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3 章(1/2)
第93章
“烨叔。”
宋颂眉欢眼笑地唤了声。
辛烨不缓不急,一身水蓝色长袍更衬得他眉目朗,他长得年轻又斯文,一点都看不出是年过三十的模样,倒像是哪家英俊的状元郎,只前额竖起的两犄深色羊角为平添了几分沉稳和睿智,否则宋颂还真叫不出一个“叔”字。
不过宋颂心知,辛烨只是看着年轻,内里必是有成算谋略之人。
自宋炽十余岁坐上北泽王位,辛烨便是他身后的智囊团,刀光血雨中助他平定北泽各方蠢蠢欲动的势力,得北泽数年安定。后大夏来袭,北泽又是头一批归顺于大夏的国家,兵将与城池折损甚少,听闻有些宁死不降的小国,一场战拖了数年之久,打得人财两失,百姓伤亡无数,最终还是得了国灭家亡的下场。
宋炽性情憨直,当年早早归顺大夏便是辛烨极力主张的,宋颂对这位北泽军师心中钦佩,也对他和瑛太妃那段往事充满好奇。
心里刚琢磨着怎么八卦两句,却听辛烨先问起了自己。
“公主与大夏的昭王是何关系?”
宋颂答:“自幼相识,一直是朋友。”
“哦?那定是关系甚笃,以至于大庭广众下亲送香囊也无需避嫌。”辛烨语带调侃。
宋颂:“...”
“公主莫怪臣多嘴,您身份特殊,臣是怕您受了委屈。”辛烨低声道,“这一两日间,宫宴上的事已惹人议论,公主已到了嫁龄,凡事还是要多注意些。”
宋颂被说得有几分不好意思,“烨叔,那日之事也只是个误会…”
她正要解释几句,小豚忽从院外匆匆跑了进来,语气急切道:“公主,宫里传来消息,陛下忽发恶疾昏了过去,太后一急之下犯了心悸,童嬷嬷喊您快回去呢!”
宋颂心中一惊,莫名觉得不好,“陛下一向身体康健,怎会突然昏过去?”
小豚边扶着宋颂飞快往门外走去,边答着话:“奴婢也不清楚,听来人说是晌午时分的事,陛下正好好在书房议事,突然便栽倒在地,大半日未醒,太医院如今也急成了一锅粥,童嬷嬷见事态严重,怕太后身子撑不住,这才急着唤您回去…”
“公主莫慌,什么情况进宫一看便知。”辛烨已派人套好了车,简单嘱咐了她几句。
宋颂上了马车,便命人快马加鞭朝宫中赶去。
乾坤殿门口围着十几位太医,鱼贯似的小太监们端着水盆药箱进进出出,太医们焦急如蚁,边翻开着药方,边守着门缝等着传唤。
宋颂掀开帘子,太医院首孙太医和两位得力的副手正在为庆成帝看诊,侧塌上坐着的太后歪着身子,面容焦急,唇色微微发白。
“皇帝到底怎么了,什么时候能醒来?”
萧玉坐在她另一侧,神色少有的严肃,如玉的脸紧绷着,偏头对太后道:“母后,孙太医医术高超,皇兄定会无恙的,您莫要急坏了身子。”
宋颂捧着个瓷碗走了过来:“太后,喝完桂圆羹压压罢。”
童嬷嬷忙给她让了地方,见在宋颂的劝说下,大半碗汤羹见了底,她心里才松了口气。
她眼见着宋颂将一粒护心丹溶进了羹里,否则万一庆成帝有个闪失,太后怕是会一时受不住。
乾坤殿内静了下来,只听见三位太医低声急切的交谈声。
萧玉面色亦有些发白,薄唇紧绷成线,一动不动地端坐在塌上。
宋颂顺着他的目光往床上望去,不由吓了一跳,一颗心忽地沉了下去。
庆成帝面色青灰,竟似失了生机一般。
不知过了多久,孙太医忽然喊道:“禀太后,烧退了!陛下的烧退了!”
萧玉疾步站到床前,“情况如何?”
“高热已退,应无性命之忧,臣开个方子给陛下服用,不时便会醒来。”孙太医答。
“快去。”萧玉挥手。
早有医官在外等候煎药,一碗汤药喂了进去,不过半刻,庆成帝的脸色明显缓和许多,屋内诸人都松了口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