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巢(1/2)
鹊巢
辰地极远。
辰静双宋如玥一行人,赶路的速度与商队相近。从永州到辰国,要走将近二十天。入了辰国境内,再到辰国都城辰台,还要三两天。
宋如玥一直病着,始终没有好。倒是情绪缓和了过来,不再成日里流泪,也开始盘算自己下一步的打算了。
她此刻正靠在轿内软枕上,听辰静双手舞足蹈地给她讲辰国的风土人情。倒难为他,在轿内也能施展得开手脚。
“再东边些,有个小国,叫孟国,是我母妃家。不过我母妃病逝得早,母妃走了以后,外祖就把我妹妹接过去养着了。本来应该去歇歇,也把我妹妹介绍给你的,但家里只剩我的后母谢氏和静鸿一个小孩儿,他们孤儿寡母的,怕要慌了手脚,我还是先回家看看……”
宋如玥只含笑听着,还是一副病容。辰静双提起他妹妹,她就想到宋玠,甚至想到宋珪,鼻尖就一酸。
她轻轻深吸了一口气,嗅了满鼻仁和宫的香气,把眼泪压回去。
“不能再哭了,”她对自己说,“不能再哭了。”
他们刚经过了峦镇,用过了午饭。镇上人说,只要三个时辰,就可以到辰国境内了。
她让自己定下心来,又看了辰静双一眼。
辰静双还在与她找话说:“我听林副统领说了,家里国库大概是空了……不过我自己有不少钱,勉强还可以支撑……”
他一路都是这样喋喋不休。
宋如玥并非没心没肺,知道他是为了什么在这强颜欢笑,因此,一路上,也没有吝啬笑容。
辰静双和她不同。她乍见手足相残、国破家亡,如今见了谁都不肯轻信。而辰静双,嘴上说着要报复辰恭,可如果把他切开,剖出心肠一看,他仍是永溪初见的那个小世子,鬓间结花,温柔入微。
他也一样是横遭变故,却能把自己的崩溃小心藏好,来与宋如玥说笑。
这样一个人——是配当大豫的驸马的。
而宋如玥对他观察了一路,无论是出自长久的考量,还是微小的私心,也都愿意由他来当这个驸马。
“子信兄。”她忽然开口。
辰静双马上住口,笑意盈盈地看着她:“嗯?”
弯弯笑眼,温柔灵动。
宋如玥好像只为此,便无端生出些赧然,垂眸一顿:“你——”
——嘎吱一声,轿子停了。
只听林荣策马到轿前,隔帘道:“殿下,邸下,前方就是鲤关了。入了关,就算是到了辰国。请二位将文牒交给卑职。”
——宋如玥被人打断,反倒更红了满脸。她把文牒交给明月,辰静双也交给明月,一边还要再问她下文,却见她脸颊,就知道自己不应问了。
但他不是木头——少年事,只需一分心动、三分怜惜,足以情根深种。
-
轿子又开始走。
辰静双又解说起来。
“我后母谢氏出身很高,父兄都是位高权重的武官……王妃待我很好,谢家也一样,将我视如己出,常常劝谏父王不要废长立幼。鲤关就是他们谢家的人把守,所以在这里入境才安全。”
他顿了顿,好像又想起什么,笑道:“等到了王宫……”
-
外头,林荣带上笙童,先收好了宋如玥的文牒,将辰静双的递了出去。
宋如玥如今当然是尽少抛头露面的好。
守关的士兵收了文牒,翻开就一惊,看了林荣一眼,背着人,对他悄悄使了个警告的眼色,同时他手上将文牒一扣,口里慢慢地说道:“还少一份文牒呢……?”
林荣笙童二人已觉不对。林荣反应极快,把手往怀里探了探,一愣,又强笑道:“我的……已遗失了,您看,可否通融一下?”
“不行!”士兵将辰静双的文牒对着他一砸,颤声喝道:“你当这是什么地方?没有文牒,还想通行?!”
笙童便就势将文牒一捞,劝住林荣道:“老爷,夫人一早还检查了老爷的东西呢,一样都没少,怎么这时候,文牒就忽然没有了呢?老爷回车里再找找?”
林荣仿佛恼了,冷哼了一声,甩袖就走。
结果,正当这时,一道声音叫住了他们二人。
是一个男人的声音,内劲浑厚,是个习武之人。
那人问道:“笙童?”
笙童的后背一下湿透了。
-
辰静双宋如玥二人仍在轿内,正说着闲话,忽然好像听见有人远远喊着些什么,听不真切。
辰静双一见宋如玥蹙眉,便道:“许是叫别人的。”
但他也有些疑心,于是叫明月探头看了看。外头的正是林荣,此时他呼声已近了:“快走——快走——!!”
“快走!”明月忙吩咐驾马的小厮。
小厮也警觉,忙调转马头,一边喊“快走”一边驱马疾驰。身后侍卫都训练有素,令行禁止,立刻也动起来,浩浩荡荡,扬沙千里,将宋如玥的轿子护了个密不透风。
林荣和笙童策马追上,身后竟还跟着一众人。这些人从鲤关鱼贯而出,全副武装,端的是出城迎敌的架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