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今天的万人迷开窍了吗[快穿] II > 第一章

第一章(1/2)

目录

第一章

祯静二十一年,秋。

几匹俊马飞驰在官道上,马鞍上的青年们催马扬鞭,意气风发,惹人侧目。

马蹄踏过零落一地的黄叶枯花,奔向山上。

为首之一的青年声音朗朗,“苏雪琅,你可知我近日得了一幅画?”

名为苏雪琅的青年扬声道:“可是江大家的画作?”

青年惊奇道:“你如何得知?”

苏雪琅不答,只兴致勃勃道:“有空让我瞧瞧。”

青年大笑,“不若现在就去!”

苏雪琅亦笑,“正合适!”

二人在身后人“你二人去哪儿”的惊呼中,高高勒马,掉转回程。

两匹马在一座高大气派的府邸门前停了下来,二人将马鞭随手扔给闻声出门的门童,疾步入内。

“梁生,这回你可莫要骗我。”苏雪琅瞥他一眼。

梁生拍拍胸脯,“我保证这回绝对是真迹。”

上回他高价买了一幅传闻是江大家的亲笔画作回来,邀苏雪琅前来赏画,却教苏雪琅勘破笔迹漏洞,气得他转头砸了卖画人的家。

二人直奔书房。

书案旁边是一个大画缸,盛着满满的画筒,里面每一幅都是大家真迹,不乏绝世名画,这一缸子的画作可谓无价之宝。

书案上亦凌乱散落着一些书册画卷,可见主人走得匆忙,临行前来不及收拾。

“在哪儿?”苏雪琅随意捡起书案上的几幅画观看。

梁生神秘兮兮转身进了内屋,再出来时手上捧着一支画筒,极为爱惜地递给他。

他接过打开筒盖,抽出画卷,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展开画。

画上是一名笑意盈盈的青年,正在清澈溪水边戏水,神态灵动,栩栩如生。

笔触细腻,线条生动,可见其功力之深厚,必然出自大师之手。

奈何此画没有落款,画师是何人无从得知。

苏雪琅心里已有大致猜测,“细节处理似极江大家的手法,十有八九了。”

梁生凑过来一同赏画,笑道:“看来这回我不用派人上门了。”

梁生又问道:“你可知我是如何得到这幅画的?”

苏雪琅戏谑笑言,“抢的?”

江大家是前朝大人物,一手妙笔丹青堪称出神入化,甚是受读书人追捧,他的一幅真迹曾出价高达数千金,极为值钱,如今市面上因年月推移流失甚多而一画难求。

梁生傲然昂首,“我堂堂梁家大公子何须此等下作手段?”

随后他娓娓道来。

这幅真迹得的很是机缘巧合。

前些时日,他拜访当朝名家李聪,自李聪家中出来后,途径本城最大的酒肆,一个男人在门口醉醺醺地嚷嚷,“你们不可以赶我出来!我有钱,让我进去喝。”

酒肆小二在门口嘲弄,“你成天说你有钱,回回最后掏不出钱付酒钱。”

男人怒气冲冲道:“谁说我没钱,我家里大把名画,今天我就当掉江大家的画,你们给我等着。”

他不甚在意,一个醉鬼的话有何可信,不过时夸口之辞,无需当真。

男人走后,却听店小二们肆意讨论,“他怎么日日来喝酒?”

“唉,他也是个可怜人,自几年前家道中落便成天以典当为生,成天喊着叫着家里有谁谁谁的真迹,谁不知道他家早已是个破落户,败得差不多了。若真有那么一幅画,早便拿出来了,还用在我们这儿赊账?”

“你这话可说不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谁知道,走了,再不进去一会儿要挨掌柜骂。”

他脚下一转,在一条小巷中追上男人,“你说你家中有江大家真迹,可是真话?”

男人脸色发红,目光浑浊,显然醉得不轻,“你谁啊?”口中酒气冲天。

“买画之人。”他掩着鼻后退两步,嫌弃之色不言而喻。

男人丝毫不计较,眼神放光,“你想买谁的画?”

“江大家。”

***

男人手舞足蹈,控制不住的兴奋,满脸谄媚哈腰点头,“老爷,我家就在前面。”

他随他绕过一条又一条深巷,不禁皱起眉道:“为何还没到?”

“就到了就到了。”

男人在一间破落小院门前停下,叩响铜环,大声吆喝,“有货到!”

他察觉不妥为时已晚,身后一个布袋套下来箍住脑袋,双手受到钳制,眨眼的功夫身上被洗劫一空。

所幸没挨棍棒,否则他这英俊的面孔便有十天半个月见不得人。

他气呼呼地挣扎着解开绳子与布袋,衣衫凌乱,发丝散乱,犹如经过一场撕衣扯头的大战。

他记性极好,按原路返回了。

行至追上那个男人的小巷——倒霉开始的地方,巷口一个似乎等候多时的年轻男子看到他,急急站出来问道:“这位公子,你可是想买江大家的画作?”

他拢拢头发,诧异道:“不错。”

“你能出多少?”

他无所谓道:“只要是真迹,我能出天价。”

相比于名家真迹,钱财是最易得之物。

这便是这幅画的由来。

苏雪琅指尖轻轻触摸画作,只觉指尖微温,仿佛在触摸着一个人的皮肤。

“那些人可是死了?”

梁生满不在乎道:“尚未,只不过残了。”

梁家是世家门阀,梁家出的多是是朝廷一品要员,梁生之父是世上鼎鼎大名的大书法家,梁生祖父曾任天子太傅,往来无白丁,谈笑有鸿儒。

如此显赫的人家,岂会放过这几名太岁头上动土的地痞流氓,不过是为民除害罢了,百姓拍手拍手称快尚且来不及。

苏雪琅轻描淡写道:“未免仁慈了些。”

梁生遗憾道:“到底是爱惜羽毛。”

苏雪琅收起画作,“借我拿回家观赏几日。”

梁生夺回来,“不可,我自己尚未看几眼。”

苏雪琅忍痛道:“我以刘砚的《春阳图》同你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