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贺尚书她绝对有病 > 第132章 夜半袭营

第132章 夜半袭营(1/2)

目录

第132章夜半袭营

天高云淡,晚风吹散了城头笼罩的血腥气息。

柴火燃烧时氤氲出一丝温热,熏得伤口生痒,像有一千条虫子爬来爬去,教人克制不住地抓挠,没过几下,粗粝的纱布便渗出鲜红的血痕……而贺重玉仍然没有停止抓挠的手,她眼神盯着虚空某处,神情恍惚又异常执拗,好像要隔着纱布把那一千条虫子都抠出来。

她刚好坐在阴影中,和这片短暂间和洽的气氛格格不入,却互不干扰。

原本城头只有一片死寂的静默,隐约能听见士卒从喉咙深处泄出的一声轻微嘶气,更多的是疲惫而麻木的脸,他们像泥塑的偶人,即使刀劈剑砍也不会流血疼痛似的,只会簌簌往下掉灰。

偶尔目光穿过墙洞,瞥见蕃人营地升起的乳白色烟气,甲士的身影在烟气中若隐若现,闲庭信步般游走。以往这样神气的作态应该出现在他们身上,他们穿着县兵的缀甲袍服,昂首挺胸地在城头来回巡视……可是现在,银光闪闪的胸甲遍满血污,如鱼鳞般紧密排布的甲片逐渐松散,摇摇欲坠,他们呼啦一口喝完了面汤,顾不上是烫是凉,然后就双手捧着碗发呆。

毫无休止的作战磨平了他们出声的欲望,说话没有力气,痛呼更没有力气,于是在这片夕光下默默回味那些嚼碎后连同面汤一起咽进肚子的哀嚎。

留在城墙上的人至少还拥有这样享受静默的时刻,那些昏厥后被拉下去的伤员就像被拖进了一个敞开口子的棺材,他们就在城下那顶连成一排的棚子里像尸体一样躺着,不知死活。

荀大夫不知道这些士卒是这样想他和他的医庐,他不爱说话,整天埋着头,脸也阴沉沉的,要不是身后跟着个热情四溢的柳翠屏,就真的有几分像索命的无常而非救死扶伤的医师,尽管进了这间简陋医庐的最后基本都能活蹦乱跳地走出去。

虽然有些疯傻,但看见不遵医嘱的病患,他也是会感到生气的。

“说了多少次,伤口不能抓!”他拽着贺重玉的胳膊,气闷地将一坨碾得分不清品种的药草“啪”地糊上不停往外渗血的伤口。像这样再轻的伤处也要变成重伤,怨不得荀大夫生气,他就没见过这么不听话的病人,他已经在同一个部位给贺重玉包扎了不下四次!

“再有下次,你自己治去罢,我不管你了。”荀大夫说着狠话,手上却习惯使然地放轻了动作。

“多谢荀大夫,劳您费心。”

“劳我费心,那就少让我劳心嘛……”荀大夫给纱布打了个结,嘴里嘟囔道。他现在已经完全不受“大夫”这个称呼的影响,大概是被贺重玉叫多了,也被手下那些伤兵的姐姐、妹妹、媳妇儿、互相爱慕的年轻小娘子给叫习惯了。

目前的形势,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就好像踩在一团浓雾中,只有再往前踏一步,才知道是胜利的坦途还是赴死的悬崖,这种没有底气的无力感吞噬着很多人的心脏。

静谧被打破,先开始是一声短促的惊呼,然后一传十十传百,掀起一阵浪潮,横七竖八倒了一溜的守城士兵刷地站了起来,向中间那个消瘦温吞的身影行以注目。

他们才发觉,停战休憩的这期间,一直为他们添汤倒水的居然是皇帝!

那面宽阔的龙纛在赵磐身后猎猎招展,像黑夜中在密县城头升起一轮昊日,这也是城下那支蕃军死咬密县不放的原因。

可城头作战的密县士卒却没感受到多少皇帝亲临带来的鼓舞,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不懂皇位更叠,只知道城中莫名其妙来了个皇帝,比从天而降的“代县令”还突如其来。他们没有自己的思想,从来都是听上面人的决定,更何况守城这个命令非常符合他们的意志,他们为自己的家园而战,自然尽心尽力。

可再多的尽心尽力都抵不过眼睁睁地看着身边朝夕相处的同袍一个接一个地倒下,而这场战役始终看不见尽头。那条临时搭建的长长矮矮的医庐里还要再躺多少人?那个深不见底的埋尸地里还要再填多少人?

起初因为皇帝亲上城楼鼓舞士卒的那点勇气便在这样的迷茫中残退。

但那股勇武、热血又随着皇帝现在的举动重新排山倒海般翻腾——他们居然能喝到陛下亲自给他们盛的面汤!恍惚间他们竟觉得刚刚喝下去的不是勉强果腹的汤食,而是能令他们铜皮铁骨、刀枪不入的灵丹妙药。

身边的袍泽好像一息之间如数活了过来,这带给赵恪的触动不可谓不深,他的脑海中有两个思绪在扭打,一个说,“皇帝有什么用”,另一个说,“皇帝好像也挺有用”。

“诶,这招是你提醒的我爹?”赵恪捣了捣贺重玉的肩膀,得到一个平淡的白眼。

如此质朴粗暴的收买人心的举动,怎么会是贺重玉给赵磐想出的“高招”呢,她想出来却没有付诸实践的明明是——让赵磐跟定海神针一样扎在城头不动……当然,要是他能协同作战就更好了。

这是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归根结底还是赵磐的武力值太低,大概只有半个荀大夫——连荀大夫都敢拿枯树杈子一把抡晕一个蕃兵呢。但归根再结底都怪不干人事的太上皇,把好好一个太子活活养成了废物,于是在目睹赵磐拉不动一石弓反把自己肩膀扭伤之后,贺重玉冷着脸在心里骂了一百遍太上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