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第六十七章(2/2)
“只是,我也绝不可能放弃你。”
说罢,他转身踏出了院子。
而看着他离开的背影,江奉容却是轻轻松了口气,不管如何,至少他答应不会将自己的身份透露出去,这就已经足够。
谢行玉的身份不同寻常,想捂住他的嘴,即便是隋止,恐怕都未必会有这么简单。
而江奉容与隋止如今所做的这些事,不论如何也逃脱不了欺君的罪名,所以江奉容必须保证他不会将这件事泄露出去。
好在谢行玉虽然做了许多荒唐事,但他始终还是在意江奉容的,否则也不会因为江奉容而不顾圣人的怒火对江赖两家动了手了。
虽然有些可笑,但最终确实是这几分江奉容看不上的情意派上了用场。
***
从周家回来之后,谢行玉再也没有提过那日街上所发生的事情。
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恢复了原本宁静的模样。
他依旧像往常一样活事处理事务,或是操练将士,总之,有许多事情忙碌。
谢嘉莹却记着那日谢行玉说过的话,她见谢行玉没在继续纠结,心底其实也是很希望能有一个答案的,毕竟这事关江奉容的死活。
可她来了谢行玉的院子好几回,最终却还是止步于门口,最终叹了口气,道:“罢了,不管这桩事的真相如何,我都不应当再去深究,倘若江姐姐当真还好好活着的话,那就让她好好活下去吧,别再牵扯进这些事情中来了。”
想明白这些,谢嘉莹便也只当作谢行玉从不曾向她提及过这事了。
而阿嫣这些时日却费了不少心思讨谢行玉的欢心。
如今的一切与她所幻想的落差实在太大,她表面上看起来平静,但实际上心底却是难以接受的。
所以才一日日地往谢行玉院子里跑。
但却不仅没让谢行玉对她稍稍多上点心,反而让谢夫人注意到了此时。
她将阿嫣唤了过来,而后训斥道:“如今行玉在朝中有颇多事务须得处理,你又怀着孩子,难道不知什么才是要紧的吗,何必总是做那种蠢事?”
她说的蠢事,指的便是阿嫣这些日子以来,只要谢行玉回来,就总往他院子里跑的事了。
其实被谢夫人说蠢,阿嫣的心里是很不服气的,毕竟在她看来,这谢夫人当初可是被自己算计得死死的,若是论聪明,谢夫人定是无法与自己相较的。
只是如今谢夫人这话却是不曾说错的,不论如何眼下对于她而言,还是腹中的孩子才是最为重要的,若是能给谢行玉生下个长子,不论旁的,她的地位至少是稳固了。
可这些时日她眼睁睁看着谢行玉对她越发冷淡,却还是不甘心什么都不做。
有些道理即便是心知肚明的,但真等到自己遇上了那样的事,恐怕就没法这样轻易置身事外了。
但如今在谢夫人面前,阿嫣不管心里是怎么想到,表面上却无论如何都会做出一副乖顺姿态来,很快应道:“母亲的话阿嫣记住了。”
从前谢夫人瞧见阿嫣这副乖顺模样,其实是很喜欢的。
毕竟她膝下两个孩子,谢行玉整日忙于手中事务,鲜少有陪在她身边的时候,若是遇上战事,即便几个月不曾回来都是寻常之事。
而女儿谢嘉莹又不是个省心听话的,所以难得遇上阿嫣这样乖顺的,谢夫人是真心喜欢。
但从她为阿嫣安排了婚事,阿嫣表面上应着,私下竟是偷偷告知谢行玉说她从来不愿,就仿佛谢夫人逼迫了她一般,更是害得谢家在她大婚那日丢尽了颜面之后,谢夫人就彻底看清了她伪善的面具。
如今瞧见她依旧一副乖顺的模样,心里却也不会再像从前那样,觉得她是真心认同自己所言,而会在觉得她心底定是还在打着别的主意。
但也无关紧要了。
现在的阿嫣并非是从前的她了,谢夫人确定,她在自己的手中是绝对再掀不起什么风浪来的。
所以谢夫人并不在意阿嫣的心里是如何想的,见她已经应下,便摆手令她离开了。
谢行玉这些时日这般忙碌,除却从前有许多堆积在手中的事务不曾处理之外,还有另一桩事。
那便是秦川城又起了战事。
秦川城地处边境,却偏偏又是个富庶之地,所以从先帝在时,此处便总容易被周边国家或是蛮夷部落盯上。
当初江奉容的父亲与母亲亦是因为这一缘故而在那处镇守多年。
而谢行玉也曾去过那处平定山匪。
