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得稳(2/2)
然而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柴平不是说了要为他们做主吗?
既然是要为他们做主,他们本来被抢去生存的物资已然没有了活路,到柴平的跟前闹上一闹兴许会有一线生机,敢问他们会不愿意去,不愿意一试吗?
好,柴平那儿很快聚集了许多的契丹百姓,他们所求不多,只想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柴平既然说了可以帮他们,应该也是会帮他们的对不对?
对。柴平作为一个说话算数的人,必须不会哄骗人。
非常肯定的给出契丹百姓们答案,柴平一个转身既向契丹要求抢了百姓物资由契丹国处置,她没有别的要求,只要抢了百姓物资的人把东西都还给百姓,这事算完了,否则哪怕契丹给足柴平礼单上的东西,柴平照样会灭契丹。
别个人说的话或许没有人太当回事。架不住柴平说归说,兵马再一次逼近,这么一副要么你们听话,要么你们全都死上一死的态度,谁敢不当回事?谁又会认为柴平不敢真让他们死上一死?
值于此,契丹上下对柴平是恨的恨,爱的爱!
要说柴平的威胁在她的兵马作为后盾的情况下,没有一个人敢忽视,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忽视。
怎么办呢,契丹不想亡国,对于敢不听话,非要做柴平早已有言在先的事的人,必须要警告,同时也迅速的按柴平的要求把事情平息。
弹幕对柴平一波操作那是叫好不断,得民心者得天下,柴平干得属实漂亮,极是让他们欣慰无比。
至于此,柴平在契丹的名声瞬间好了!
契丹百姓们也是苦的,在契丹这样的一个民族里,百姓都是奴仆,他们所有的一切都是主人的,没有任何的资格和余地同主人讨价还价。
柴平愿意帮他们抢回自己的粮食,让他们可以活下去,他们怎么可能会不感激柴平。
感激之余,也生出别的想法,比如不妨到大端朝去。
他们这回告状一准是把他们的主人惹怒了,往后留下来也断然不会有好日子过。既如此,不妨追随柴平一道去大端,就是不知道柴平肯不肯收留他们。
柴平表示她接受,愿意到大端定居,愿意成为大端子民的人,她相当的欢迎,谁想来都可以。
哎哟,这可真是太好了。
柴平看着收拾行囊的人们,同样也将视线落在被契丹掠来的汉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有生之年竟然真的会有人来到契丹救他们,让他们可以再一次回到故国。
但见柴平时,被当成牛马,生不如死活着人们泣不成声,也万分感谢柴平的到来。
等到契丹按柴平的要求办事,礼和国书都和柴平奉上,而且称臣的礼数非常到位,没有半分高傲时,柴平非常满意的告诉他们道:“很好,你们记住自己说过的话,朕只会给你们一次机会,你们倘若在未来敢再犯中原,下一次,朕必亡你契丹。”
是的,只给一次的机会。怎么能接二连三的给?
一次不忠,百次不容,柴平都有本事打到这里一回,也会有第二次,第三次,到那个时候不管契丹再说些什么,柴平都不可能再容。
“是。”契丹的使臣敢不相信柴平,敢质疑柴平只能放狠话。
想他们的国都一迁再迁,他们的陛下,不,是他们的王都退到什么地方了?
偏柴平一追来,没有半点的压力,在他们契丹境内柴平都能来去自如,没有一个人能拦下她,这样意味着什么,契丹上下能还没有认清现实吗?
柴平是个说话算数的人,目的达到再无二话,当下撤兵。
她这样撤得如此的迅速,何尝不让人惊叹无比,谁能想到柴平竟然这样说话算数的。可是,柴平真的走了,虽然契丹为此也是元气大伤,可至少契丹还在。
是的,契丹上下唯一庆幸的只有这一点,契丹怎么说也都还在,没有亡,可喜可贺。
而柴平回到燕云十六州,自不意外得到无数百姓的夹道相迎,没有人能够想到他们竟然真的有再回到自家的一天,这一切都是柴平的功劳,柴平是他们的陛下,是他们的救世主啊。
落于契丹的手中,生不如死的活下来,唯一支撑他们的是希望将来有一天他们可以再回故国,不必再遭受折辱,如今得偿所愿,无数人喜极而泣。
在边境的欢呼声中,同样为之欢喜的是整个大端朝,开封府内,更是不少人都在欢呼。
“燕云十六州拿回来了,拿回来了。”没有人会认为燕云十六州容易夺回,否则又怎么会落入契丹手中多年。
可是现在的事实却是他们夺回来了。
本来契丹举国进犯,无数人担心的都是边境能不能保全,以及刚刚建立的大端朝能不能好好的保存,结果峰回路转,担心亡国的变成了契丹,举国上下听闻如此消息,何人能不喜,何人能不欢呼?
当然,无数人也明白一个道理,柴平这个女皇帝的位子稳了!
从今往后,再无人能够捍动。
至于此,柴平取宋代之都不到两年。
两年,改朝换代,收复中原失地,民心归附,兵权尽在于柴平之手。没有一个人能够想到,但柴平做到了!
与之而来,天下归附,大端朝的辉煌将由柴平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