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贺尚书她绝对有病 > 第110章 思春了呗

第110章 思春了呗(2/2)

目录

贺重玉不再回答,她轻轻笑了一声,转身踏出洞口的时候,段行川拉住她的衣袖,他睁着湿漉漉的眼珠,不掩藏其中的期盼与忐忑:

“明月庄那回不是说要送我一块玉,还作数么?”

一时沉寂,凉风卷着一缕梅香哗地冲散两人之间的眼神流连。

段行川失落地松了手,他跟着贺重玉身后,走向那片梅林,不时吹过丝缕落梅,散落的花瓣沾了水汽,像一道浅浅的伤口黏在他脸上。

得赖刚刚那场雨,即便落红满地,枝头红梅依旧灿烂如锦,每朵梅花都像一樽小巧玲珑的红玉壶,盛满晶莹剔透的雨水。贺重玉举起青瓷葫芦,饱满的雨珠便滴滴答答落进了葫芦。

葫芦里的水声从空旷变得圆润,滴答的声音仿佛更漏呢喃,像一场清醒而漫长的裁决。

“玉的品种纷繁,我得想想选哪个送你。”

贺重玉正聚精会神地收集梅蕊上的雨水,而段行川也正专注地看着她,他冷不防听见了这句话,脑中空白一瞬,回神后却只听见萦绕周身的水滴溅落。正当他怀疑是自己的臆想时,听见贺重玉说,“或者你喜欢哪种,不如直接告诉我?”

风停了,雨息了,太阳升起了,满山的梅花在他心上又盛开了一次。

“如果是水青玉就很好。”段行川目光灼灼地盯着花林中从容漫步的女子,他破天荒地直白表露了自己的喜好。直觉告诉他,此刻不能说“随便,你送的我都喜欢”。

终于装满了这只瓷葫芦,贺重玉舒了一口气,听见段行川羞涩又大胆的话,不禁挑起嘴角。自明月庄后,贺重玉已经被陆筠耳提面命般告知过这等民间常识,诸如定情玉佩,男子送女子多以天白玉,而女子送男子多以水青玉。

段行川心中小鹿乱撞,走起路来几乎同手同脚,他还欣喜地想,那块天白玉双鲤佩终于有光明正大送出去的这天了!

…………

“你这丫头,该不会懂两手呼风唤雨的本身罢?”陈丹生将两部异常厚实的炼丹配方簿交到贺重玉手里,脸色不乏惊奇。

“山中气候本就多变,我上山时就察觉水汽渐隆,估计迟早得降雨,如今看来我的猜测是对的。”

一听这话陈丹生就更觉得玄乎了,他从上到下瞅了贺重玉好几遍,像打量一个活神仙,“这你都知道?我怎么在山里住了十几年都不知道?”

徐叔子没好气地把他扯到一边,“你个眼里只有炼丹的臭道士,不懂的还多着呢!”

贺重玉刚拿到配方簿就如获至宝,目不转睛地翻阅起来,连屋里的其他人都抛在了脑后。

“诶诶,她这是迷上丹药了?”陈丹生好奇地望着聚精会神的贺重玉,扭头问徐叔子,“好好的大官儿不会改天就要出家修道了罢?”

像他这种仕途无望又无事可做的人才满心记挂着得道长生呢,贺重玉小小年纪就位高权重,怎么也对炼丹产生了兴趣呢?这不是闲着慌么!

再说,好好的官家女郎万一要出家修道,失了这么个人才,陈丹生都害怕陛下找他算账,说不定能直接掀了他的道观!还有宫里的贺贵妃,以她的气焰,随便说几句话,他岂不是再无宁日了?

“你想多了……”面对他那些忧心忡忡的猜测,徐叔子再三提眉,还是没忍住朝他翻了个白眼,“小贺看这个是有正事儿,她鬼主意多着呢,指不准就冒出什么新法子了,明光纸听说过罢!”

这哪能没听说呢,不止听说,陈丹生还买了很多,早就用上了,一边还感慨贺重玉的脑子是怎么长的,居然能造出这么便宜好用的纸——虽然他家资颇丰,还拥有这么一座紫阳观,但十数年如一日耗费巨资炼丹,早已囊中羞涩,边边角角的地方能节省一点是一点!

“不止明光纸,还有白灰,没它你上哪儿找更便宜的修你这破道观。”三天两头地炸炉,道观是缝缝又补补,这是除炼丹材料外第二大笔支出。

“哈哈哈,所以我还得好好谢谢她!”陈丹生摸着胡须就乐了,他还美滋滋地补充道,“看见上山的路了罢?我特意修的!这不,上山都方便了,香客也更多了,还有每年冬时铺天盖地的来赏梅的人,若一时半会儿下不了山,就得来我这道观投宿。”

贺重玉仍在翻阅着配方,嘴边逐渐绽开无声的笑容。

陈丹生瞥了眼,感叹道,“前两个都是好宝贝,也不知道这丫头能在我的炼丹方里悟出什么来……”他“嘿嘿”一笑,“该不会是悟到真正能长生不老的无上丹方罢?”

“你等着看就是了。”徐叔子也很好奇贺重玉这回能捣鼓出什么来。“小贺的心思我大概懂了,这小子是怎么回事?”他颇为嫌弃地扫了眼呵呵傻笑的段行川。

“这有什么看不出来的,思春了呗!”陈丹生轻飘飘扔出一句话。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