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弹幕总喊我取宋代之 > 特许

特许(1/2)

目录

特许

赵匡胤在心中有所决断,宽慰吕斗之后,即让吕斗回去休息,也与符太后道一声辛苦。

符太后岂敢言苦,不得不问上一问:“不知陛下要如何处置平儿?”

不料赵匡胤闻言面露诧异而问:“太后所言让朕不解。平儿除敌卫民有功,何谈处置?朕该对她论功行赏才是。”

闻此言,符太后心中大石即落下,郑重与赵匡胤道:“皇上圣明。”

道柴平除敌卫民,半点不错。

比起好些个手握重兵却无法卫境安民的人,赵匡胤该选用谁还须考虑吗?

赵匡胤道:“太后放心,朕还不糊涂,不至于连谁人有功,谁人有错都分不清楚。”

“皇上英明果断,令天下臣服,谁敢道皇上糊涂。”符太后也懂说好话的,夸赞起赵匡胤那叫一个诚恳。

吕斗不动声色的瞥过符太后一眼,原以为柴平远在澶州,如果开封府内没有人,指望某些人,定要吃大亏的。不料符太后却也极擅长审时度势。很好,有她在,定能为柴平守好开封这个后方。

不过,来都来了开封了,是不是也该见一见同柴平有婚约的那位三皇子呢?

吕斗思索归思索,对上赵匡胤赶紧收回自己的万千思绪,极力的扮演一个受苦多年,好不容易瞧见一个希望,死死的也要将希望握在手里的人。

赵匡胤怜他年迈,也心疼他不容易,为了柴平不远千里赶到开封,有心让他留在开封多住些日子,吕斗提起澶州却满心的怀念,“不瞒陛下,老朽生在澶州,长在澶州,纵然世人都道澶州苦,老朽还是希望能够在澶州等到将来有一天,燕云十六州夺回。”

提及燕云十六州,赵匡胤的眼中何尝不是透着一股子势在必行。

“会的,朕只要活着,朕一定会想方设法夺回燕云十六州。”赵匡胤比谁都更希望在他的手里,他可以夺回燕云十六州,作为一个武将出身的皇帝,赵匡胤清楚燕云十六州对大宋的意义,拿不回来,大宋随时有可能被契丹直逼开封,拿回来了,有天险可依,想对付契丹他们有了一定的胜算。

吕斗深深的同赵匡胤再作一揖,“老朽盼着那样的一天。”

作为一个寻常百姓,对赵匡胤不求名利,更不求富贵,但求赵匡胤能够夺回那被人献出去的国土,赵匡胤焉能不受震撼,又怎么能不为之感动。

大宋的天下,争权夺利的人不在少数,像眼前的吕斗一样满心希望大宋能够越来越好的纯朴之人,同样也有很多。

等符太后和吕斗一走,赵匡胤同一旁的臣子吩咐道:“柴郡主所练兵马与其他军队不同,不能与其他军队一概而论。陈琦这个监军,往后只须听从柴郡主的吩咐。军中只要没有任何异常,不得擅自插手军中事务。”

赵匡胤话音落下,马上有人表示此诏怕是有所不妥,不料赵匡胤擡手打断问:“如今各州兵马,能调往澶州对抗契丹,又能保证能够胜过契丹的有吗?”

此问落,无人敢保证。

契丹之强悍,他们都不是第一天见识到的人,正因如此,他们一心放在如何平定中原上,想着中原若定,接下来再考虑集举国之力对付契丹,夺回燕云十六州。

对t于战争,很多人都希望可以减少战争,哪怕他们心里比谁都清楚,为了权势为了土地,战争永远不可能停止。

然而前朝的前车之鉴,武将过于强悍,以至于最后皇权被架空,各地的节度使拥兵自重,朝廷形同虚设,最终天下大乱,无人能不引以为戒。因此赵匡胤在登基之后,提出的都是重文抑武的国策,怕的无非是再重蹈覆辙。

柴平的兵马确实比较特殊,却也从侧面证明一点,大宋的人很少,如果再不想想办法提升人口,将来的大宋未必再有人能够支撑。

“拟诏。”赵匡胤也清楚一点。诚然这样一来或许给予柴平的权利过大,但柴平手里的兵马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军队,真正能打又可以打的独柴平一人。有人盯着,柴平但凡没有二心。在赵匡胤既没有拨了粮食军响以养军队的情况下,他断不可能说出让柴平必须处处受制于大宋朝廷的话。

陈琦往日瞧来甚能干,如今用到实处,不过如此。

赵匡胤觉得陈琦一往澶州非要掀起三层浪一事,做得有些太过。陈琦奉的谁人的命,赵匡胤知晓,却也不免生出不悦。

天下江山当为最重,怎么能一心系于私仇。

原本赵匡胤观赵光义愿意受罚,一句辩解都没有的被他罚了夺去爵位,想自家的弟弟心里依然有大局。如今看来难免失望。

澶州的安宁同样重要。

澶州百姓过得太过绝望,他们远在开封的人不知晓,不明白,却也不雪上加霜,叫他们因为朝廷的缘故陷入更大的绝望。

臣子们听来听去,没有听到赵匡胤要给柴平军队拨粮一事,聪明人自明白赵匡胤何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