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饭(1/2)
用饭
薛暮礼尴尬地挠了挠头。
瑛太妃将宋颂与他二人安插在许家军中,一路随行大军来到隽城,没有与萧玉见面的机会,这事一直瞒的好好的。
今晨与黑夷人交手的,正是宋颂带领的先锋军。
交手中宋颂受了些轻伤,本是不碍事,只是军营中只有他晓得宋颂女子的身份,安排旁人不便,他便照顾了她一日。
眼见着夜深,薛暮礼思量着男女大防,总觉得不妥,因此特来请瑛太妃派个丫鬟过去照料。
不成想先被萧玉撞到了。
“我…想着隽城局势纷乱,不放心你,求了瑛太妃娘娘带我来的。”
薛暮礼不会说谎,然而看着萧玉愠怒的脸色,想起这人的阴晴不定的性子,若此时将宋颂的事抖落出来,只怕他更要当场就发起脾气来。
萧玉问:“你是瞒着家人过来的?”
宋颂曾与他说过薛暮礼拒绝与薛父一起效力瑾王之事,但他没想到,薛暮礼竟然追着他来了隽城。
此等厚谊,萧玉心有所触,面上却不显,仍旧摆着冷冰冰的面孔。
“是,如今回去父亲定会打断我的腿,你可别赶我走。”
薛暮礼见他果真动了气,索性直言道。
“来都来了,就让我留在这帮你剿匪吧!”
萧玉明显不赞同,斥了句:“剿匪?你的武功几斤几两你自己清楚。老实在县衙待着,过几日我派人送你回黎安。”
“别,论武力我不擅长,可也不是全无用处的,我…”
薛暮礼拼命找补着自己留下的理由,可他实在想不出自己腹中那写墨水在战场上能有何作用,他破罐破摔,学着宋颂的话,佯装硬气道。
“…我自有我的神通!跟你说了你也不懂!反正我不回去!”
萧玉诧异挑眉,负手盯了他半晌,不知在思量着什么,那幽深的目光简直让他心里发毛。
最后,萧玉竟点头同意了。
“也好,你留下。”
他一人在隽城势单力薄,有个自己人办起事来会省力许多。
“霍舟的师爷在偏房整理文书,你去帮忙吧,以后我不在的时候,你便在县衙中替我盯着。”
薛暮礼却犹豫起来:“这就去么?我想先回房中…拿些东西。”
被萧玉发现这事,怎么也要告诉宋颂一声,好叫她有个心理准备。
萧玉这人精明似鬼,保不齐已经看出了什么。
“时间紧急,你需要什么我派人帮你去取。”
萧玉一脚迈进门,却见薛暮礼还在吞吞吐吐的,他动作稍顿,缓缓转身瞥了一眼。
“还有事瞒我?难道…”
薛暮礼忙摇头,再也不敢耽搁半刻,推着萧玉进了门去。
怕引起萧玉的怀疑,他便想着过会再找机会通知宋颂也不迟。
可萧玉初到隽城,需要处理的事务繁多,薛暮礼同那位师爷一起埋首伏案,这一忙就忙到了第二日中午。
等再想起这事时,隔壁房中的霍舟正和萧玉商议着今夜县衙摆宴的细节。
“参与剿匪一事的官员少说有百余人,其中半数都在隽城任职已久,问题应当不会出在他们身上。”
霍舟慢慢分析着。
“至于那些调任隽城不久的…他们中是否有人被白夜教收买,若真有,又如何从中辨认出来?殿下若有妙计,不妨说来一听,微臣也好提早布置人手,方便配合您行事。”
萧玉只答了四个字。
“见机行事。”
霍舟一噎。
这便是没有计策,没有安排?
“数年前,白夜教徒曾借秋猎之时行刺陛下,当时他们便在军中安插了内奸。而后经查实,白夜教与朝中大员多年来往密切,可见其势力早已侵蚀官员内部。”
萧玉瞥了他一眼。
“就算是在隽城任职多年的官员,也不值得信任。”
霍舟恍然。
若萧玉不提,他还真忘了秋猎那年的事。
听闻当年在和煦山上,是瑛娘娘飒勇无极,当场吓得那内奸心神失常,言语上露了破绽,这才顺利解决了危局。
如今见瑛太妃负手站在一旁,一副气定神闲的模样,霍舟突然有了底气。
也许是许家有什么辨别奸细的独门之法呢。
若果真如此,今夜有瑛太妃在,一定也能成功揪出那叛徒…
瑛太妃似乎也回忆起了秋猎场上的事,她不知想到什么,来回踱步了几圈,对着二人道。
“摆宴的事你们商量着办,我出去透透气。”
她大步经过薛暮礼所在的偏房,目不斜视地走出了院子。
薛暮礼从窗口处瞧见了她,刚要起身去追,却被那师爷一把拦下了。
“昭王殿下吩咐,今晚设宴前要我们整理出所有白夜教曾在隽城的动向和踪迹,时间紧迫啊。”
薛暮礼问:“今晚昭王要设宴?”
“不错。”师爷忙的焦头烂额,忽而又想起什么,将书桌最上头的一叠文书抱了过来。
“这些是黎安城新传过来的信件,薛兄更了解黎安的情况,由你来分门别类整理,再交由殿下亲阅吧。”
薛暮礼心不在焉地接过,心中默默盘算着。
萧玉既要设宴,想来没时间再追问他的事,等忙过了今日再说也不迟。
薛暮礼随手翻开其中一本,看清上头的字后,却蓦然睁大了双眼。
“有何不妥?”师爷问。
薛暮礼:“…没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