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7 章(1/2)
第87章
孟丽和张文海已经上了车,孩子们依然站在原地,依依不舍地送别。
有些人你捐再多钱他也不会觉得感恩,反而当做理所当然。
而有些人,就像今天,其实她付出的根本就不多,院长她们还有孩子们,如此隆重的感谢,让孟丽有些惭愧,也有些心痛。
孩子们应该被提前教导过,动作很统一。
孟丽看过来的时候,她们不管是腿瘸的,眼睛看不见的,哪怕就是不能说话的,都张着嘴巴对着口型,“谢谢”两个字既温柔又沉重。
眼前一张张迷茫脆弱的小脸,怯生生表情,原本应该享受着父母疼爱的年纪,先经历被抛弃的命运,又在孤儿院过着贫穷的日子。
孟丽心酸的不得了,挥手告别的一瞬间,别过脸就流了眼泪,实在没控制住。
张文海揽着她的肩膀说:“隔一段时间我们再过来。”
孟丽点头:“挣钱的意义我们一直都知道,可是花钱的意义随时都在增加,张文海,我们更好努力赚钱。”
张文海:“好。”
这次他发现了,这些没有爸爸妈妈的孩子们,在孤儿院靠的只是院长妈妈和另外一个工作人员,就那么两个大人,一个院长兼行政,一个育儿阿姨加厨师,人手肯定不够,那么只有大孩子带小孩子。
刚才他们问了,院长她们两个人工资不高,全靠爱心和责任感,才能多年如一日的坚守在这里。
“张总,孟总,要走了吗?”司机发动了车子。
孟丽再次回头,看着站在原地的院长,她干脆下了车,。
院长以为她有什么事,结果孟丽又给她塞了两千块钱,是孟丽包里剩余的现金。
“我怕不够,这些你也收着。”
院长感激的又要带孩子们鞠躬,孟丽拉住了她,拍了拍院长的手:“大姐,辛苦你了。”
院长摇了摇头:“看着孩子们一点点长大,不觉得辛苦,只要这些孩子们能好,我就高兴。”
确实,她们只是为了奉献,不然这么艰难的工作环境,每天面对这么多残缺的孩子,早就坚持不下去。
院长不但坚持,还在不停的给孩子们找出路,却一直找不到出路,可想而知,院长心里多么难受。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个道理在哪都适应。孟丽拍了拍院长妈妈的手说:“您不必担心,先让这些孩子好好长大,我们夫妻资助她们,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只要孩子品性好不懒惰,如果以后找不到工作就来找我,我来安排。”
孟丽从车上下来,除了送钱,就是给院长吃一个定心丸,让她能睡个踏实觉,不必再为以后焦虑。
院长知道县里最有名的水果店是“孟氏果园”,招收了很多的残疾军人和退伍军人。
当时她把这个事情跟孩子们说,告诉她们:“残疾人也能找到工作,只要努力了,就可能有工作,你们不要怕,不要放弃,以后一定有出路,一定能够养活自己。”
没想到一句激励孩子的话竟然成真了。
她得到了孟总的许诺。
孟总是谁?
县里最富有的人,最良心的企业家,自然会一言九鼎,她也有能力做到。
院长和育儿阿姨对视一眼,止不住的兴奋!
她又大声的跟孩子说一遍:“谢谢张叔叔孟阿姨。”
这些孩子们平时不敢说话,怯生生的,一听到院长妈妈的口令,如同进入另外一个状态。
因为排练过,步调一致地说:“谢谢张叔叔孟阿姨。”
院长无奈说:“这些孩子都胆小,只有这时候,才能勇敢大声的说话,否则……”
否则……
孟丽和张文海看出来了,她们就像生活在阴影底下的人,天生觉得自己有罪,觉得自己不配。
有一种天然的麻木,越大的孩子越是。
疲惫,无所谓。
其实就是认命。
只有年纪很小的孩子,什么都不懂的孩子,才稍微带了那么一点点的孩童的纯真,不停的望着孟丽张文海拉来的那车物资,目光中透露出渴望与兴奋。
必须要好好的帮助这些孩子。
孟丽和张文海回到家,做了一个完整的规划,并安排人手去落实。
她们收到了张文河寄来的咸菜,江米娘特别认真的给孟丽腌制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