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反派他爹佛系种田 > 第039章 谣言

第039章 谣言(1/2)

目录

第039章谣言

赵梦成跟着刘炳坤过去,老村长家门口已经围满了村民,一个个脸色沉凝。

“梦成,你来了,快进来。”刘丰收一眼瞧见他,开口招呼。

赵梦成进门一看,前来收粮的还是个老熟人,是那个之前在衙门口给他透消息的张衙役。

“张哥,这次是你来收粮。”赵梦成招呼道。

张衙役晒黑了许多,瞧见他倒是露了个笑容:“知道你是青山村的,我特意跟人换了来。”

老村长见他们熟识,立刻给赵梦成使眼色。

赵梦成也不兜圈子:“不知道今年是个什么规矩,你也知道我们家没田没地,实在是拿不出粮食来。”

张衙役看了眼老村长:“方才我话还没说完,今年最好是交粮食,如果要用银子抵扣,就得按照县城现在的粮价来。”

“粮价你们想必都知道,比来村里收的价格还要高一些,拿银子抵不合算。”

这话让村人们大吃一惊,县城现在的粮价都要上天了,他们哪儿拿的出那么多银子来。

刘丰收松了口气,连声道:“幸好我家的粮食都没卖,赋税的粮食还能拿出来。”

也有人着急起来,刘丰平差点蹦起来,连声追问:“不是都说要免税,你们咋还来村里收,不会故意作践我们乡下人吧。”

张衙役脸一下子就黑了:“你是什么东西值得我作践,再胡说八道拿你去见官。”

刘丰收一把拽走弟弟,连声认错:“对不住,我这弟弟脑子不好,还请差爷别跟他一般见识。”

即使如此,张衙役也依旧板着脸,态度不如方才和煦。

老村长瞪了眼他们,开口说:“我们青山村都是良民,每一年都是按时按量缴纳赋税,还请放心。”

张衙役点了点头:“现在就开始清点,早些收走我安心,你们也安心。”

这事儿有老村长牵头,又是年年都要过一朝的事情,很快就有条不紊的进行起来。

即使用银子抵扣很亏,赵梦成还是选择用银子,毕竟现在买粮食已经很不容易,更别提以后。

张衙役对此也没异议,只是私底下对他说:“这事儿闹得,上头这么安排下来的我们能怎么办,只能当黑脸。”

“张哥辛苦了,我们都能理解。”

“你体谅就好,上头下了硬命令,不然我还能给你个方便。”

“银子我都准备好了,不好让张哥为难。”

交了银子做好登记,赵梦成才走回到张衙役身边:“张哥,大人是不是回来了?”

张衙役点头,避开人叮嘱:“大人脸色不好,回来就发了好大的火,要求见大人的话,我劝你过几日再去。”

“多谢张哥提醒。”赵梦成心底叹气,黄大人免税的想法果然失败了。

张衙役觉得他是个读书人,连黄大人都想招揽,倒是很乐意跟他说话。

“我这一路过来你们村还算是好的,虽有几个不懂事的,但还能顺顺利利的收上来。”

“前头几个村子,哎,我都不想再提,赋税又不是给我,他们又哭又闹有什么用,闹过了哭过了,最后还是得交。”

赵梦成听了也只能叹气,大周的赋税并不轻,像是一座大山压在百姓的头上。

正夸着呢,忽然院子里有人大声哭起来。

赵大嫂躺在地上打滚:“老天爷啊,你是不给我们后路了,这么大的水地里都绝收了,我们家哪还有粮食交税。”

拍着自己的胸脯哭嚎:“倒不如把我这条老命拿走算了,一了百了。”

赵文成黑着脸拄着拐杖在旁,脸色也很是阴沉。

刘丰平这时候才知道怕,瘫坐在地上脸色惨白,他倒是没敢闹。

老村长拧起眉头:“赵老大,前头我说不要卖粮食,不要卖粮食,你偏不听,现在哭有什么用?”

赵文成沉声道:“村长,我们家真的拿不出粮食来。”

村长只说:“没粮食就拿银子,你们家又卖女儿,又卖粮食的,银子总有吧。”

赵文成闷声闷气:“银子也花的差不多了,我伤腿要用钱,满仓读书也用钱。”

“那你啥意思,不交税了?”老村长拧眉看他。

赵文成擡头,忽然看向赵梦成:“二弟跟那衙役关系很好,不如让他帮忙求求情。”

老村长没料到他打的是这个主意,顿时没好气的骂:“我看你是昏了头了,这当头谁的面子都没这么大。”

“那就让他先垫一下,等我有钱了就还他。”赵文成说道。

老村长都被他这无耻和理所当然震惊,抽了一口旱烟:“你两家都断亲了,这还你都能说得出口。”

“反正我没钱。”赵文成脖子一梗。

夫妻俩也没想到说好的免税,怎么忽然就要交税了,没粮食还得多花银子,他们的银子大多给了赵满仓,实在是拿不出来。

赵文成便盯上赵梦成了,认定他人缘好,手里也还有钱,这会儿不提断亲了,认定赵梦成不能不管他。

老村长气笑了:“抗税是什么后果你知道,你可想清楚了。”

这边的动静引来张衙役,他虎眼一瞪:“谁要抗税?”

