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穿越女主的小丫鬟 > 第 76 章

第 76 章(1/2)

目录

第76章

日子过得相当快,姜玉琅那边儿还没什么进展,就到了姜云琼出嫁的时候。

石家是相当讲究的人,特意让姜云琼在家过完了年,等到开春的时候才出嫁,正好儿出嫁的时候她也十六岁了,及笄礼之前已经办过,石夫人还来添了妆。

姑娘出嫁,论理出门子的时候也该家中的兄长背新娘子出门,夫家也会凭此辨别娘家的兄弟对出嫁的姊妹上不上心,毕竟将来继承家业的是男丁,两家结亲又是结的秦晋之好,女子出嫁,万一将来出了什么事儿,也好回去找兄弟撑腰。

有些人瞧着家里对姑娘不重视,便使劲儿搓磨,好些人进了门便开始立规矩,一直到生了孩子都未必能够得到相应的地位。

不过好在石家还算是讲究人。

姜云琼出嫁本来是要姜玉琅来背她出门的,可姜云琼不乐意,她如今看着他就想起安氏那么些年的付出都白费了,辛劳十多年,愣是养出来个白眼狼,是个人都要呕死了。

也得亏姜云瑶还没把他之前做的事情告诉安氏和姜云琼,否则她们俩只怕会更加生气。

不用姜玉琅,她找的是柳姨娘的儿子姜玉琢。

姜玉琢比姜云瑶大上一岁,如今十二了,柳姨娘养得好,他身量长得也高,背一个姜云琼轻轻松松。

特意从学院赶回来的姜玉琅脸色就相当难看了。

府里头的待遇都是不那么重要的,左右都是自己人,关系的亲近怎么样自个儿心里有数,再差也不会差到哪儿去,保证面子情罢了。

但姜云琼的亲事不一样,石家是朝中新贵,安氏背后是老牌勋贵,家中嫡女出嫁、嫡子娶妻,双方都请了不少交好的人家,有些没那么熟悉的都会来凑凑热闹,更别说石家为了给姜云琼脸面,石清泉还特意在皇上跟前请了诰命了。

前线战事紧急,朝中又吵的厉害,火药味十足,皇帝也想借着喜事好歹消停两天。

石清泉便是拿准了这个时机,否则按他现在在朝中的职位,还真不一定能请个诰命下来。

虽只是个五品安人,却多少也算是诰命,很得脸面了。

来参宴的人不少,还有人特意逢迎,连太子等人都“体察上意”,派了人来观礼。

英国公府也派了人来添妆。

姜云瑶就跟在安氏身边,知道是宁怀诚派人来的。

英国公身死,长辈辞世,他要服孝,其余英国公府的女眷也要服丧,便只送了礼,人家也不会往他们两家有私交上想,只会觉得英国公府如今是在将功补过的时候,也是在逢迎皇帝的想法。

姜云瑶倒没这么想,她帮着安氏算账,看见英国公府送来添妆的匣子便心头一动,让顾明月帮着他们去搬。

顾明月闻弦音而知雅意,把那添妆的匣子抱在手里,路上趁着没人注意,偷偷摸了摸,果然找到了夹层,里头塞着一封信。

顾明月直接揣自己兜里了。

过后她又找了个机会单独一个人去看了信。

这两年教规矩的余大家已经功成身退了,早在姜云瑶回来的时候安氏就已经请了夫子教导读书认字,顾明月自然也是跟着学了的,如今的她七岁,认的字就已经河源村那个秀才教的学生认的字多了。

这封信她读起来一点儿也不费力。

信中倒也没说什么要紧的东西,只说之前商量好的事情已经在办了,成果还算不错,或许再等上一两个月便能知道结果。

除此之外便是致歉,恭喜她姐姐成亲,自己还是戴孝之身不便前来,又说了一些琐事。

其他也就罢了,那些琐事看得顾明月眉头紧皱。

她看不懂。

不是说写了什么看不懂,而是不太懂宁怀诚为什么写这些。

她看不懂,只能找机会去拿给姑娘看。

好在成亲的酒宴都是石家操办的,姜云瑶陪着安氏将那些添妆的礼物收拾好了以后又送走了客人,终于有了看信的机会。

顾明月一边替她磨墨,一边问:“姑娘,他这信里是要说什么?”

