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 > 不许传扬

不许传扬(1/2)

目录

不许传扬

随着来报的消息,晋王府上的世子赵元佐领兵集结于宫门前,要攻入皇城,第一时间赵德昭的视线落在柴平身上。“柴郡主。”

满朝的文武大臣,谁也不清楚哪一个可信,哪一个不可信,赵德昭唯一能够相信的唯有一个柴平。

不仅是赵德昭,哪怕是赵德林的视线都落在柴平的身上。

朝堂上的将士确实不少,谁又敢保证他们都会一致对付赵光义的儿子,他们的堂兄弟们?要知道支持赵光义上位,迫不及待想证明自己的人不要太多,未必没有人想对他们兄弟动手。

没有乱子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想起兵的事,架不住现在外头兵马进入,而宫中禁军由柴平执掌,此时不指望柴平出手,指望谁?

柴平作一揖道:“二皇子放心,皇城不是他们想入就能入的。另外,请二皇子准备准备,已经入宫的诸公也该安置妥当。”

正所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皇宫外头敢动手要攻城的赵元佐一定是动了夺位之心。

先前赵光义安排想办的事,这一位现在操作起来。

柴平不想怀疑任何人,却必须防备有人想要动手的可能。

要知道一但宫城外的大臣们的家人落入赵元佐之手,受制于人的各家会不会暗里传递一些消息,以保全自身,甚至在后面捅他们几刀子,没有人敢保证。

柴平提醒赵德昭对外她可以,对内怎么让人老实,别闹出拖她后腿的事,赵德昭该想想。

一群因为接二连三变故而被打得措手不及的大臣们,突然听到柴平提醒赵德昭的话,皆错愕的擡头凝视柴平,柴平竟然毫不避讳在他们面前提起,什么意思?

意思是他们最好别动歪心思,任何有可能发生的变故柴平都有防备,一但被她捉到把柄,这些人会是什么下场她不敢保证。

柴平目光坚定而充满冷意的警告瞥过在场的每一个大臣,原本有意指责柴平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人,突然消了声。

换成谁都会有所防备,柴平提醒赵德昭一句有何不对。

“诸卿一道准备准备?”赵德昭未必心里没有这份担心,只不过考虑如何动手才不会引起太多人的不满。

柴平太过直率,叫赵德昭在心里犯嘀咕的同时,又想到柴平有话直说挺好,至少不会在背地动歪心思,他可以稍稍定定心。

“殿下但有吩咐我们一定配合,配合。”一群臣子无论有何想法,在宫里,偌大的皇宫都在柴平的控制之内,柴平的态度很明确,以赵德昭马首是瞻,虽然对他们来说,赵匡胤出事,赵光义丧命,观眼下大宋的情况,顺位继承的人选非赵德昭无疑,只要将开封之乱平定,赵德昭完全可以顺理成章登基。

对,现在重点在于如何解决赵光义的儿子们。

比起完全没有防备的赵德昭和赵德林,赵元佐他们明显已经在赵光义的准备之下发起进攻。

“开封守军有六万,宫中禁卫不过两万,两万对六万,须小心。”有人道破眼下他们的处境。

不错,柴平手里握了禁军不假,架不住和外头的守备军一比,数量差太多了。

柴平虽然能够深入契丹境内,连破契丹兵马,架不住柴平现在面对的是他们大宋的兵马,实力依然悬殊。

“依你之见当如何?”赵德林抿嘴相询,狭长的眼眸扫过说话的那个,无声的似在询问,怎么样,你想劝大家伙怎么的?

“臣只是提醒,切不可急攻近利,当思智取。”某一位官员听出赵德林语气中的不善,赶紧补充,以少对多,必须谨慎再三,切忌急功,更不能轻敌。

“集结的有六万兵马吗?”柴平仅反问一句,前来报信的人瞬间被所有人注目。

“不知。”某一位报信的人干巴巴的回一句,他怎么可能点人数?

柴平朝赵德昭作一揖道:“殿下,我出去瞧瞧。”

没有亲眼见到情况,柴平绝不会夸下海口,她这一走,宫里的得交给别人。

点的是赵德昭的名,柴平的视线无意识的落在花蕊夫人身上。

谁更可靠自不必说。

“这里交给我们,外面的事辛苦柴郡主。”赵德昭顺溜的接话,明显在一连串变故下,旁人拿他当了未来的大宋皇帝人选,他何尝不是也把自己当成了大宋未来的皇帝。

但他不蠢,同样清楚想要继位成为皇帝,需要平定所有的动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