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 百官待漏独迟迟(2/2)
“上午就听说你晕过去了,本该是立即来看望的,但又听闻府中医官交代你好好休息,怕搅扰到你,这才姗姗来迟。”
她身后还跟了一个丫鬟,手里提着一个木盒子。
“这是我给你带的百年人参,希望能对你的病情有所帮助。”
说着,便让丫鬟打开盒子,里面赫然是一根极为难得的极品人参。
姜澂鱼向盒子内瞅了一眼,客气地推拒道:
“烟姐姐真是大方,这样的好东西都舍得送我,不过我只是些小毛病,怕是用不到这样的好东西,烟姐姐还是拿回去吧。”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昨日是我小气了,希望妹妹不要放在心上,更不要因此怨恨祖母,那可就是我的罪过了。”
姜凝烟让丫鬟将盒子放在一边的桌子上,颇为情真意切地说道。
贵族人家就是这样,嘴上说着的和心里想着的,从来都是两码事。
即使恨之欲其死,嘴上还得带着笑呢。
毕竟生活在一个家里,闹得太僵了也不好看,谁脸上也无光。
姜澂鱼于是就坡下驴,吩咐丫鬟将东西收了起来。
两人面和心不和,也没什么好继续说的,姜澂鱼继续低头研究着那本香谱。
姜凝烟看过去,她手里的香谱正是之前自己在宣平侯夫人那里见过的那本,所以她现在是在尝试复刻那款连自己也复刻失败的香了。
想起昨日在赏花会上输给她,姜凝烟脸上就有些烧,见状更是有些待不下去,便告辞道:
“妹妹好生静养,我就先回去了。”
姜澂鱼头也没擡,只是轻声嗯了下,姜凝烟便带着丫鬟讪讪地离开了。
出了门,姜凝烟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她已经召来梁医侍问过,姜澂鱼这病,调养地好还好说,要是调养不好,以后每个月都会痛这么一次,甚至于子嗣上也会艰难些。
就这么一副病弱的身子,自己若是将她不利子嗣的事情传扬出去,即使是国公之女、县主之尊又如何?
莫说皇后之位,就是京中稍有点门面的人家,哪家敢冒着正室生不出孩子的风险让她进门?
姜澂鱼,我倒要看看,你以后还怎么跟我争——
第二日,便是宫里开课的日子,第一堂课快开始了,姜澂鱼却迟迟未到,众人心里不由得有些纳闷。
这事方婵却是知情的,昨日父亲回家后便同她说,她的这位小同窗患病了,姜问渠还在御前为她求了两位太医回家问诊的,具体什么病症不知道。
众人听方婵这么说,却是吓坏了。
什么病需要两位太医同时会诊啊?!莫不是得了什么重症?
等到孟端这位夫子来了,众人才连忙噤声。
孟端也发现了有人缺席,便询问起缘由。
“她生病了,如今在家休养呢,也不知道何时才能回来。”方婵答道。
上午的课大家都上得有些心不在焉,因为画、香两艺的教习还没定下来,本来下午的画艺课是安排她们自行练手的,众人便商量着去同静太妃说情,准她们出宫看望生病的同窗。
静太妃听她们这么一说,也觉得在理,便准了她们出宫的请求,又让身边的魏姑姑带了一些名贵药材,和她们一同前去看望。
用完午膳后,姜澂鱼小憩了一会儿,现下才转醒。
眼下天气其实有些热,但孟氏坚决不准她用冰,更不准她喝冷饮,甚至连窗户都关上了,因此一觉醒来还觉得有些闷热。
左右也不出门,她就换上了一身比较清凉的衣裳,里面是一件古香缎诃子裙,本该外面再罩一件大袖纱罗衫搭配着穿的,现下屋里也没旁人,便脱了外面的纱罗衫。
听见丫鬟说公主和伴读们过来探望,才取了外衫来穿上。
“澂鱼,我们来看你了。”
昌平公主叽叽喳喳进了门,后边还跟着其他几位伴读和宫人,大家都是顶着大太阳过来的,因此脸上都出了汗,昌平忍不住感慨道:
“外面好热呀,你屋子里怎么也这般闷热……”
姜澂鱼笑着招呼众人道:“你们来啦,快坐下,绛朱,快去端些清暑茶来。”
众人都挨着在榻上坐下后,昌平才询问道:
“你是生的什么病啊,要紧吗?母妃还让人从宫里给你带了不少药材呢。”
闻言,魏姑姑走上前行礼道:
“听闻姜二姑娘身体不适,太妃娘娘特意命奴婢前来探望,这些要是能有用上的,便是再好不过了。”
姜澂鱼亦是回礼道:“魏姑姑客气,麻烦魏姑姑替我谢过太妃娘娘,等我好些了,再进宫向娘娘当面道谢。青黛,带人去将东西收起来,不可怠慢了。”
“是,姑娘。”青黛带着宫人退了出去,屋子里便只剩下昌平她们几个,不仅说话方便许多,空间也一下子也开阔起来。
众人边聊着天,边不自觉地打量起这间屋子来。
姜澂鱼这屋子布置得很是用心,每一件物品与摆件,乍看起来好似也没有什么,其实细看件件都是名家之作,就这么随意地摆放着,更彰显出国公府的底蕴来。
“我这也不是什么大病,就是之前没好利索,又被祖母罚跪,沾了凉气,这才晕了过去。”
等宫人走了,姜澂鱼才向众人解释道。
昌平一听就怒了。
“什么?她还罚你跪祠堂?!是不是因为你赢了姜凝烟才被罚的?左右这些事都是我让你做的,我倒要去问问她敢不敢罚我?!”
说着便离座准备冲出去。
她可是大祈的公主,除了母妃和皇兄,谁敢罚她啊,那崔老夫人,虽是一等诰命夫人,别说罚她,就是见了她也是要行礼的。
众人见状连忙按住她,劝她消消气,不要冲动。
绛朱也适时带着几个丫鬟进来奉茶,一碗清暑茶下肚,又有众人的劝解,昌平才勉强答应不去质问。
姜澂鱼和声劝说道:“一个孝字压死人,她是我的祖母,她要罚我,就算没有理由,我也得受着,否则便是不孝。公主不必替我打抱不平,左右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了,不是吗?”
“那她也不该这样对你,你身体这么虚弱,她还要罚你跪祠堂,分明是不关心你,偏心眼!”
昌平公主气鼓鼓地说。
众人心里也都为姜澂鱼打抱不平,可这毕竟是姜家的家事,她们再觉得不公,也不好插手,只盼着她快点好起来,早日回宫里一起读书。
正说着,孟氏屋里的丫鬟秋绾前来禀报道:
“姑娘,您舅母和表兄过府探望,现在在夫人那里等着呢,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