姜云瑶仔细把信看了一遍,宁怀诚在信里说了许多没头没脑的话,说自己去年秋日里埋了几坛自制的酒水,冬日里挖出来赏着雪品了一回,味道还算不错,只是带了些酸涩,又说酒的味道还算不错,只是不能多喝,多喝容易误事。

些许的枝繁叶茂,但也并非是所有的树都从冬日里活过来了,有些树仍旧是光秃秃的叶子,兴许再也不会开会结果了。

除此之外仍有许多细细碎碎的小事,多数都是他守孝期间在府里看见的、经历的事情。

顾明月不知道他为什么会给姑娘写这些。

姜云瑶看了一会儿,也没从中品出什么隐藏信息来。

一池墨磨了半晌,姜云瑶才道:“我总觉得他好像有些心灰意冷了。”

到底还是个孩子。

古代的人都早熟,他现在已经十六,有些十六岁的人都已经可以娶妻生子、科举为官了,宁怀诚更是如此,十三四岁就已经到司市为官,比起旁人要更加成熟。

但这个年纪,放在现代也不过只是个高中生。

一夕骤变,他没了父亲和兄长,父亲兄长分明是精忠为国,死后却还背负着骂名,连尸体都因为打仗的缘故没能送回来,这谁能接受?

再聪明成熟的人,经历过家庭巨变都会性格大变。

姜云瑶捏着那封信叹了口气:“许是心里有事,但又找不到旁人说,只能写信给我。”

顾明月摸了摸脑袋,还是觉得奇怪::“咱们和他的关系这样好了吗?”

好到他写这些琐事过来。

“旁人都不可信。”这事儿姜云瑶倒是心里有数,“其余他来往的人多数都是朝廷上的,英国公出事以后他兴许也联系了不少人,但那些人可能帮不上什么忙,又或者不愿意帮忙。”

她细细说给顾明月听:“有些人会刻意避开,或是做得难看些。”

英国公战死,又死了两个儿子,如今剩下的儿子都在戴罪立功,人又在战场上,谁知道将来会怎么样?就算能平安活着回来,皇帝难道不会罚?从英国公一倒,这家子人就要没落了。

除非能有什么奇迹出现。

可天底下哪有那么多的奇迹?

多的是人趋利避害,想必这些日子,宁怀诚也看了不少的冷眼。

在他来往的这些人里,也只有姜云瑶一个人和他没有任何的利益牵扯,甚至他们两个还是站在一起的人,又因为彼此有了同一个目标,所以能够互相信任。

顾明月听明白了。

就像她的心事她只会告诉姑娘,连石头也不会说一样。

“等我回一封信给他吧。”

……

英国公府。

府里少见的有这么萧条冷清的时候,从前英国公在的时候总是会带着儿子们在院子里舞枪弄棒地练武,就算是年纪最小、身体最弱的宁怀诚,也被要求每日要蹲上一个时辰的马步,更别说英国公还收养了不少的义子。

那些义子在英国公府便是和宁怀诚他们的待遇一模一样,没有任何不同,他们大多都是英国公的战友们留下来的孩子,也有不少军营里死去的那些将士们的孩子,因为家里已经没了人,便都跟着英国公。

每日里英国公府都是闹腾的。

练武场边上种了一棵几十年的梧桐树,根繁叶茂,从前宁怀诚扎完马步就坐在那棵梧桐树下看其余人训练,因为姿态太过享受,还被记恨了,英国公一走,他们就闹着要和宁怀诚对上一场。

说是对上,那些人也都知道他身体不好,所以总是让着他——但宁怀诚身体不好,却会用巧劲儿,十回里头也能赢个六七回。

如今这些人早就跟着英国公上前线去了。

英国公已经死了,这些他的亲信也不知道能够剩下多少。

皇帝也没再派任何人去接手前线,默认了让宁怀诚的大哥宁怀礼继续领兵打仗,一是因为朝廷确实无人可用,二是因为宁怀诚从小养在宫里,到底还是有几分情分在吧?

只是这情分有多少,兴许就只有皇帝他自己知道了。

墨砚反正不知道。

他是打小就跟着宁怀诚的小厮,这会儿正捧着一个匣子跑进来。

“公子,回信来了!”

宁怀诚躺在梧桐树下睁开了眼。

墨砚把匣子放到他手边:“我就在姜府周围等着呢,送信的人出来我就去接手了。”

知道宁怀诚要说什么,他补充道:“您放心,过了两遍手,还是找的隐蔽的地方,保证不会让人发现您和那边儿有联系。”

不过他想不通:“您这么紧张做什么?姜家门户低,就算人家知道咱们和他们家来往,也不会多想什么。”

宁怀诚展开信,头也不擡:“非常时候,别给她们添乱了。”

好不容易她们才从成王手下脱了身,又何必叫她们进来趟浑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