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反派他爹佛系种田 > 第085章 大雪小雪又一年

第085章 大雪小雪又一年(1/2)

目录

第085章大雪小雪又一年

一想到废了老大功夫才做好的红豆莲子百合汤会烧糊,赵椿整个人都着急起来,比刚才生死关头还要急躁。

赵馨一直紧紧拽着亲爹的手,听见这话擡头说了一声:“大哥别急,我出门前将灶膛里的火压小了。”

即使妹妹这么说,赵椿依旧心急,火急火燎的往厨房里头冲。

赵家的火塘到了冬天就一直点着,所以几个孩子都特别会压火,不然一个冬天柴火都不够烧。

赵馨压火的手艺特别好,进屋一看,小火炖了一个时辰,锅里头的红豆都化成沙了,但一点都没烧糊。

赵椿看了就松了口气,转头问:“爹,要不要加水再煮一煮?”

赵梦成哭笑不得。

他原本还担心今晚见了血,俩孩子会害怕,哪知道赵椿脑子里头只惦记着吃。

上前一看,赵梦成也笑了:“不用,稠了点,但吃着应该刚好。”

一人一碗捧着上了桌,孩子多,这会儿一个八仙桌坐着刚刚好,一条板凳两个人。

赵椿急吼吼的嗷呜一口,美的眼睛都眯了起来:“真香。”

“香香甜甜的,唔,我吃到桂圆肉了,桂圆肉真好吃,比直接吃桂圆干更好吃。”赵馨显然特别喜欢甜食,捧着碗小口小口的吃。

赵梦成尝了一口也觉得味道不错,红豆已经熬成了沙口,莲子入口软烂,大概是炖的时间足够长,糖都渗透进去。

热乎乎的红豆莲子羹下肚,几个孩子的神色都缓和下来。

方才除了赵椿和赵茂,其他孩子都被关在祠堂里,其实并没看见贼人和尸首,可光是动静也足够吓人。

刘大壮大口吃完,忍不住问:“大姑父,那些坏人还会来吗?”

他心想在青山村这两日可真热闹,先头说要征兵,后来又有贼寇,大姑父看着斯斯文文的,居然还跟那些坏人动了手。

刘大壮忍不住打量起自家大姑父来,虽然高,但看着瘦削颀长,不像他爹浑身腱子肉很是魁梧。

这样的大姑父居然敢跟贼人动手。

赵梦成笑了笑:“贼人已经送官了,县令一定会严加巡查,不会再给坏人机会。”

刘大壮松了口气:“那就好,今天光听着就吓人,幸好大姑父你们都没事。”

赵椿却浑不在意,反倒是兴奋的说:“表哥,刚才你就应该跟我们一起去,打坏人可刺激了。”

他吃完还堵不住嘴,手舞足蹈的说起来。

刘大壮兄妹三听的一惊一乍的,脸色又白了。

“咳咳。”赵梦成不得不提醒,“阿椿,别故意吓唬人。”

赵椿这才嘿嘿一笑收了话茬,呼啦啦吃完自己那一碗就往灶台跑,给自己装了满满当当的第二碗。

“爹,你还要吗?”装完自己的,赵椿还挺孝顺的问。

赵梦成已经够了,他不喜欢晚上吃太饱:“我够了,你们谁还要添。”

“我要。”赵馨立刻端着碗跑过去,并且表示,“大哥,你多给我点桂圆,我爱吃这个。”

赵椿没有不答应的,还把自己碗里头的桂圆也挖出来给妹妹。

不得不说,不吵嘴的时候,他们还是相亲相爱的亲兄妹。

赵茂没那么爱吃桂圆,他特别喜欢红豆,尤其是这种熬得已经沙口,已经变成豆沙的红豆汤,走过去给自己装了满满当当的一大碗。

刘家三兄妹吃完一碗都不好意思再开口。

赵梦成看出来了:“给你表哥表姐也添上,这顿不吃完下一顿就没那么新鲜,咱明天再做好吃的。”

赵馨从碗里头擡头:“爹,我想吃鱼了。”

“那就做鱼吃。”过年少不了鱼,他家大水缸里还养着好几条,想吃了就现捞。

接下来两天,青山村一直过得很太平。

赵梦成果然给孩子做了一顿鱼肉,红烧鱼,酸菜鱼,清蒸鱼,甚至还有费工夫的炸鱼排,吃得几个孩子口齿留香。

刘家三兄妹简直乐不思蜀,但他们毕竟是客人,住了几天就得回家。

原本刘木娘第三天就要回门,可青山村正巧生事儿,她回门的事情也就耽搁了。

又过了两天,刘木娘见村里头安稳就提出回娘家,否则怕家里头担心。

她回去的时候,顺道儿将刘家三兄妹都带走了。

刘家三兄妹颇有几分恋恋不舍,在门口上演了十里送别。

赵椿四个倒是没那么多心思,只喊道:“表哥表姐,你们有空再来玩。”

赵梦成笑了一声:“过完年就能来。”

刘大壮反应过来,过完年他们还能跟爹娘一起上门做客,顿时没那么伤心了。

刘木娘看着几个孩子的情态忍不住笑起来,搂了搂侄女问:“不舍得回家吗?”

