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 章(2/2)
李大年早就看出李二河有二心,叫住李二河,出去说了一些话,回来后,李二河将他肮脏的心思收敛了起来。
李载道参加完县试,马上要去参加府试,要去府州考试。
去的时候,跟着商队去的,李大不放心,让李大河和李招财一起跟着李载道去泉州。
泉州是一个非常热闹的繁华之地,人来人往,商贾云集,贩夫走卒,络绎不绝,时时可以听到他们口中叫卖各种商品的声音。
“剪刀,卖剪刀,又快有利的剪刀,剪布、剪线、剪菜、剪藤条,剪啥都方便,便宜卖,不要200文钱,也不要100文钱,一把只要88文钱”。
“快来看,快来买,上好新鲜刚打捞上来的大鱼大虾,回去炖着吃,蒸着吃,炒着吃,都好吃,先到先得,数量有限”。
“冰糖葫芦,好吃的冰糖葫芦,大人小孩甜甜嘴,红红的果子,酸酸甜甜到心里”。
“卖馄饨喽,一碗8文钱喽”,摊主大声的吆喝,拿起一个漏勺趟趟汤水,敲敲锅边。
李家父子侄三人从商队的马车上下来,交了泉州城的进城费(李载道因为童生免费),到了鼎鼎有名的小吃一条街。
只见,豆腐脑、荞面、糍粑、汤圆、艾蒿馍馍、锅盔、抄手、包子、水饺、春卷、油糕、煎白肠、皂儿糕、粉羹、馓子、义粥、豆子粥、重阳糕、春卷、丁香馄饨、炒鳝面、油酥饼儿、蒸饼、灌藕、炊饼、三鲜面、笋泼肉面、银丝冷陶,糖油果子、窝子油糕、甜水面、红油素面、担担面、豆花馓子面、辣子鸡、椒麻鸡、鸡豆花、鸡闹,三大炮,锅盔......
粗粗细数,竟然有上百种小吃,看的三人眼花缭乱。
“爹,咱们去吃这家,这家有锅盔,还有冰豆花,这个看起来不错”,李载道拉着两人坐在一个简易的小桌小凳子上。
一个头缠青纱帕、腰系浅白色围裙在腰间、脚穿深色布鞋的师傅,手拿擀面棒,在案板上噼噼啪啪地打出长短间歇的节奏,手用力的把面团甩在案板上,擀成薄薄的一层,用铁钩将烤炉里烤好的锅盔捞出来,然后伸手将面饼贴进去。
才出炉的金黄色的锅盔,香喷喷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店家,有什么好吃的?”,李载道拿蒲葵扇,扇了几下,天气有点热。
“羊肉锅盔,每个10文,猪肉锅盔,每个7文钱,梅菜、咸味、红糖的锅盔,5文钱一枚,8文钱两枚、10文钱三枚,珍珠馍馍(米团中包红豆粗沙),每个3文,三个8文,冰豆花8文一碗,冰绿豆汤5文一碗,都是晚上放地窖,凉呼呼的,喝了都说好”。
李载道问他们想吃什么,两人都直呼太贵了,拉住他的手,招呼他赶紧起来。
他坐着不动,“安心,我请客,店家,来二个羊肉锅盔,2个猪肉锅盔,梅菜、咸味、红糖锅盔各来三个,珍珠馍馍来三个,冰豆花来三碗,冰绿豆花来三碗”。
“载道,别点那么多,去面摊吃一碗面,才7,8文钱,这东西不顶饱”,李大河拉住李载道。
李载道说,“爹,你以前来过泉州吗?没有,对吧,一辈子来不了几趟,当然要吃些没吃过的东西,才能吃回本来,再说,我们来一趟,一个人就是5两银子,你要是再不吃点好东西,就跟没来过有什么区别?”。
看着端上来的一盘盘稀奇的饼子,李招财不说话,原本他父亲要来,还是被爷爷拦下来,说让他来泉州,长长见识,省的以后随了父母,头发长见识短。
“看什么,别愣着了,快吃呀,你们吃羊肉、猪肉,事先说明,我不爱吃肉馅的锅盔”,李载道拿起一块红糖锅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