最近这些日子却又有消息传来,说是安定了一段时间的秦川城又有些不太平了,周边早被驱散的几个蛮夷部落又重新合并,而且秦川城太守也传来消息,说是最近附近总有蛮夷部落人的身影出现,显然好似是在盘算着些什么。
如此,便也足以说明那些蛮夷部落之人的野心并未消散,如今又起了别的念头。
谢行玉知晓此事之后,心下马上便有了想领兵前去平定这一场动乱的念头。
秦川城周遭这些蛮夷部落之人其实早已困扰楚国许久,从赵文婴与江遂之事后,倒是让他们安定了一段时间,可如今他们却又卷土重来。
谢行玉心想,倘若这次他能替朝廷彻底根除了这祸患,或许江奉容与隋止的事能有余地。
届时,他可以向圣人求一个恩典,以他的功绩至少换得江奉容平安。
如此,即便将一切说破,也能保证她安然无恙了。
但是他不曾想到的是,其实圣人早已有了让他前去平定秦川城之乱的念头,只是却并非是让他作为主帅前去,而是作为副将。
一日前,谢行玉在御书房见了圣人。
他还不曾来得及说出心中想法,圣人便开口道:“秦川城之事,想来你也已经听说,行玉,除了你,朕倒是想不出其他去平定此处动乱的合适人选了。”
谢行玉原本便有此心,听得圣人如此说,自然应道:“臣定不辜负陛下的信任。”
确实,他虽然年纪尚轻,可却已经上过几回战场,更是从未有过败绩。
而秦川城那个地方对于他来说也并不算陌生。
几月前,为了剿灭山匪,他便去过一趟了。
这般说来,在朝中确实难以寻得比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但圣人却点了点头道:“此时去秦川城,朕当作令吴由将军为主将,你跟随他为副将,你们二人率领西山大营的五千将士去平定秦川城之乱,此事非同小可,你可莫要令朕失望。”
从听到“副将”二字开始,谢行玉的面色便显然有些不对。
除却他最早跟在他父亲身边时做过副将,后边从来都是以主将的身份率兵上战场,在没有给旁人做过副将。
况且圣人口中的这个吴由谢行玉也是知道的,从前西山大营在隋止手中时,他便是在隋止手下做事的,后来圣人寻了由头令隋止将西山大营交出来之后,这吴由的官职也往上提了提,至少明面上看是整个西山大营的主人。
如此,也勉强算是与谢行玉同品级的官员。
但若是论起功绩,他是无论如何也无法与谢行玉相较的。
所以圣人如此安排,谢行玉的心里自然会有些不舒服。
但这是圣人的命令,不论他心里如何不满,到底是不能将这般情绪表露出来,所以顿了片刻之后,还是勉强应了个“是”。
而后退了出去。
其实圣人会有这般命令,也并非是什么奇怪的事。
圣人因为当初谢皇后之事,原本就对谢家有些不满,再加之即便后边谢皇后已经入宫十余年,但却也始终不曾得到圣人的欢心,即便有了皇子隋璟,也没能缓和与圣人之间关系,所以圣人对谢家的不满便一直都存在着。
他原本确实是看中这个有些本事却又很是听话的谢行玉的。
但后来江赖两家之事也让圣人意识到这个谢行玉似乎也并未有他所想象中的那样听话。
而秦川城之事,就如同圣人当着谢行玉的面所说的那样,他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但圣人却生出了借此打压他的念头。
他为副将,吴由为主将,在所有人眼中,他便是不知不觉矮了吴由一头。
这其中道理,谢行玉也能想得明白,但却也没有选择余地。
此事定下之后,西山大营中却比往常要热闹许多,因为这次前往秦川城的将士中,有数量颇多从未上过战场之人。
譬如与隋璟一道进入西山大营中训练的那批将士。
算起来他们到此也不过才几个月的时间而已,如今听闻要上战场了,自然不免担心害怕,不过比起这些,更多的却是觉得兴奋,甚至止不住幻想着在战场上大展拳脚,而后借着这个机会建功立业,这往后可就再不是一个小小士兵了,若是立下功绩,一场胜仗之后,说不定便能被封作百夫长呢。
此事的隋璟在一整日的训练之后回到营帐中,探手下意识往被褥底下摸去,但却发现那里已经是空无一物。
他顿时变了脸色,也全然不觉得疲惫了,只慌忙在那处翻找起来,好似是什么极为贵重的东西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