新人。世人道男子薄幸,果然所言不虚。

呵——男人,都是一群负心寡意的东西!

她冷着脸翻身上马,谁也没等,长鞭一扬,马长嘶一声,一眨眼的功夫便跑出几里之外。

余下几位伴读在寒风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该说什么才好。

原本今日她们是来这里赏梅的,明日便是腊月初一,按理说学子们应该是腊月才开始休沐,可今年陛下带了太子去山庄休养,太子的几位小伴读也得以提前归家过年假。

于是学堂里就只余下昌平公主这几位女学生。

年关将近,各人都心浮气躁的,昌平公主更是坐不住,静太妃拗不过她软磨硬泡,便提前一日给她们放了假,并准许她们出宫逛逛。

几人高兴坏了,商量起来去哪玩。

当下正是赏梅的好时节,可惜宫里没有栽种梅树。

方婵不经意间提了一嘴荣国公府的梅园在玉京很是出名,瞬间便惹来了昌平公主的不满。

自从有了前阵子那桩事,昌平公主便不愿见到、听到任何有关荣国公府的人和事。

“你们若是想看梅花,有一个地方保准比某些人府上的好看。”她不服输地反驳道。

说起来已经很久没见阿辞,昌平也有些想念这小家伙,于是才带着她们来了这处温泉山庄。

皇兄之前带她来过一次,山庄种得是梅花中的名贵品种——绿萼梅,这时节正是开得最好的时候。

没想到梅花没赏成,倒是教她们瞧见这一出秘辛。

“呃……时辰不早了,我们各回各家?”方婵站出来提议道。

吴希娴点点头,没有其他意见。

一旁的郑嘉看向山庄大门,似是有些若有所觉。

“方才来时我看到附近有座菩萨庙,近日我阿娘身子有些不适,我去庙里为她求个平安符,两位妹妹先走就行,不必等我。”

她是有件事要单独去做,不过却并非是要去什么庙里求符。

她现在还拿不定这件事同今日所见所闻是否有所关联,只是心里隐隐觉得有些不对劲。

马车一路朝着附近一处庄子驶去,及至门前,郑嘉上前敲门。

开门的是一个有些上了年纪的老仆。

“请问贵府的姜二姑娘可在?我是她的朋友,正好路过这儿,便想着来看看她。”

老仆打量了一下来者,见这位姑娘穿着气度皆是不凡,一看就是大家闺秀,于是便说:

“姑娘在门外稍等片刻,待老奴先进去通传一声。我家主子不爱见外客,特意吩咐了无论是谁登门都要先禀报,姑娘勿怪。”

郑嘉和善地朝他笑笑,并不计较。

于是老仆便去了后院。

说来也奇怪,自打上头那位主子姑娘来的第一日他们见过她一面,往后这许多日过去,竟再也没见她露面过。

倒是她底下那两个婢女时不时地来前院,吩咐他们做点活什么的,还特意交代了动作要轻,主子喜静,最厌恶喧哗。

于是整座庄子上下静得就只有鸟雀的叽喳声,幸亏这位主子没叫他们把这些鸟雀也逮了,否则他这老胳膊老腿可就难办咯。

不愧是高门贵女,规矩就是大啊。

不过他也只敢在心里腹诽两句,虽然这位主子规矩多,也不露面,但是一来就给他们发了赏钱,平日里也不为难他们,真是再好不过了。

后院他们这些仆从是进不得的,出来见他的是姑娘手底下那两位婢女。

待他将门外那位姑娘的来意说明,只见那两位婢女对视一眼,其中一位开口道:

“秦伯,我随你去一趟前院吧,姑娘身子不适,不便见外客,就不劳动她了。”

于是二人便去了前院,见门外等着的是礼部尚书家的嫡女郑嘉,青黛不敢怠慢,连忙上前见礼。

“郑姑娘今日登门,我家姑娘心里欢喜,本想着亲自出来迎接,奈何近日染了风寒,怕过了病气给姑娘,只能命婢子前来与姑娘说明原委。”

为了让这套说辞更加可信,青黛还故意用方巾遮掩住了口鼻,做出一副照料风寒病患的样子。

“哦?那病得可严重?请医士过来看了吗?”郑嘉面带关切地问道。

“请了,正喝着汤药呢,只是这两天正是病气往外发散的时候,估计过几天便能痊愈。”青黛回答地滴水不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