赵文成一见官差,整个人就矮了下去,支支吾吾的说不出话来。

张衙役什么没见过,冷哼一声:“你们都听好了,征收赋税是大周朝廷的圣旨,谁敢不从,那就直接抓走服苦役来抵,其中利害关系你们自己掂量掂量。”

赵文成吓得一个哆嗦,赵大嫂哪里还敢撒泼打滚,一骨碌爬了起来。

老村长恨铁不成钢的瞪了他一眼:“还不快去凑银子。”

刘丰平也黑着脸走了,瞧着方向是往刘丰收家去,显然每遇到事儿,他就只能找大哥帮忙。

刘家的官司暂且不提。

赵文成拄着拐杖回家,夫妻俩将所有钱翻出来一算,还少了三两多银子。

“怎么办,钱不够啊。”赵大嫂哭起来。

“早知道要收粮食,咱们家的粮食就不该卖,现在好了,卖粮食的银子还不够用来交税的。”

赵文成骂道:“哭哭哭就知道哭,这个家都被你哭丧了。”

“那你说咋办,是你去服苦役,还是让咱儿子去,你舍得吗?”赵大嫂哭着喊。

赵文成自然舍不得,苦役跟普通的劳役不同,去了那就是往死里头干,回来能留半条命就不错了。

“去老二那边问问。”

“对对对,他都能造新房子了,手里肯定有钱。”

赵大嫂连忙搀扶着他往外走,结果到了赵家新房门口一看,门房紧锁,里头压根没人。

“梦成,大哥实在是没办法了,你开开门帮个忙,大哥记你一辈子的好。”

“阿椿阿茂,给大伯开个门。”

赵文成大声大喊。

里头依旧没动静。

大老远的王婶都听见了,出来骂道:“号丧呢你,梦成这会儿在村长家,你来这儿有啥用。”

“梦成不在,难道他家三孩子也不在,他屋里总有银子吧。”赵文成说道。

王婶被他这厚脸皮气笑了:“合着你知道梦成不在,故意趁他不在来欺负孩子是吧。”

“滚滚滚,再不滚我可动手了,老娘可不惯着你们。”

赵大嫂大声骂回去:“你是什么外八路的亲戚,我们赵家的事情用得着你插手吗,难道你跟赵梦成有一腿,不然为什么这么帮着他家。”

王婶见她不走还造谣,立刻拿起脏水泼过去:“老娘今天就洗洗你这张臭嘴。”

赵大嫂大冬天被浇了个透心凉,扑上去就要厮打。

结果王家门一开,里头走出两个男人来,王德王明俩兄弟都在家,一个比一个人高马大,往哪儿一站赵大嫂哪儿还敢动弹。

王婶呸了一口:“再让我听见你胡说八道,老娘撕烂你的嘴。”

赵文成夫妻来灰溜溜的走了。

他们不敢去村长家找赵梦成,那衙役明摆着帮他,老村长也不帮忙说话,赵文成两个都是纸老虎,哪儿敢真的摸虎须。

实在是没了办法,赵文成咬牙:“去镇上找满仓,他手里还有银子。”

夫妻俩相互搀扶着,顾不上换衣裳就往镇上走。

赵家的大门这才吱呀一声打开,王婶一看乐了:“你们在家呢。”

赵椿探出脑袋,确定赵家夫妻走了才松了口气:“爹走的时候说他们肯定会找上门,让我们把门锁了,他们来了不要搭理。”

王婶忍不住笑起来:“你爹算的还挺准,这样做才对,你们三到底是晚辈,跟他们吵起来坏了名声。”

“往后他们要是再敢上门,你们来喊奶奶,奶奶帮你们骂回去。”

“谢谢王奶奶。”三小只齐声喊道。

王婶笑着回去了。

“娘,隔壁三孩子大变样了,瞧着都胖了许多。”难得回来的王德夸道。

王婶瞥了他一眼:“人梦成有当爹的样,挣了钱啥好吃的都舍得给孩子买,你呢,你都快二十了还不成亲,难不成是要找个天仙。”

王德一下子萎靡了:“娘,你怎么又说这个。”

“我怎么就不能说了,咱家就是种地的,你还非得找个城里人,城里人能瞧得上你吗?”

王婶越说越生气:“你拖着不成亲耽误自己也就算了,还耽误阿明,当哥哥的不成亲你让他咋办,跟你一样打光棍啊?”

王德不吱声了,偷偷看了眼弟弟,可惜王明也没法帮忙。

王婶继续说:“都怪我当年连着没了三个孩子,有了你之后就可着劲疼,把你给宠坏了,现在爹娘的话都不管用,说什么你也不爱听。”

眼瞧着亲娘开始擦眼泪,王德连忙哄她:“娘,您放心,我保证明年就给你把儿媳妇带回来。”

王婶一顿:“真的?”

“那肯定是真的。”王德哄她。

王婶这才收了眼泪,又问:“不年不节的,你咋忽然回来了,店里头生意不好?”

“生意就是太好了。”

王德压低声音:“娘,我觉得最近很不对劲,店里头但凡能吃的都卖得快,价格涨得也快。”

“我听掌柜的说,进货的价格也涨得飞快,像是小米红豆绿豆这些都快断货了。”

王明吓了一跳:“先前不还说只是涨了价,不严重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