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帝台归鸾(重生) > 第082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

第082章 善恶到头终有报(2/2)

目录

心中似是有千丈高楼一寸寸坍圮,埋葬了她的爱,也埋葬了她的怨。

她站在那堆废墟里,颓然地看着一切发生,无计可施,亦无力回天。

最后,她向陆廷渊提了一个要求。

当天,她便收拾好东西,搬去了梵伽山。

而她即将和亲玄漠的事,不出半日便传遍了玉京的大街小巷。

太玄观闭门的钟声响了三下,玄微道长盘膝坐于案旁,案上放置着一张泛黄的信纸,像是尘封已久。

他伸手将那张纸拾起凑近烛台,火舌瞬间便将整张纸吞噬殆尽。

“王女失所,前路坎坎;归妹愆期,终归于帝。”

这才是当年玄微道长为姜凝烟卜算出的命诗的全部,只可惜她是由祖母代问,只得到了后半句。

如今嫁给玄漠可汗,成为一国的可敦,倒也算是应谶了。

后日便是使臣归国的日子,鸿胪寺早就备好了回赠物品,只是使臣们不常来玉京,很少能见识到如此繁华之地,便向陆廷渊提出想外出逛逛,置办一些物品带回国。

真珠公主是其中最积极的。

自从来了大祈,她才知道,原来大祈的女子不仅每日洁面后要用面脂,还会用妆粉,甚至身体每一处都分门别类地有与之相对应的保养物品。

比如手上涂的叫手药,唇上涂的叫口脂,身上涂的叫香膏,甚至头发都要用专门的香泽进行护理,真是精致到了每一根头发丝。

爱美是姑娘的天性,真珠公主如今也只是个年仅十八的小姑娘而已,对这些自然感兴趣,拉着皇兄赫连锐便要去买。

闻言,陆廷渊适时建议道:

“真珠公主若是喜欢这些,朕听闻东市有一家叫‘玉春楼’的,它家的香膏、香粉最是受玉京的姑娘们青睐。”

真珠公主听了眼睛一亮,她还以为都差不多呢,原来不是这样。

“想不到陛下还挺懂女儿家的东西呢。”伏舟打趣道。

“朕的皇后生前惯爱摆弄这些东西,所以略知一二。”陆廷渊淡淡回道。

闻言,伏舟摇着扇子的手一顿,不过很快便掩饰过去。

他对这些胭脂水粉也很熟悉,不仅熟悉,他还搽过呢。

当年,在平西节度使府上养伤的那段日子,由于萧妤在府中没有弟弟妹妹,于是便每日变着花样地打扮他,甚至有时候出去赴宴,还让他扮作女孩子跟在身边。

按理说他应该生气,实际上他确实也同阿姊生了一次气,就在她让他扮作女装赴宴回来的那一日。

“阿姊,在你心中,我就是一件玩偶吗?必须要穿你喜欢的衣服,还要扮成女孩子,陪着你招摇过市……”

话还没说完,泪便流了下来。“招摇过市”这个词还是近日阿姊新教他的。

其实他不在意穿不穿女装,可他很在意阿姊心里到底如何看待他,以及——是不是阿姊留下他,只是因为他比旁人好看些?

可若是他生得丑呢,是不是阿姊便不会救他,不会喜欢他了?

听他这样问,萧妤先是讶异了一瞬,继而有些慌乱地拿帕子来擦他的眼泪:

“阿弥,阿姊只是想带你出去玩,可我赴的是姑娘们的宴会,你若是男子打扮,呆在我身边颇为不便,而且,我不知道你不愿意——”

她顿了顿,继而郑重地对他道:

“阿弥,以后阿姊若是让你做了不情愿的事,你一定要同阿姊说,好吗?”

听了这话,他才转怒为喜。

原来,阿姊只是想带他出去玩,她并非是不在意自己的感受。

那时,他又在心里庆幸,幸亏他生得好看些,即使扮作女孩子也没那么突兀,这样就可以跟在阿姊身边,陪她一起出去玩了。

况且,喜欢漂亮的男子又有什么错呢?比起其他长相平庸的普通人,他自己不也是更喜欢在众人中漂亮得格外出挑的阿姊么。

做人不能有两套标准,对自己一套,对别人一套,这不是君子所为,阿姊会不喜欢。

可是后来,他做了很多并非君子的事。

甚至可以说,光风霁月,琨玉秋霜,世间一切美好的品质都不再与他有关。

取而代之的词是,轻佻风流,狠戾偏执,嗜杀成性,六亲不认……

世间一切描述浪子、暴君与偏执狂的词几乎都可以在他身上应证。

这样的他,如何还配得到她的喜欢呢。

是啊,他不配。

他自嘲似的笑了一声,随即登上了前往东市的马车。

晚上,宫里为外邦使臣举办了送别晚宴。

只是伏舟并没有来,听伺候的人说是有些着了凉,四肢无力,是以无法来参加宫宴。

听闻此事后,赫连锐揶揄道:“谁让他这个天还时刻不忘扇他那把扇子,这下倒好,可算扇出毛病来了。”

众人听了都笑。

赫连锐望向上首的陆廷渊,举杯道:

“既然婚事已定,从此后,玄漠与大祈,便是亲如一家。”

陆廷渊亦端起酒杯回敬,“愿与贵邦永结秦晋之好,共襄盛世长平!”

赫连锐朗声大笑,二人举杯对饮,宾主尽欢。

而此时那个说自己“四肢无力”的人,却是一身黑衣,疾行于夜色中。

当年阿姊的死另有蹊跷,虽然大祈朝廷隐而不发,他却也能根据这几天收集来的信息,以及陆廷渊近日的处置动向推敲出一二。

首先,姜家那位老太君肯定是脱不了干系的,另外还有她身边的嬷嬷,以及姜太后身边的嬷嬷,亦是板上钉钉的凶手。

至于姜太后本人,陛下虽未明确降旨处罚,但听说他将她软禁在了山上,看起来似乎也是脱不了干系。

不过不要紧,他的处世原则一向是宁可错杀,不肯放过。

梵伽山就在玉京西郊,想要潜进去悄无声息地杀个人,对他来说并不是一件多难的事。

何况,父皇当年留给他的四名风卫,如今就有一名潜伏在京。

夜色中,一名黑衣人闻讯前来。

“拜见主上。”

伏舟斜坐在一根树杈上,擡眸看向来人,半是含笑。

“原来是你。”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