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靠汉语发家致富了 > 房子完工

房子完工(1/2)

目录

房子完工

“要多少钱?”

阿蓝都没问大梨是什么办法,直接道:“只要能给我们找来老师,多少钱我都愿意给。”

“只要给一个翻译的钱。”

???

大梨见大家不明白,略有些得意地道:“你们知道网课吗?”

小梨反应过来了,“你的意思是用媒体教学?”

“对。”大梨道:“我们只要出一笔翻译的钱或者干脆从夏国定制杜曼语版的教材,在教室里安装上电视就能让大家受教育了。至于杜曼语……我想网络上会有人愿意做这个事。”他神秘一笑,“在网络后嘛,没人知道,偷偷赚点钱又有什么错?”

“线上教学质量肯定是不如线下的。”小梨道:“不过就咱们的情况来看,这的确是最好的办法了。”她顿了顿又继续道:“我们只要付出一笔制作费,等我们的人才培养起来了,就再也不会有这种窘迫了。”

“我觉得……”柳莘莘想到自己工厂夜校的工人,“这是最好的办法。我们工友对学习就无比渴望,很有热情,只要能学东西,他们不在乎是怎么学的,或许效果也不会差。”

“说得对。”阿蓝接话道:“大家都很想改变命运。”他嘴角一勾,“尤其是现在都知道了,认字的可以优先录用,还能加钱。”

几人对视一眼,想想招工的场面,不由笑了起来。

商量好对策后,当天晚上大梨就发布了“悬赏令”。等他第二天醒来,看着满满当当的留言,忽然感觉可能连钱都不用花,观众们就能给他把这事办完了。

“我会杜曼语,只要给我视频和教材,我可以把原声消除,自己进行配音。不要钱,希望能帮上忙。”

“我们有教学视频,只要花钱买版权再消音配音就行。”

“希望有资源的赶紧联系。听大梨这样描述,真的为夏克拉人难过。”

“这样的社会还能运转也是匪夷所思。”

“楼上,这世界上这样的国家还有很多,不是每个国家都像我们一样。”

“我们也有阶级。”

“楼上别杠。阶级或许不会真正消亡,但我们国家起码在行为上是消灭了阶级歧视的。”

“有钱人看穷人的眼神就是不一样的,是你杠还是我杠?”

“你难道还没理解我的意思吗?我们人格上起码是平等的。就拿缝纫街的事来说,如果发生在我国,你想想会发生什么?”

“的确。每一次有类似的行为发生都会上热搜,再厉害的人只要被拍到了,引起注意了,都会被惩罚。”

“真的糟心。我很早就开始追视频了,我知道他们国家不公平,但我没想到夏克拉人的处境会艰难到这个地步,连老师都不愿意去教他们。”

“夏克拉人在其他人眼里就不是人,谁跟他们沾上关系就会被视为是低等的,下|贱的,自甘堕|落的。我理解大家说的话,但是抱歉,这样的国家还在运转的确还是让我感到震惊。”

“他们官方难道就不能有点作为吗?柳莘莘在他们国家也是名人了吧?”

“你们没发现吗?哪怕柳莘莘拥有的粉丝都超过他们国家的总人口了,但至今都没一个官方人员前来慰问下。”

“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的确是这样啊。如果换作是我们国家,早有官方前去鼓励了。”

“是啊。柳莘莘在夏克拉开的工厂在我们眼里规模不算大,但在杜曼也算是个中等规模的工厂了吧?而且还是夏克拉第一家工厂,按理说,这应该是大事,怎么着官方都应该报道,表扬肯定下的,但在大梨小梨的镜头里从来没见过官方的人。有能上外网的宝子么?能查下么?杜曼官方有表过态吗?”

“没有,我早查过了。除了夏克尔援助那一回,杜曼官方对此事以及柳莘莘本人都无任何报道。我在杜曼官方渠道里看不到任何消息,只能在互联网上看到杜曼人对柳莘莘的肯定。”

“操|蛋的国家。”

楼很快又歪了。不过有心人已不在视频下留言了,而是私下开始发信息。

制作各门类的教学视频是大事,哪怕是再配音。尽管有人提出了免费帮助,但大梨觉着这事上还是要坚持给钱t的。

知识是珍贵无比的,有些钱必须给。

很快,他就联系好了一家公司,从小学到大学各门类的视频再配音,打包价180万夏国币。

这价钱等于是送的了。

学科门类何其多?其工作量是难以想象的庞大,而且涉及到的许多专业并非普通翻译就是能做到的。

对方很快就发了各种资料过来,写明了涉及的学科以及所采用的教材。

为了适应夏克拉,他们甚至十分贴心地采用了二十年前的教材。

这也能理解。

以夏克拉的基础,让他们学现在的夏国教材那太难了。其实就二十年前的教材,他们都觉得够呛。不是他们歧视谁,而是夏国的基础教育的难度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顶尖的。

阿蓝花了三天时间看了方案,最后同意了报价与方案。

这手笔与气魄也着实令人他在视频里的形象上了个高度。

“180万对于教育来说是毛毛雨,可对于个人来说是很多的钱了。我对地主刮目相看,他居然舍得为不相关的人花这笔钱。”

“他应该挺有钱的。但就如楼上说的那样,要为旁人花这笔巨款……换作我,我可能做不到。”

“算上给柳莘莘使用的仓库、地,还有廉租房……他其实已经为夏克拉的人花了很多钱了。”

“不止。大梨提过,地主接过家业后就把夏克拉的房租降了一半。一半啊,那得是多少钱?夏克拉可有三百多万人口呢。”

“好人会有好报的,他不是碰到柳莘莘了?碰到大梨小梨了?还有咱们的孟总工。”

“我很好奇地主的经历。他不大像是在温室里长大的,你们不觉得他眼神总是很阴郁么?那是经历过苦难才会有的眼神。”

“不管怎么说,我敬佩这样的人。可惜我不会杜曼语,不然我一定去夏克拉教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