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卅三碗面(2/2)
蔡姐不要意思地笑笑:“上次你教我弟做的那几道菜都很受欢迎,不过就是不成体系。我弟弟那意思是想请你帮忙定个菜单。你知道的,我弟他也只是会做,定菜单这事他也是一抓两眼黑。我们知道这个规矩,订菜单是需要付费用的,你就按照行内的规矩走,可别给我们便宜了!”
姜月微原本是想推托的,可见蔡姐是真的为难,话也说不出口,拉着她:“你要是不忙就先进来吃个午饭,等我忙完中午这顿饭咱们细说。”
蔡姐见有希望,笑着走进去:“没事,我今天专门腾出时间来找你的。”
她们进了店,店里那两张桌子已经挤挤挨挨坐满了人,店里的位置早就不够坐了。
这两天人来得越来越多,她干脆把料台上的泡菜坛子和海碗都撤了下来,又买了几个高脚椅,把料台改了改当个吧台桌,再和两张桌子掉换个位置,这样还能多坐几个人。
拿下来的泡菜坛子和大海碗,姜月微灶台对面墙上的格子架撤了,换了个简易的小桌子,不宽,也跟吧台桌似的,就是比料台改的吧台桌低一些,横着挡在了灶台侧面,这样就是个简易的小隔断,把工作区和客区区分了出来。
店面就这么大,这还是姜月微绞尽脑汁想出来的。
姜月微把小郁医生和灿灿,还有蔡姐安排在吧台桌那边时,心里就在想,等有机会,她一定得换个大一点的店面!
老王他们已经商量好了要吃什么。还有一些人像老王似的还要吃牛杂面,就像吃不够似的,其他人就像尝试一下新鲜的拌面。
有人问:“小姜,这四味凉面是什么,我还是头一次听说。”
“对啊对啊,这四味到底是哪四味?”
姜月微解释:“其实这四味凉面就是四种不同的拌面蘸料,有姜醋汁、芝麻酱、辣酱、芥末汁,这些也不是单纯的酱汁,都是调配好的。再搭配上时令的菜码,比如今天是黄瓜丝和口蘑片,我还搭配了酱牛肉和豌豆。”
这时,她干脆将其他的凉面也解释一遍:“翡翠凉面,顾名思义,其实就是面条是绿色的,再搭配三鲜虾仁的卤子。什锦凉面分素什锦和荤什锦,区分就是有没有肉丝。肉丝我用的是鸡腿肉切丝,再用酱爆炒一下。”
大家听着姜月微的描述就不自觉地咽口水,连那些想要吃牛杂面的都开始犹豫,想要改主意。
最终只有两三个没有冒险,选了牛杂面,剩下的人都要尝试新品。
这两三个人其实是打算看看大家的怎么样,如果喜欢,就蹭谁的两口,今晚再吃新的。
他们一一付过钱后,宇文对姜月微说:“一会儿那个四味凉面上来之后,我可要拍照发群里,我是第一个打卡的。”
姜月微点头:“那可得给你好好摆个盘。”
说来好笑,这些商户很多年纪四五十,也没加她的群,但像宇文、荷叶他们年轻人都在里面,可谁也没揭穿大家的身份。群里这些人都以为他们和自己一样,是普通的消费者呢。
尤其是宇文,在姜月微群里还有另一个身份——整天无所事事、每次都能第一个在群里打卡新品的富二代。
荷叶则是一个连续一周都能吃同一种面而不腻的冷酷rapper.
姜月微看到他们两个在群里“行骗”时简直哭笑不得,他们不为了拉人去他们店里买东西,他们纯粹是为了好玩。
因为这事,姜月微还特意问过他们这样骗人没问题吗?
当时荷叶拍拍胸脯,自信地说:“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再相处下去我就是郁郁不得志、离家出走、却创业成功的富二代。”
等打发走了两个“富二代”,姜月微问小郁医生:“灿灿能吃什么?不然我给她做一碗鸡蛋面吧。”
小郁笑着说:“你别忙了,她吃饭一直马马虎虎,刚才又吃了一包虾条,今天恐怕都不吃晚饭了。我想尝尝你的这个四味凉面,可以吗?”
