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我靠汉语发家致富了 > 直播奇迹

直播奇迹(2/2)

目录

“你们理解成电视台来拍摄就行了。”柳莘莘用着最粗浅的语言描述着,“不过拍摄的人未必是电视台的人,只要自己有智能手机就能做。”

“他们夏国是不是人人都有智能手机啊?”

“应该是都有吧。”柳莘莘也不敢肯定,“听我的雇主说,除了是不会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其他人都用上了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在他们国家是必需品,住旅馆、买东西、水电费都是要用到智能手机的,而且还很便宜。”

“真羡慕啊。”听到这样的描述,大家眼里都流露出了羡慕,“要是我们也能用上智能手机就好了。”

“别做梦了。”有人吐槽,“在夏克拉有手机就不错了,别说智能手机了。夏国的智能手机再便宜,估计也不是我们能买得起的。我在工地上干|死干活一个月,也只有四五千索拉。”

这话一出口,大家都沉默了。

的确,再便宜的夏国智能手机都不是他们能买得起的。在夏克拉一个青壮年的收入也只有四五千索拉,一般妇女一个月能赚1500-2000索拉就不错了。

而夏国的手机,最便宜的都要一万索拉以上。没有谁能不吃不喝大半年去买个手机。

“我们连吃饭都吃不起。”有人难过地说:“今天看见他们拿了大米、泡面的人,我口水都掉下来了。我上一次吃大米饭还是两年前了,是在我家表亲的婚礼上。”

“我三十六岁了,至今不知道泡面什么味道。十索拉能买一斤大米,两斤土豆,三斤邦邦,有这钱,还是吃邦邦吧。”

“我五十岁都不知道泡面什么味道。”有个老者眼里涌起了泪花,“其实很好了,不被饿死就很好了。当年战乱,我兄弟姐妹十二个,就我一个人活下来了。”老者擦擦眼睛,“我一个人来到这里时才八岁,我都不知道我怎么活过来的。最难的时候,我去牛粪里找玉米吃……”

这话听着有点恶心,可却让柳莘莘一阵心酸。

只有艰难到极致,人才能做出这种动作来。活着,是一个人最基本的权利。但在这个国家,健康长大,不被饿死却是个奢望。

“唉,别说这些了。日子够苦了,说点高兴的事吧。拉缇小姐,明天的直播我们能来看吗?”

“可以的。”柳莘莘看着这些人,还有那些儿童,心里发堵。她想着明天的直播,忽然有个想法在心里升腾了起来。

夏克拉是穷,但穷到底了却也是有自己的优势的。

人工便宜。

要是在这里开点工坊,接点活,是不是能改善下呢?

她上辈子出生的地方就是从轻工业做起的,民营经济相当发达。她听她的小叔说过,他们老家在改革开放后,乡镇上许多人拿自己家的房子当厂房用。置办一台纺织机器,慢慢地搞出来,这才搞出了家乡纺织城的名声。

夏克拉搞不起纺织机,但柳莘莘记得自己看过的一些纪录片里,当初的夏国是自己设计了一些半自动的机器,用来做帽子和鞋子。

夏克拉暂时不具备开大工厂的条件,但在家里弄个机器,做些帽子鞋子应该还是可以的。

当然,前提是自己能找到人来教,而且还得接得到的单子。

临睡前,她把品牌方给的产品手册放在灯下翻来覆去看了很久,慢慢,就有个计划在脑海里形成了。

或许……可以问一问。

第二天,好几辆面包车驶入夏克拉,安保也跟着进来,一件件货品被搬进柳莘莘家,属于柳莘莘的第一场直播开始了。

因为视频的大火与提前预告,直播间火爆也是理所当然的。

开播不到五分钟,直播间人数就突破了十万。

一般人带货都会引起反感,可柳莘莘的起点实在太低了,低到神鬼泪流的程度,哪怕有人吐槽,但很快也被其他人的声音给掩盖了。

更不用说这次来的品牌方可是夏克尔,这可是民族品牌。每次国内有什么事,捐款都很积极。卖的东西质量好又亲民,再加上柳莘莘这个贫民窟形象,还真没什么好吐槽的。

半小时后,直播间人数突破了十五万。

而柳莘莘家门口也是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人。

尽管有安保和警察拦着,但还是挡不住大家的好奇心。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柳拉缇在手机前说几句话,就能把东西卖出去?

直播进行了整整八个小t时,等到结束,看着销售业绩,曲一鸣都傻眼了。

一场直播,销售三千多万!

他拿着手机,反复询问着公司那边的人,“真没错?3782万?接近四千万?”

“没错,我们也吓傻了。咱们公司最多一场是1200来万,她直接打破了我们公司的纪录!”

“我滴个老天爷。”曲一鸣感觉自己腿有些软,甚至还有种做梦的感觉。他们公司自己搞的直播,还是双十一,也就这个数。现在非促销日,就一个柳莘莘,直接干出了快四千万的业绩……

他一哆嗦,想起公司起草的那份合同,眼泪都下来了。

难怪自己混到现在还只是中层,还是公司有眼光!

额外单独给柳莘莘一个点的提成,妈耶!一个点的提成换来个大宝贝,公司这眼光没得说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