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王府面馆[美食] > 第圆一碗面

第圆一碗面(1/2)

目录

第圆一碗面

现在,五仁月饼简直是声名狼藉。除了让人厌恶的红绿丝之外,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许多人不会做五仁馅料。

五仁全是果仁,弄不好就会返油疲软,果仁一股放陈了的味道,绵软不脆,口感和味道都大打折扣。

这其中讲究不少,不仅果仁得挑上好的,就连炒制和加料都有讲究。

姜月微介绍了各个小碗里的果仁,又指着那碗晶莹剔透的肉粉色的东西说道:“这是冰肉,一旁红色的是橘饼,这一碗裹着白霜的是糖冬瓜。”

冰肉其实就是肥猪肉,选好肥膘切成小块,再用酒和糖腌上七天,七天之后再蒸上一回,等肉丁晶莹剔透再滤去所有汁液,放冰箱里冰着就好了。

橘饼更是得提前选好皮薄的红桔,压饼再腌制,然后还得煮透上糖浆,还得晾晒半个月才为最好。

这些姜月微早就开始准备了,就连糖冬瓜都是。

姜月微介绍完之后,旁边有一桌客人忽然说:“五仁月饼里有红绿丝啊,这里怎么没有?”

姜月微这才一笑:“其实最早的五仁月饼是岭南做出的口味,那时也没有红绿丝,就是冰肉和糖冬瓜,剁碎之后混着橘饼搓出来的东西。”

另有人听到五仁月饼里还要加肥肉,嫌弃道:“五仁本来就很难吃了,怎么还要加肥肉啊,那不是更腻了?”

他这么一说,其他人也纷纷应和:“加了肥肉那能好吃吗?而且糖冬瓜这玩意听起来就有点难以下咽。”

姜月微看了眼七嘴八舌的众人,外面围着的人也越来越多,也没解释,直接开始用擀面杖碾碎果仁。

这些果仁选的都是上好的,例如核桃仁她还提前焯水去了涩味,晾干后又烤得酥脆,今早又复烤了一遍,才能拿出来用。

果仁碾碎,烤熟的坚果油脂香味飘散出来,离着她最近的前排一桌客人竟然能闻到坚果的香味。

那桌客人是刚才最嫌弃五仁月饼的,此时被香味吸引了注意力,不再跟旁边的人“控诉”从小到大吃的五仁月饼有多难吃,竟然情不自禁地舔了一下唇。

做完这个动作后才意识到不好,掩饰地喝了一口茶,见没人注意他才作罢。

碾碎了果仁,就要撒一些糕粉,再用猪油将材料揉在一起。

众人只见她手揉来捏去,两三下馅料就拌好了。

忽然,人群中有个小男孩的声音,听着也就七八岁,大声地问姜月微:“仙女姐姐,为什么你做的这个月饼要撒好多好多的面粉?”

众人哄堂大笑,也没嘲笑谁,只是觉得这孩子真是人小鬼大,这么点儿就知道哄女孩子开心了,还“仙女姐姐”。

姜月微擡头往人群中看了一眼,一个圆头圆脑的小男孩站在人群里,穿着一身扎染的短袖短裤,脸蛋圆圆眼睛圆圆,她一看就想起来是谁了。

这小孩子不就是钟奶奶的外孙子么。

她刚来这里的时候,第一次参加社区的大会时,还和柳阿姨吵了一架。结果去的路上遇到了钟奶奶,那时她才知道钟奶奶和姜奶奶关系很好。

那时她怕露馅赶紧溜了。后来,钟奶奶和钟爷爷来过两次她的面馆,一次是老两口来的,来了之后才知道她这里不止有香辣牛杂面,还有他们能吃的、好消化的面条;第二次就是钟爷爷领着小外孙一起来了。

当时这小家伙叫周启哲,给她的印象就很深刻,长得很可爱、个子要不算高,不像是七八岁、倒像是五六岁的孩子,一出口却跟孟婆汤没喝干净似的,张嘴就把姜月微做的蝴蝶凉面夸得天上有地下无,走的时候竟然还跟一位刚来的客人介绍了他吃的凉面,讲得头头是道,真让那位客人心动了。姜月微当时才哭笑不得地跟客人解释那是小孩子口味的面条。

今天来这里却不是他爷爷带他来的,是他自己要来的。

中秋放假前,学校老师就布置了作业,让他们写一篇活动日记,必须是和中秋有关系的。

周启哲的爸妈本来已经商量好了地方,谁知道他深思了一阵、又特别诚恳地跟爸妈谈判:“我想去大柳树巷那个面馆,就是姥爷上次带我去的那个。”

周启哲妈妈奇怪,问他:“面馆和你这次作业有什么关系?看人家张佳佳,我听她妈妈说要去航天航空博物馆了解登月,从科学的角度诠释什么中国人的中秋浪漫;还有林凡,他爸爸要带他去听各朝各代关于历史中的中秋节的讲座,听说那个讲座一票难求;还有盛超,他爸妈说他自己想去民俗博物馆参观,看看全国各地每个地方过中秋有什么习俗上的不同……我和你爸也给你找了地方参观。”

他妈又给了他爸一个眼神,他爸立即接道:“对啊,正好这次我和你妈都休息,我们全家好久没出去旅游了,你不是想中秋节看花灯吃螃蟹吗,我们想着去江南古镇逛逛,到时候你写日记也有的写啊。”

周启哲听完像个大人似的点点头:“您跟我妈说的很有道理,可有一句话您肯定听说过——民以食为天。我们和姥姥姥爷一起逛逛瑞王府和大柳树巷,您看,瑞王府也有历史,大柳树巷又有美食,还能全家一起玩。我也好多天没见过姥姥姥爷了,他们肯定也想我了……肯定也想你们了!”

他说这话时,如果不会时不时吞咽一下口水,那他爸妈还真信了。

知子莫若母,他妈忽然想起,上次暑假的时候他从姥爷家回来,就天天夸大柳树巷里那家面馆做的面有多么多么好吃,有次在家吃打卤面时还在感叹:“哎,妈妈,您和我爸没去尝尝真是遗憾,我保准你们吃一顿就能成为面馆的铁杆粉丝。”

他妈狐疑地问道:“你就这么想去吃面?我们从江南回来也能去吃,为什么非得中秋去吃一碗面?”

周启哲立即拿过平板电脑,打开瑞王府的公众号给他爸妈看。

上面写着这次中秋的活动,还特意提了说有中秋现场做月饼的活动。

他爸妈还是怀疑,大柳树巷也不止这一家饭馆,怎么就能肯定是面馆做月饼。

周启哲信誓旦旦:“奶奶们聊天都说过了,大柳树巷数她家最受欢迎了,就连之前很火的饺子馆现在都没她家人多。而且那位老板姐姐什么都会做似的,两次活动,端午的时候包了粽子,七夕的时候还做了巧果巧面,做得都特别好。以此类推,这次做月饼的肯定也是她。而且我还在网上看到,许多人说这个老板姐姐不是只会做一个饭菜,她是真的了解这些历史由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