刘娟娟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点完头又觉得不对,解释道:“小姨,我也想家,但是大姑父家可好了。”

“姐夫家是很好。”能不好吗,几个孩子才来住了几天,脸色都红润起来了。

刘娟娟抿了抿嘴,靠在她怀中说了句:“小姨,我觉得大姑父跟一般人不一样。”

“哪儿不一样了?”刘木娘笑着问。

刘娟娟说不上来,犹豫许久才说:“我也不知道,但是我觉得很好。”

刘木娘微微叹了口气,摸了摸孩子的脑袋没说话。

刘家三孩子一走,家里顿时空旷不少。

赵椿站在院子里叉着腰,仰天道:“哎,又只剩下我一个人了。”

赵茂用力拍他:“我不是人吗?”

“你又不会跟我到处跑,平时就我一个人喜欢往外跑,你们都爱待在家里。”赵椿有一种说不出来的寂寞。

赵梦成倒是能理解,毕竟刘大壮兄弟俩啥事儿都愿意听赵椿的,很让他体会了一把当领头羊的感觉。

“都来帮忙打扫,今天把屋子清扫一遍贴上对联和窗花。”

赵梦成想了想,索性又在门口摆出桌子,打算开始写对联。

果然,他刚摆出来,陆陆续续就有村里人拿着红纸上门,每个人都挎着篮子。

王婶装了满满当当的一篮子炸果子,开口就说:“梦成,今年给我家写四对,三副我们自家留着用,还有一副送亲家。”

她家王德终于要成亲,只是婚事在镇上办,村里人没少说闲话,话里话外都觉得王德去当上门女婿了。

王婶心底不乐意又拗不过儿子,他们家在镇上开铺子还指望老丈人看顾,只能听儿子的。

赵梦成笑着点了点头,提笔落下一气呵成。

王婶看了就笑:“写的可真好,镇上卖的都不如你写的好。”

一天写下来,总算是把村里头的春联都写完了,临了家里堆满了东西,得,这个年是不用买菜了。

赵椿已经带着弟妹将东西收拾好,见他停下来就问:“爹,咱家的不写吗。”

“写。”

赵梦成摊开红纸却没动手,反倒是招呼:“阿椿,你来写。”

赵椿傻眼了,支支吾吾的不肯上前,又把弟弟推出来:“要不让阿茂写吧。”

“每个人都要写,一人写一副。”赵梦成笑道。

说着走过去将儿子拉过来,直接把笔塞进他手中。

赵椿深吸一口气,天知道自打他开始习武沉迷练功,文化课已经落下好久了。

每天练字都是算着时间来,要不是赵梦成盯着,他肯定早就荒废。

这会儿让他写对联,赵椿生怕写不好,越怕越紧张。

终于,赵椿鼓起勇气落下笔尖,等一幅字写完他脸就垮了,虽然字还是那个字,但歪歪扭扭的,收笔的地方还落下了一个墨团。

赵梦成笑着点了点头:“嗯,不错,喜庆。”

赵椿低下头:“爹取笑我。”

“你知道就好,练武固然重要,读书也不能完全放下,否则将来被骗了还帮人数钱。”赵梦成教训了一句。

赵椿不吭声了。

“阿茂,你来。”赵梦成又招呼老二。

赵茂倒是胸有成竹,虽然在亲爹眼皮子底下写春联也紧张,但他平时练得多,字虽然还未成风骨,却至少端正。

规规矩矩的一副对联写好,赵茂不是很满意:“比爹的差远了。”

“想赶上你爹我,你至少还得再练十年。”赵梦成笑道。

将赵茂写好的春联放到旁边晾着,赵梦成又喊赵馨过来。

赵馨有些惊讶:“我也能写吗?”

“为什么不能,说好每个人都要写一副。”赵梦成笑道,替女儿摊开红纸。

赵馨深吸一口气,一本正经的踩在凳子上,一鼓作气写完。

比起赵茂来,赵馨的字不算好,小姑娘写的过分小心,所以字中间还断了两次。

赵梦成却大声夸道:“不错,比你大哥强多了。”

赵馨自己也很满意,觉得比平时都写的好。

她骄傲的看了眼大哥,并且表示:“大哥,以后你好好练字,肯定能赶上我的。”

被亲妹妹踩在脸上,赵椿脸都黑了,两个脸颊都鼓了起来。

“小糖,轮到你了。”赵梦成招呼。

唐糖笑着走上前,他学着赵馨踩在凳子上写,但落笔却比赵馨熟练许多,很快就写好了一幅字。

赵馨低头一看,评价道:“比我好一点点,比我得差很多点。”

赵梦成对比了一下,唐糖的字比赵茂的还略好一些,这个好并非工整,而是他有自己的风格。

相比起来,赵茂临帖较为匠气。

赵梦成心底盘算着要给儿子找几本好一些的字帖,一边把春联都晾干了,谁写的就贴在谁屋门口。

至于大门口的,自然是赵梦成自己写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