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09 章(2/2)
好在是裴恒之的粮食同人马都紧随其后赶来,为控制水患出了不少力气。
如今也算是控制住了灾情,如今只等大水退去便可灾后重建。
知府衙门里,外头住满了灾民,只余下大堂后面一小块空地作为议事大厅。
南杭知府对裴恒之感恩戴德,跪地道:“若非大人火速驰援,南杭的灾情不可能这么快控制住,大人的大恩大德,下官没齿难忘,南杭的百姓也不敢忘。”
裴恒之扯了扯嘴角,若是从前,这样的夸奖感恩,他必会理所当然地应下,他带兵带粮赶在朝廷下令之前驰援南杭,救助灾民,这样的功德日后必会为他赢得极好的名声,得朝野称赞,往后平步青云也未可知。
可偏偏……他这回的私心竟只是想救一人。
裴恒之将人扶起来,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
有时候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世事难料便是如此。
他只是拍了拍知府的肩膀,然后道:“都是本官应做的。知府若还有什么需要相助的,本官若能做到,定会竭尽全力而为。”
“多谢大人!”
裴恒之送走知府之后便也跟着去救济灾民了。
*
直至七月底,大雨终于停了。
天空也从一片阴郁灰暗变成了湛蓝色。
南杭的大水逐渐消退,露出干枯布满了淤泥的河面。
裴恒之看着眼前百废待兴的场景和忙碌的百姓,心底第一次有一种这是自己的国土和家园的感觉。
就好像他真的担当起了他头顶的这顶乌纱帽,成为了他们的父母官,这些人也都是他将守护爱护的子民。
顾连清这些时日也没歇着。
她在难民营中遇见了赵鸿成,水患之后,各处都被污水浸泡过,容易感染污秽,横生瘟疫,赵鸿成既要治病还要预防瘟疫,忙得不可开交。她便自告奋勇,跟在他身后为灾民派药包扎。
眼前排着的队伍终于看完了,好不容易歇口气,赵鸿成擡头,按了按脖子,两人相识一笑。
其实那日大雨之后他还去灵境湖边找过她,只可惜也是无功而返,好在她还能平平安安地出现在他眼前,甚至替他打包起药材来也是极为默契,就好像往日做过无数次一般。
“顾姑娘,不知为何,我总觉得与你一见如故,我们从前是不是真的认识啊?”他淡笑道。温润的声音就如玉泉一样在耳边响起,舒适又清冽。
顾连清包扎药包的手一顿,擡眸看着他。
自那日柳树边初识,她并未过多的打搅赵鸿成,总觉得人各有命,她能重来不代表所有人都能重来,她也不想带着上辈子的记忆去打搅每一个人。
可……当她看着赵鸿成那探究的眼神,她居然有一瞬间想承认。
她张了张嘴,“赵大夫,我、”
“清儿!”
耳边忽然传来一道低沉的男声,顾连清一回头就看见裴恒之站在不远处,手里握着两个青梨,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
顾连清瘪了瘪嘴,他怎么又来了。
自上回在停尸的营地一哭成名之后,裴恒之的脸皮是越发的厚了。
这之后虽是忙着救灾各处跑,可他只要一有空就在顾连清面前晃悠,尤其是晚上。
顾连清赶了好几回人都赶不走,也只能由着他去了。
“你又来干什么?”顾连清没好气道。
赵鸿成看见裴恒之来,也是颇有礼数地起身,拱了拱手,“大人。”
他对眼前这个男子印象还是不错的,虽说这面相看起来有些凶恶,可是他为人为官还算是识大体顾大局,此次水患,若不是他先入城救灾,恐怕还要许久才能控制住灾情。
这样的人不过是面冷心热罢了。
他身为大夫,又是在这南杭长大的,对于裴恒之自然是极其敬重的。
裴恒之若是知晓赵鸿成心底是这么想他,恐怕早就要笑掉大牙了。
可他偏偏不能在顾连清面前将人赶走。
裴恒之敷衍地摆了摆手,然后对着顾连清道:“知府给了我两个梨,你吃吗?”
他像是个讨好心上人的小孩一样,只想着把自己有的好东西都送给自己惦念的人。
如今南杭水患刚过,能吃到新鲜的梨还是难的。
顾连清看着他紧握着的那个梨,抿了抿唇,没吭声。
裴恒之以为她是担忧自己吃没吃过,忙道:“我吃过了,很甜的,你尝尝!”
顾连清看着那个梨,表情有些难以言喻。
“不用了,你自己吃吧。”
她转身继续收拾药包去了。
“清儿!”
赵鸿成也略一拱手,然后背起自己的药箱,准备再去其他营地看看,路过裴恒之的时候,他小声说了一句,“大人的味蕾可真别致,若是喜欢的话,我这两个也送给大人好了。”
只见他从自己的药箱里掏出两个差不多的青梨放在裴恒之怀里,然后同顾连清一起继续去发药治病了。
裴恒之看着二人的背影,再看看怀里的四个梨,他拿起一个咬了一口,“嘶——”
酸得整张脸都皱起来了。
他忙冲着远处大声喊道:“清儿,我不是故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