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京都十里春 > 第六十五章

第六十五章(1/2)

目录

第六十五章

雨丝如针,洋洋洒洒映入眼帘,同样映入眼帘的是石亭里的两道身影。

元升望向那抹绿色,少女穿着侍御史品阶的绿袍服,头戴幞头,脚踩乌皮靴,虽纤弱依旧,但添了几分端方英气。

另外一人,十七八岁,白皙清瘦,若褪去这身赤黄袍不过是个普通的少年,可有黄袍加身,他便是帝国的主人。

元升绕过他眉间那点朱砂看向他下颌上方的疤痕,想起了高芥说过,李崇和卢书忆儿时曾遭遇乱兵,在那冰天雪地里躲了整整六日。

他们是青梅竹马,也是患难之交……

心思游移之时,那道疤痕掩入了披散的乌发间,是李崇侧过身,刻意挡住了他打量的视线。

元升擡眸,发现李崇却是露出了笑意,可笑意不及眼,眼底更是冰凉砌骨,导致那笑看起来十分诡异阴森。

卢书忆便是为了这个少年才会以身犯险潜入雍州,成了他的杜初月……

元升停在石亭之外,没再上前,视线掠过少女,只看见了她的侧脸和低垂的眼眸。

细密的雨丝中,那面容变得愈加模糊了……

旁边的小宦者提醒,见着圣人可要行礼,元升恍若未闻,伫立着未动。

雨声淅沥,细腻而绵绸。

卢书忆侧目,看见细雨如网帘般笼在他身上,青年人长身玉立,背脊直挺,任由雨点落在发间眉梢,凝结成了细小的水珠。

桌上这些江淮糕点显然是李崇为了这副场面所安排。

卢书忆看向对座的少年,目光不由带了几分幽冷。

李崇却像是没有察觉到她的目光,亲手夹了枚荷花酥放入她的碗碟,再朝亭外笑道:“世子初来京都,可以不必理会这些繁文缛节。”

元升慢声道:“乡野之人,未曾见过大世面,陛下莫要见怪。”

“原打算朝会时再正式面见世子,可朕久闻世子大名,实在期盼早日目睹卿的尊容。不知来京都这么些时日,世子可还习惯,是否有久居此地的打算?”

“陛下未免太看得起孤,常听人说这京都城乃大祁百姓魂牵梦萦之乡,孤怎能不习惯。”

他话锋一转,直视李崇道:“可孤这乡野之人到底生于北地,或早或晚,都会归于雍州。”

李崇面色不改,依旧噙着淡笑,那样的表情,少女有时也会有,这个发现让男人心头非常不适。

又听李崇道:“世子可认识毫州刺史孙微?”

这人既提到孙微,约莫打算让这孙微赶赴雍州接替节度使之位,如今有此问,是在试探他是否有动武的想法。

元升不动声色地回:“略有耳闻。”

“孙微能文能武,且与雍王有过旧交,依世子所看他到了雍州之后,能否与文官武将和睦相处?”

元升沉吟片刻后才道:“雍州民风淳朴,文官武将品性敦厚纯良,若孙使君无大过,何愁不能和睦?”

这便是得到了元升的承诺。

言下之意,孙微抵达雍州之后,若是无大过,雍州军不会立即将之驱逐。

卢书忆看向李崇。

虽然这极可能是元升为了等待时机返回雍州的缓兵之计,但两相权衡之下,他也该放心了,今日的会面也可就此结束。

谁知李崇仍旧侃侃而谈,与元升你来我往地寒暄。

“世子虽未踏足过京城,可凭借这风神俊朗的相貌已得到不少京都仕女的青睐,听闻放榜之日,那户部尚书江岷便有意招世子为婿?”

少年帝王的脸上好整以暇,元升望眼亭中少女,见她依旧沉静如初,对于此事显得漠不关心。

男人想起曾经在庾仙儿面前竭力维护元杜两家的婚约,忽就觉得挺像个笑话……

他挪开视线,低声道:“孤对江家表明过心迹,世子妃已故,孤一介鳏夫恐怕高攀不上尚书千金。”

在座之人都明白他这已故的世子妃所指为谁……

听出他这话中所含的不会再将她当作杜初月之意,卢书忆别开脸,去看溶在烟雨中的青绿色的杨柳。

李崇却道:“世子既不属意户部尚书之女,那么朕有位阿姊,不知世子是否有意结识?”

阿姊……他的阿姊自然叫人想到石亭中的另一人……

元升蹙眉盯着他,卢书忆亦是冷眼相对。

故意卖了会关子,少年才缓声道:“其乃朕的皇叔之女,永淳郡主。”

……

石亭内外都陷入沉寂。

即便是这样轻的年纪,帝王之家出身的少年已经懂得了如何玩弄人心。

元升哼笑,“自孤到了京都,人人都想替孤做媒,可孤尚在守丧期间,暂无续弦之意,不劳陛下费心。

若陛下没有其它事,臣略感不适,能否先告退?”

“朕命人为世子指引。”

“谢陛下。”

话罢,他跟随宫人离开石亭,朝宫外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