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西家之行(1/1)
第102章西家之行
当二人悠然步入西府门槛之时,云飞雪与她的娘亲及小爽已先行一步,踏上了出行的迢迢之路,留下一缕温馨的背影,在夕阳下渐渐拉长。
西老爷立于堂前,眼含笑意,望着这对璧人携手并肩,心中暖流涌动。那紧握的双手,无声地诉说着彼此间的谅解与深情,昭示着先前的风波并未在他们之间留下丝毫隔阂,反而让这份情感更加坚韧。
“你们回来了。”西老爷的话语中满是慈爱与宽慰,轻轻招手,示意二人至身旁坐下,随即对一旁侍立的下人温言吩咐,备上香茗,更添几分家的温馨与雅致。
皇甫琏玉神色诚恳,目光温柔地望向身旁的女子,随即转身向西老爷深深一揖,言辞间满是自责与悔意:“爹,往昔之事,皆因孩儿鲁莽无知,让凤瑶承受了不必要的委屈,此乃孩儿之大过也。今日特来请罪,望父亲大人宽恕。”
西老爷闻言,连忙上前几步,双手轻托,将皇甫琏玉扶起,眼中满是疼惜与理解。“言重了,家事纷争,难免有之。重要的是你们能心结尽释,共赴未来。老夫心中甚慰,何来怪罪之说?”
夕阳余晖温柔地洒在西府的庭院中,西老爷的声音里满载着岁月的沉淀与慈爱,缓缓流淌:“世间哪对小夫妻能免却风雨中的轻绊呢?只盼往后,若再有风云际会之时,你能多几分体谅于瑶儿。她虽自幼承欢膝下,被我捧在手心,却也自有一股温婉坚韧,识得大体,绝非那等恣意任性之辈。你既为她的良人,我并非强求你复刻我这般宠溺,但求你的心能如我一般,不愿见她有丝毫委屈之色。”
皇甫琏玉闻言,神色郑重,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他躬身一礼,语气温和而坚决:“爹爹教诲,琏玉铭记于心。从今往后,我必以十倍之心,呵护瑶儿周全,不让任何风雨侵扰了她的安宁,更不让她在我这里感受到丝毫委屈。请爹爹放心,我定不负所托。”
此言一出,庭院内似乎连风都柔和了几分,仿佛连自然也在为这对年轻夫妇的和解与承诺而轻声细语,见证着他们情感的升华与坚固。
诚然,若瑶儿确有不当之处,但请一纸书信告知,我自会亲自教诲于她,免得她恃宠而骄。西老爷的话语中带着几分慈父的宽慰,又夹杂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仿佛是在给予一个既严格又温馨的承诺。他的一举一动,无不透露出对掌上明珠的深深宠爱与保护欲,不容外人丝毫怠慢。
对于这份不言而喻的溺爱,皇甫琏玉看在眼里,心中不禁泛起一阵暖意与笑意。初见之时,他未曾料到这位威严的西老爷,私下里竟是一位如此典型的“女儿奴”。这份反差,让他不禁暗自感叹世间亲情的多样与深刻。
爹爹言之有理,我皇甫琏玉自当铭记于心,绝不会让瑶儿受一丝委屈。他的话语诚恳而坚定,既是对西老爷承诺的回应,也是对自已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西凤瑶眸光温柔,宛若春日里最柔和的暖阳,轻轻洒在身旁那位对她而言举世无双的男子身上,心中涌动的甜蜜,仿佛晨曦中悄然绽放的花朵,每一瓣都浸透着幸福的芬芳。
“爹爹,夫君,”她以一抹温婉而不失俏皮的微笑,恰到好处地插入了这对翁婿间温馨而略显冗长的叙旧之中,声音如同山间清泉,清澈悦耳,“咱们不妨先按下这份难得的相聚之喜,转入正题,可好?”
西老爷闻言,脸上的笑容更加和煦,仿佛春日暖阳下缓缓绽放的牡丹,他欣然应允:“瑶儿言之有理,正事要紧。你们此番归家,定有要事相商,老夫洗耳恭听。”
三人围坐,氛围既显庄重又不失温馨,恰似一幅精心绘制的家庭画卷,每一笔都蕴含着深厚的情感与细腻的关怀。
“爹爹,我欲携瑶儿共赴京都,然行前,只是心有千千结,万语难言尽,皆因此行前路未卜,凶险难测。我愿将一切缘由,向您和盘托出,以免他日遗憾缠身,难以释怀。
实不相瞒,我乃当朝三皇子,本应承天之命,光耀门楣。然数月前,遭奸佞构陷,父皇震怒之下,对我严词训诫,令我心灰意冷。为求心静,我遂离京远游,欲寻一方净土以慰尘心。不料,世事难料,途中竟遭不明势力追杀,生死一线间,幸得表哥英勇相救,方得脱险。此番经历,让我对那金碧辉煌的皇家,生出了前所未有的寒心与疏离。
然而,即便我已远离权力漩涡,远离那繁华却也冷漠的京都,仍有人不愿放过我,暗流涌动,危机四伏。我深知,此去京都,不仅是为了给自已一个交代,向世人证明清白,更为了揭开那层层迷雾,探寻真相之光。
爹爹,我心中虽有千般不舍,万般担忧,但我已下定决心,誓要踏平前路荆棘,护瑶儿周全,亦要为自已讨回公道。此行我定当竭尽全力保护瑶儿,希望爹爹成全。”皇甫琏玉说完这番话,静静等待西老爷的回答。
西老爷没想到皇甫琏玉这么快就像自已表明了身份,于是站起身先行礼,“西某拜见三殿下。”
“爹爹,不可,我是瑶儿的夫君,自是您的晚辈,怎可受您的礼。”皇甫琏玉急忙上前阻止西老爷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