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5 章(1/2)
第225章
沈泉带着从人登船离开那一刻起,林安安就开始思念起他来,想来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在京城又有五年时间,可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也不过才大半年而已。
沈泉一行人提前出发并未直接去官衙,而是去林州府下辖的几个县里走了一圈,每到一处都去茶馆酒楼坐上一坐,自然能听到不少对于当地县官的事情,那位沈家族叔对林州这边甚是熟悉,在与他的话对照几分,对这几位县官摸了个七八分,心里自然也更有底了。
陈举人陈维老先生是荣王特意举荐给沈泉做幕僚,见沈泉这等行事对他倒是多了几分钦佩,上一届的状元,荣王府的女婿,这等履历只要不出什么差错,过得三年,品级自然就升上去了,可他却是事必躬亲,还与那些商贩老农交谈,就为了知道的朝廷的律条税务对于这些底层百姓到底如何,那写县官可做了实事。
沈泉和几位从人白天走访,晚上还要将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出来,人人都累得不轻,抽出空来沈泉还给林安安给信,林安安隔一日便能收到信件,知道他又去了哪些地方,信里也是想起什么写什么,有时候写他在路上遇到的老农,有时候写听到的一些奇人异事,还有各地的一些风味小吃,信里偶尔也会有抱怨,什么遇到个歪脖子的地痞以为他们是行商,要上来收保护费之类的。
林安安看着这些信也能想象出沈泉最近的辛苦,古代出行可不像现代,不管是坐车还是骑马,都颠簸得很,还跑这么多地方,难怪沈泉不让自己跟着。
到了九月三十日,沈泉一行人就紧着最后一日到了官衙上任,衙署里的副职下官们都出来迎接,晚上先办了一场洗尘宴,大家都还拿不准沈泉的脾性,都是一副观望的神色,又见他只身一人来上任,荣王府的那位郡主夫人并未一起,底下的人对此也多了几分猜测。
前半个月沈泉几乎都未过问过政务,只让几位副职按照惯例先处置,待他熟悉了再说,遇到需要他做定夺的,也多问这些大人或是按照旧例处置,做事也并不自专反而十分谦逊,这些人渐渐就放松了警惕,觉得这位郡马就是下地方来镀金的,所求只是无功无过。
私下沈泉却与几位幕僚将府志和这几年的卷宗拿来细读,府志虽然看着枯燥,却能看出许多名堂,各项政务也都理了出来,分门别类的整理出来,有不清不楚的都贴上小签,预备后面查证,这些工作琐碎又枯燥,几个大男人吃住都在官衙里,理了大半个月才勉强理出个头绪。
林安安在宝河镇住着,家里的事情不需要她照管,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消磨,每日里不是陪着林老太太散步聊天,就是和林玉带着琦琦出去游玩,林四奶奶还趁着重阳节邀了娘家人来林家小住了几日,只为让林安安见见故人。
张瑞锦与林安安交好,如今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娘了,与大表哥琴瑟和鸣,她只知道沈泉娶了郡主,当林玉带她去沈家拜访郡主的时候,还甚是不安,一直不敢正视郡主,只觉得这位郡主十分面善,直到郡主喊出那句瑞姐姐。
张瑞锦当即就哭了,“你们两个坏丫头,居然现在才告诉我,也不知道我为安安这丫头掉了多少眼泪。”
林安安和林玉哄了许久才把她哄转回来,她眼泪一擦就开始盘问林安安怎么又嫁给了沈泉,那这郡主身份又是怎么回事,林安安只能简略的告诉她了,她听得意犹未尽,“简直比一部戏还精彩。”
三人说了半日的话,临走时,张瑞锦还对林安安保证,自己觉得不会把她的事情说出去,会帮她保密,连自己的丈夫都不会说。
见过张瑞锦,林安安算算日子,距离沈泉去林州上任也快满一月了,当即便决定启程去林州,让人收拾行李,又让人给沈泉送了信,说明她到达的时间。
沈泉接了了信时,林安安已经出发了,算算时间第二天上午就能到,脸上顿时露出喜色,连忙让人去收拾后衙,置办新鲜蔬菜鲜果,他一个人住,常常就睡在书房里,吃饭也是大家一起,现在林安安来了,少不得要做些准备。
一大早,沈泉便等在码头,这可是自从他到林州为官以来,第一次休假,一壶茶水都喝成白水了,才看到船进港,他这边等得焦急,那些消息灵通的人自然也打听到了消息,原来沈大人在这是为了接他的夫人安平郡主。
沈泉自来以后,一直在衙署里忙碌,那些官员想要结交他也苦于没有门路,大家都知道他娶了荣王府的郡主,只可惜郡主并未同行,官员们就算想让夫人走动也没办法,现在好不容易等到郡主来,都开始打听郡主喜好,看看能不能投其所好。
所以林安安刚登岸,沈泉才和她说上话,这边消息就已经传开了,等他们回到住所,拜帖就已经送到门房了。
林安安随手看了一封,都是要过来请安问好的,她便让人将这些拜帖先收好,在讲这些帖子按照先后顺序登记造个册子。
林安安笑道,“这下可以知道这林州城里谁家的消息最灵通了。”
沈泉笑道,“那就晾他们两天,你正好歇歇。”
林安安想了想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她就该立一个不喜交际的郡主人设,后面也能少些麻烦。
等到了家,林安安才觉得沈泉这一月来瘦了许多,心疼得不得了,“你这一月里,肯定没有好好吃饭。”
“事情太多,有时候就胡乱对付一口。”沈泉也不撒谎,“现在事情也算理顺了,再不会那样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