姜月微想了想,也笑着说:“有什么不可以的。我还是做一些她能吃的酱汁吧,她可以吃点酸甜的吗?”
小郁点点头:“其实她嘴还是挺馋的,就是胃口不好,吃一点就饱了。她能吃酸甜的,还能吃一点辣的呢。”
这时,灿灿只是安安静静地坐在妈妈身边,两只圆溜溜的大眼睛眨巴眨巴地,看着这群人。
刚才进门之后,妈妈怕她哭闹给她手机看动画片。可自从她坐下来,一会儿来一个奶奶逗她玩,一会儿爷爷又跟她开玩笑,那个哥哥还变出了小玩具送她,另一个姐姐也送了她一个特别漂亮的蝴蝶结发夹。
她本来是不想收下的,妈妈说过“别人给的东西不能要”,可后来妈妈也无奈,笑着让她收下了。
灿灿这辈子都没说过这么多声谢谢。
没想到她说完之后,这些爷爷奶奶笑得更厉害了,都想要上来抱她,还好被哥哥姐姐们拦下了。
后来,她也渐渐开始听他们说话,应和几句,手机都忘记打开了。
听到漂亮姐姐特意来问她吃不吃鸡蛋面,其实她是不太想的,她姥爷就经常给她做鸡蛋面面,好难吃的!
但妈妈说,得给姥爷个面子,她每次就只能皱着小眉头硬吃下去。
她有点想吃漂亮姐姐说的翡翠凉面,她知道妈妈喜欢翡翠,那翡翠凉面一定很好吃!
不过,妈妈说的对,不能浪费食物,她刚才吃了一包虾条也确实不饿。
纠结的时候,她听漂亮姐姐说还是要给她做鸡蛋面,灿灿小嘴抿着,低头去看手里的招财猫小玩偶了。
小郁医生以为她是累了,小声问她想吃什么,灿灿想了想,还是说自己不饿。她还以为女儿是因为人太多有些害怕,就让她坐回里面,拿过手机给她找动画片看。
和那安静的娘儿俩不同,蔡姐很快地融入到了商户们中,此时已经高兴地攀谈起来了。
可能是因为都认识姜月微,也可能是大家同是做生意的,彼此都有话题,聊得热火朝天。
蔡姐介绍了自己的农庄,还特意说今天是请姜月微来定菜单的,又给他们看了农庄的一些视频,好好做了一波宣传。
老王正愁不知道带家人去哪玩呢,又不能太远影响女儿去少年宫,那些经常去的地方也都玩腻了,这个农庄看着不错,而且就在北城西郊,离得也算近,起码实在不行可以当天来回啊。
这次又听说是姜月微定菜单,那就更期待了。
要知道,他们除了卤肉和面条,还没吃过姜月微做菜呢!
和老王有同样想法的人很多,都加了蔡姐一个联系方式之后开始看蔡姐发的视频。
此时,有人问:“诶,这不是小姜吗?”
蔡姐一看,是她拍的小姜做清汤鱼面的视频,“诶怎么把这个发过去了?就是小姜,她是去找我玩的。”
还好她没拍到萧岱,况且她总觉得姜月微和萧岱这事应该是秘密,不然干嘛两个小年轻不去商场吃饭看电影,还偏要大老远跑到她那个偏僻的农庄,肯定是想守住秘密的。
其他人以为姜月微是带着姜老太太一起出去的,也没多问,只问蔡姐:“小姜去那给你们做了不少好吃的吧?”
这句话可说到蔡姐的心窝子里去了,连忙把那天姜月微救场的事说了,还说了她教了他们做鸡鸭和乐的事。
“那味儿啊,嘶,你别说,这还真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面!”
