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枕戈(重生) > 残生(上)

残生(上)(1/2)

目录

残生(上)

在大辰的皇宫中,端圣皇后始终是个众说纷纭的传说。

有人说她病弱残喘、足不出户,因为她深居简出,有记载的三十几年始终不曾露面,只有元帝起居注里三十几年如一日不见回复的“上问后安好”;也有人说她武功高强、摘叶飞花,因为景和元年秋猎的记录中,最夺目的一笔俨然是她猎虎的功绩。有人说她和辰皇帝早已反目成仇,因此才三十几年彼此避而不见;也有人说她和辰皇帝一生是良缘天作、鹣鲽情深,因为无数人见过辰皇帝在望凤台外驻足,目光深深,似乎要望穿那道坚硬的高墙。有人说她自始至终是前朝的那位安乐公主、有伐西之功的碧瑶将军,否则以辰元帝疑心,绝不可能再与他人发展出如此羁绊;也有人说那位宋氏余脉早已经死去,真正深宫中的端圣皇后,乃是辰皇帝另立的他人——否则,宋如玥性情刚烈,爱与恨都激烈果决,永不会甘愿寂没于深宫,默默无闻。

就连继任的辰皇帝辰桁,与她也不过是匆匆一面,以至于继位后为端圣皇后立碑,竟都无字可写。还是望凤台内里的一位女官,抚着平滑的碑面沉默良久,叹道:“就如此吧。”

那女人不辨年华,眉目五官犹似年轻,眼尾却有浅浅纹路。她修长指掌上带着经年的茧,筋骨分明,若握起刀来,想必也是杀伐决断。

她和望凤台内最后一个留守的宫女,为端圣皇后一路扶灵至皇陵,而后默念了什么,跪地叩首。

黑压压送葬的众人随她跪了一地。辰桁看见,只有一个男人膝行上前半步,不动声色地与她十指相扣。这一幕似乎已经发生过太多次,被握住的手指下意识地回应,指尖泛出温暖的颜色。辰桁不由得回头,也拉住了自己的皇后的手。

素妆之下,眉目鲜妍的少女对上他的目光,抿唇偷偷一笑。

——辰元帝一生多疑,选定的继承人却颇具他年轻时风采,对谁都是三分温柔眼波,与皇后更是情谊深笃。

这位皇后家世清白,心无城府,看得好奇,深夜时与皇帝悄悄地咬耳朵:“那位端圣先皇后,是个怎样的人,陛下知道么”

哪怕就在当年辰静双与宋如玥生活笑闹过的群英殿内,那么多年过去,物不是,人又非,辰桁也说不出个所以然。只是,这句话似乎勾起了他心底一点记忆,他做了个梦。

他梦见的,是一段二十三四年前的旧事。

那时候,大抵是景和九年十年,辰桁十来岁的光景。他生父并非辰皇帝,而是一位辰军中一位早逝的将领元壮。辰皇帝收养了他和其余几个兄弟,视若己出,但并不亲切和蔼,并不是个能让小孩子安心说笑的养父。他们兄弟几人幼年,依然如同警惕的小兽,平日里战战兢兢缩在自己的宫殿,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有一回,皇帝深夜传召,问了他们的功课。他最先答完回宫,路上反思着自己在皇帝面前的言行,一味只往僻静处走。谁知,就迷路了。

没几步,还曲折着,忽然一座恢宏宫殿,豁然开朗。而这座宫殿,随侍中也没人来过,只有几个胆大的擡头看了眼,念叨道:“似乎是望凤台……是皇后娘娘居所啊。”

可是,大殿与望凤台分明有通直主路相连,又何来的小路

话音刚落,便不知何处有人问:“来者何人”

辰桁被吓了一跳,没说出话来。幸而身边有个得力的老宫人,挺身而出道:“我们主子乃皇三子殿下,夜深走错了路,还请不要见怪。”

辰桁补足礼数,向中宫叩首:“儿臣皇三子辰桁,请皇后娘娘安。恭祝皇后娘娘如意千秋,平安万福。”

半晌,毫无动静。辰桁不安得刚要擡头,忽听一个女人笑了一声:“你倒是会说话。”

那女人的声音近在咫尺,辰桁又吓了一跳。擡头只见一个素袍披发的女人半蹲在自己面前,正细细打量着自己。

辰桁入宫以来,还从未见有人穿戴如此疏狂潦倒,不由得多看了一眼,才忙低下头去。

那女人骨相是极好的,尤其鼻梁高挺,当当正正地撑住了五官。甚至她蹲着的神气,都像大将军一样虎踞龙盘。可惜辰桁从未见过这样差的气色,她脸颊青白,嘴唇也带着淡淡绀色,像是在大病之中——或者不如说,像是快要死了。

女人与他对视一眼,站起身来,淡淡道:“你不像他。”

辰桁一愣,便明白了她是谁,也明白了她指的是谁:“儿臣并非父皇亲生。”顿了顿又道,“父皇膝下,并无所出。”

“心思精巧像他。”皇后笑了笑。

接着,她不愿再看辰桁一眼,转身就走:“明月,送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