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2 章(2/2)
“也许你听到的计划中,不包括让心仪你的女子入宫为妃,更不包括毒害当今陛下的性命,但当他真的做了之后,你只能跟从。”
“只因在几十年的生命中,你只有他,你绝不能接受被他失望,厌弃。”
白夜教主唇角微动,呼吸急促起来,他想要反驳却无从开口。
廊下的瑛太妃终于听懂了始末,恍然道:“我还当恬太妃脑子坏掉了要谋逆造反,所以她入宫为妃,只是为了帮你们做事!”
“不只恬太妃,恐怕还有蒋鸢儿。”宋颂眯眼道,“否则,她不会一夜间性情大变,入宫后又不顾死活的为白夜教求情。”
白夜教主眼神动容:“她们…可还好?”
“参与谋逆乃是大罪。”萧玉道,“不过她们只是从犯,皇叔若能及时回头,侄儿可保她们不死。”
白夜教主皱眉:“你能做主?”
萧玉点头,面对这位真正给过他长辈的疼爱与关怀的叔父,语气不自觉温和了几分:“皇兄若在,也会这么做。”
白夜教主听到他笃定的语气,酸涩一笑:“你们兄弟自小亲厚,长大更是如此,真是…”
真是让人羡慕。
“我相信黎安城内亦有故人惦念皇叔,只不过不会是瑾王。”
萧玉从袖中拿出一封信件,慢慢展开纸张,摆在了面前的书桌上。
“据信,瑾王被捕入狱后每日都要问起隽城的音讯,可惜了,迟迟听不到侄儿的死讯,断绝了最后一丝希望之后,便招供了这些年所有的罪行,自然了,是替白夜教主招供,而他,只是被白夜教胁迫威逼的可怜人。”
瑛太妃怒极反笑:“这种话也编的出来,他当刑部都是傻子不成?”
“虽然可笑,好歹比直接认罪等死要强。”萧玉语气轻嘲,“他的供词在这,皇叔若不信,尽可一观。”
白夜教主盯着那张平铺的信纸,久久没有说话。
他的目光定在纸上,却没有读下去半个字,仿佛是透过文字想起了什么久远的回忆,怔然出神。
半晌后,他垂下双眸,仍旧拒绝去看这封信,整副身体的气力却像被掏空了,背脊缓缓塌了下去。
他不想看清这些字迹,或是不敢看清。
可世事不容人逃避。
因为逃避的那一刻,便是以最狼狈的姿态去面对了。
银蝶缓缓合上翅膀,蝶翼上的光彩渐渐消失,灰白得失去了声色,无力地垂落在白夜教主背后,仿佛再也不会张开。
再聪明的人,都无法真正骗过自己。
“别为难恬太妃娘娘和鸢儿,罪行都是我一人犯下的,我随你们回黎安。”
“至于白夜教上下…全凭朝廷处置。”
萧玉迟疑,眸光复杂地看了他半晌,终于点了个头,负手而去。
走到门口又停下了脚步:“我还不知道您的名字。”
白夜教主阖上了双眼,默不作声,仿佛入定了一般。
直到萧玉放弃了,擡脚离去时,才听见极轻的一生回答。
“萧允。”
…
即便顺利解决了隽城之危,大军启程回黎安之时,几人的心情却算不上轻快。
薛暮礼坐在马车一角,打量着萧玉阴沉沉的神色,暗自叹了口气。
“你也别恼了,谁能想到白夜教主与瑾王会是同胞兄弟?这好坏两个瑾王,便是同时站在面前也分不出谁是谁,你又何需自责呢!”
“不过这样也不错,一想到那些谋反作乱之事都是坏瑾王做的,你认识的那个皇叔从没害过你,何尝不是慰藉呢?”
“话说回来,双胞本就少见,你们皇族倒连着出了两代,当真是难得啊!宋妹妹说这个叫什么,什么基因…”
滔滔不绝的话被一记冷眼打回,薛暮礼缩了缩脖子,心中默默叫苦。
宋颂跑哪去了?
要他待在此处开解萧玉,自己却不知去了哪,半天都不见人影。
自己面对着这张冷脸半日,说的口舌都干了,也没见人赏个好脸色,他实在待不下去了。
薛暮礼捂嘴咳了声:“我去看看宋…”
“她在瑛太妃的马车里。”萧玉猜出他的意图,淡声提醒。
薛暮礼只能作罢,不过想想又觉得奇怪。
“她怎么又找瑛娘娘说话去了?女人真的是…回宫后还不是日日见得到,哪里有这许多话可说。”
“瑛娘娘也是,往日恨不得黏在马背上,如今却坐起了马车,好在黎安城快到了,我这身骨头都快颠散了…”
萧玉瞥了他一眼:“体质太差。”
“我是文人,自然是比不上你和许兄!”薛暮礼眯着眼笑道,“许久不见他和霏霏,也不知他们如何了,不如我随你一道进宫吧?反正也要去和太后娘娘请安,我还真想念瑶娘娘的手艺了!”
萧玉这才撂下手中书卷,擡眼问道:“你不回家里?”
“父亲母亲被圈禁在府,官兵把守着,不会有危险。”薛暮礼坐直了身子,装模作样道,“我如今是昭王的心腹,谋逆一事审结之前,还是不去见瑾王的同党为好。”
萧玉似笑非笑。
他一手端起青玉茶碗,瞥了薛暮礼一眼,道:“我说过的话何时反悔过,况且你在隽城的确立了功,只要薛家t没做伤天害理之事,可酌情轻罚。”
薛暮礼先是一喜,心中大石落地,长缓了口气。
刚想同萧玉道谢两句,马车外忽传来几声敲击,掀开车帘一看,正是骑马赶上来的辛烨。
“就快到黎安城了,昭王承诺我的事也该兑现了吧?”
萧玉淡淡道:“只要瑛娘娘点头,本王不会食言。”
辛烨勾唇一笑,神色颇为自得:“她若不愿,如今便不会在马车中与公主叙话了。”
“你们在城外庄子暂住,其余我会安排。”
“好。”辛烨得了满意的答复,甩着马鞭笑吟吟走了。
“你答应烨叔什么事了?”薛暮礼啧啧道,“瞧他那得意样,尾巴都要摇起来了,这是有什么好事?”
萧玉没理他,顺着车帘望向窗外。
冬日的清冽日光穿透厚重云层,雾霭尽散,顺着连绵苍翠的青山望去,黎安城的轮廓渐渐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