蔡姐描述着鸡鸭和乐的味道,表情就很向往。
众人看到蔡姐这样,听到她的描述,纷纷坐不住了,对着姜月微叫唤——
“小姜啊,什么时候你在店里也做一回那个鸡鸭和乐啊,让我们也乐呵乐呵!”
“这玩意儿我听都没听说过,竟然还有这种做法?”
“我听说过真正有手艺的师傅大厨,他们都是一丁点食材都不会浪费的,这才有把许多边角料做成小吃菜肴的事。不过这些边角料我都没吃过,听着是真香啊!”
姜月微此时正在抻面,按理说给孩子的面应该用细软的面,不过灿灿已经五六岁了,也能吃得了稍微有一点嚼劲的面了,她才用得抻面,比切面口感要好上许多。
她听他们在说鸡鸭和乐的事,就说:“正好,你们去蔡姐的农庄可以尝尝,蔡二哥做的也不错的。而且他们那不仅景色美,还能亲自摘莲蓬捞鱼,农家饭都是现摘现吃,你们就吃去吧,保准好吃,我都很久没吃到那么香的排骨和鱼了。”
蔡姐和姜月微的“互相吹捧”让众人大笑,跟着一起乐呵,倒是更期待去蔡姐的农庄尝一尝了。
这时有人说:“老王,你听说了吗,你们旁边,也就是小姜这个面馆对面这两间大门脸,卖了。”
老王一愣:“没听说啊,卖给谁了?”
“听说还是个海归,挺有实力的,还是单身呢。说是要在这开个酒吧。”
海归又是单身,还开得是酒吧,大家自动把人联想成了男性年轻人,或者再不济也是三十来岁的单身王老五。
开酒吧是很能招揽人气的,人多了他们这条商业街各家各户的生意都会好,可是……
荷叶小声问宇文:“该不会是cb那种吧?那到时候我们这里不得乱套了?”
她原来和乐队的朋友们一起东跑西颠的时候,经常去酒吧之类的地方驻唱,见过文雅的、也见过乌烟瘴气的。
这时,另一个人说:“老刘你听错了,人家开的是小酒馆,有情怀的那种!”
众人讨论时,姜月微已经做好了第一盘凉面,那几人要的牛杂面也做好了,一起盛好端了上去。
宇文忘了他们讨论的事,翘首看着那盘凉面,起身就过去,“我的凉面好了,我的四味凉——卧、呃,我的面真好看!”
想起还有小朋友,宇文及时刹车,语调都拐了个弯。
荷叶好奇,“不就是个凉面吗,怎么还兴奋地出翻译腔了,薇薇姐你又奖励她了?”
等她走近一看,一时没绷住:“艹,还是蝴蝶!”
这时正跟灿灿玩挑花绳的爷爷迅速捂住了灿灿的耳朵,瞪着两个年轻人:“干嘛呢,没看老张他们烟都不抽了,小孩在呢注意点!”
其他爷爷奶奶也数落他们。
宇文和荷叶连忙告饶,还一边为自己辩解:“你们看嘛,没想到四味凉面还挺艺术的。”
这时众人才看见,平整的白瓷盘子中间,细白面条摆成了蝴蝶的四个翅膀,黄瓜丝摆成了蝴蝶的身体,胡萝卜丝是触角,一对下翅上放着用胡萝卜,胡萝卜剪成了花朵的样子,小小地点缀在面间,中间还有一片大的花朵,上面挤好了酱料。而上翅较小,只是一边一个地方了个口蘑盖子。口蘑盖子应该是烤过了,里面盛着料汁。
众人也是感叹:“还能玩出这么多花样呢?!”
早知道他们都点这个了,不仅能发朋友圈,看着就好吃,那胡萝卜上的红色酱料应该是辣椒酱吧,他们听说今天还有新的辣椒酱吃。
就在宇文要接下那盘“艺术品”时,姜月微一躲:“这是给灿灿和小郁老师的,特别定制!”
灿灿听到自己的名字,探头看了过去,瞬间睁大了双眼:是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