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2/2)
“我以前在宫里头的厨房打下手。”
二狗不是多话的人,问一句答一句,一派憨厚淳朴之相。
凌莘随口道:“你这还贬职了呢。”
在质子府哪有宫里头的油水那么多可捞,小心眼的齐君不克扣伙食就不错了。
厨子心有戚戚焉道:“不敢,不敢。”
口中说不敢,脸上却对凌莘泛起一个苦笑。
想来心中所想与凌莘无二。
凌莘问道:“你知不知道我的上一任去哪里了?”
既然按老宦官所说,他才来十天不到,那必然还有上一任,也许还能挖掘出一点内情来。
二狗道:“上一任,你是指上一个伺候公子的宦官?是邱大叔啊。”
“邱大叔是谁?”凌莘好奇。
“你初来时,带你进府的那位老宦官。”
凌莘道:“那个老宦官?”
二狗点头,“原本只有他一人侍奉公子起居,现在他年纪大了,伺候不动了,宫里才派了你过来。”
凌莘:……齐君果然抠门。
他蓦然想起一件事,问道:“公子来这里那么久,赵国人没提过接他回去?”
二狗笑,“这些国家大事,我此等小民怎么会知道?”
凌莘一默,他怎么忘了,赵则身份摆在这儿,轻易不能动作。
他叹道:“身份越重,责任越大啊。”
二狗埋头刷锅,道:“不过是两国之间权衡利弊的最佳选择。”
凌莘挑眉,“你也知道?”
二狗文绉绉道:“有何不知道,人不就是这样,只要吃得饱饭,就开始思考身外之物。”
凌莘饶有兴致道:“这话你从哪里听来的?”
二狗惊奇道:“你怎么知道?”
随后他说道:“前些日子,有游士当街辩论,我听了一耳。”
凌莘道:“原来如此。”
他起身拍拍屁股,“我回去了。”
二狗道:“好。”
午后,赵则要练一会射箭。
也不知道是不是齐君故作大方,在赵则初来乍到时,特地赏了一副上好的弓,以供他练武。
不过也只有弓,箭矢是小孩托人从外面买回来的。
凌莘随口问了两句才知道前因后果。
亏得小孩愿意告诉他,虽然是冷着一张小脸。
赵国尚武,赵则还未学会走路,已是懂得抓刀拔剑,纵使没有师傅,他的箭也练得有模有样,只是苦于这两年没有内行人指点,进步甚微。
羽箭破空声阵阵,赵则沉着脸,一箭接一箭,小小孩童,气势初显。
凌莘看了也忍不住赞叹,这小孩了不得哇,金麟岂是池中物,只要给他机会,以后必然一飞冲天。
今天他是质子,来日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风水轮流转哇,谁知道会不会转到这小孩儿。
想着,躲得老远,唯恐误伤的他屁颠屁颠上前,递手帕,“我的老兄哎,擦擦汗。”
赵则放下弓,接过他手上的帕巾,擦拭起额头细密的汗珠。
凌莘又屁颠屁颠地端了一杯水出来,“喝水,喝水,喘口气,歇一会儿。”
赵则冷冷看着他,没有接,“有事?”
以他对他这两日的了解,还是那句话,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凌莘厚着脸皮嘿嘿笑道:“我是你的下人,伺候我的小主子,天经地义。”
赵则接过水,一饮而尽,转身继续练习。
凌莘谄媚道:“我明天想出门逛一逛。”
赵则没接话。
凌莘琢磨,这肯定是默许的意思,心安理得寻思一会去找老宦官问路。
赵则突然停下,道:“你明天替我带一册竹简去丞相府,亲手交给丞相。”
凌莘大吃一惊,“我?丞相府?他们会让我进么?”
赵则默然。
诚然,他是一国公子,目前却不过是质子一名,亦是稚子一名,堂堂一国之相会见他府上下人?天方夜谭!
他擡起弓,道:“不必了。”
甩掉一个烫手山芋任务,凌莘兴高采烈道:“你自己去。”
“我不去。”赵则回答得很快,伴随着羽箭破空声。
“为什么?”
赵则侧眼看他,只有四个字,“齐君起疑。”
一切疑惑在此刻有了答案。
赵则为何受制良多?
齐君起疑。
凌莘恍然大悟。
只是,这一切关他屁事,他只要能在乱流中好好生活就满足了。
国家大事、逐鹿天下之于他遥远得好像上辈子的事。
想了想,他问道:“齐国丞相是谁?”
也不知道是什么样的人物,让这眼高于顶的小屁孩愿意放下身段联系。
赵则慢慢放下弓。
齐国国相是谁?
那人……
曾凭出色的胆量孤身出使邻国游说他们出兵,保住危在旦夕的齐国;曾以铁血手腕镇压齐国动乱;曾借一篇《权论》震惊天下士子……
此人之功,数不胜数,在齐国威望极高,是难得的人才。
若得他相助——
归国有望。
“他叫,韩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