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微臣 > 第一百零五章

第一百零五章(1/2)

目录

第一百零五章

根据文照的设想,制盐作坊将根据不同的工序分别建立园区,不同园区彼此隔绝,以免精盐的制作方法外泄。成品精盐将由专门的运输队统一运往天水,留下文照所需的部分,其余均由漕运走渭水送往三辅之地,交给虞泽的人手,之后精盐在关东地区铺开销售争利等问题,文照就不再插手了。

她留在西海水畔,亲自监工督造完成了第一批园区的建设工程,等到精盐正式开始大批量产出时,文照带人抽检数次无碍后,这才满意地离开,重返天水。

贩盐所产生的巨大利益,哪怕只得到三成,也足以供养整个凉州州府。

可凉州不能仅仅只有制盐这一项产业。

小孩子才做选择,文照作为凉州唯一的刺史大人,农业、畜牧业以及商业,她全都要!

通过前期的走访调查,文照发现除了传统农作物种植,凉州地区尤其是武威郡一带特别适合葡萄的种植,但葡萄是易坏水果,难以长时间保存,走出关中都困难,更不要说如精盐一般贩售至整个大宁了。但如果只能在凉州附近地区销售,除了三辅之地能有点销量以外,并州贫困,北戎和西羌对水果需求量不大,卯足了力气也卖不出去多少,这点聊胜于无的收入对于凉州百姓的经济振兴并无太大的作用。

那……将葡萄二次加工后贩售呢?

对此,常年混迹于上流社会的狗大户赵瑜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可以像建造制盐作坊那样,由州府出面建造官立酿酒厂,专门收购农户种植的葡萄用于葡萄酒酿造。”

葡萄酒,尤其是凉州生产的葡萄酒,品质最高,酿酒技术也最为成熟,哪怕是在洛京贵族圈中也是难得的珍品。文照在尚书台打工时别说喝,就连闻都没闻过,也就是得了宁亭侯的爵位,勉强算是挤进上层士人圈子后才有人给她送了几瓶葡萄酒,可见其珍贵异常,是能与益州蜀锦、合浦明珠比肩的奢侈品。

文照摩挲着下巴微微颔首,“可以将农户种植出的品质不一的葡萄分为优、良、合格三个档次,每个档次进行统一定价,由专门的部门负责管理收购,这样能保证葡萄种植户们每年都有稳定的收入,官府的支出也更为透明。”

赵瑜转了转眼珠子,“若是如此,优质葡萄酿出的酒定价应当比良档、合格档的葡萄酒更高才合理。不如,咱们就给优质葡萄就定一个常人难以企及的高价,走新文记的路子,专门卖给洛京、中原五州和江东的那些世家贵人们,让他们以喝优质葡萄酒为荣。”

“不错,”文照抚掌而笑,“我们要打造一个品牌,让别人一听葡萄酒就想起我们家的葡萄酒,这个品牌的名字就叫……夜光杯!”

虽然觉得这个名字有些奇怪,但文照作为大宁知名诗人,她取的名字自有其深意,赵瑜并没有多问,只道:“那良和合格档次葡萄酿制的葡萄酒呢?”

“统一酿为中档葡萄酒,针对普通士人、地方土豪和略有薄产的商人们销售,名字取得简单气派一些,就叫大凉州好了。”文照作为草根出身的人,知道大宁真正的底层们连吃饭都困难,也就不用费心为他们打造非生活必需产品了。

“大凉州?此名甚妙!”赵瑜连连点头,“只是酒水运输颇为不易,每过一郡,又有重重关税,成本怕是不低。”

文照无谓地一摆手,“这个不难,我同虞泽说一声,葡萄酒就随精盐一块儿运输,走陛下的路子,待转至关东再由新文记专人接手销售,待盈利了就给他分红,虞泽不会不答应。”

赵瑜暗暗感叹做生意到底还得是上头有人啊,像他们河西赵氏,虽说亦是百年世家,但因族中始终无人登上洛京高位,生意也就在河西一带红火,顶多铺至司隶,再远的地方就鞭长莫及了。

再看文照,先有通天的手眼,此后只需一力打造相关产业,再不必担心明里暗里的重重关卡。

凉州特色葡萄产业大致计划敲定,此后便是漫漫发展之路,先是得从民间征集葡萄种植能手及酿酒师傅,由州府出面给予丰厚待遇聘为专家,指导农民种植以及酿酒学徒培训,然后还再等葡萄长成,这些都需要时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而传统农作物种植以及畜牧业养殖,这些倒都是一直都有的,文照所能做的也就是维护社会治安、鼓励农民恢复生产,再将此前从北戎抢来的二十余万牛羊马匹设立专门的官立养殖场进行养殖。

真正艰难而紧迫的,是重新打通丝绸之路,与西域诸国恢复通商,让凉州,让大宁,能够再度繁荣。

想要做到这一切,首先要搬开西进途中那块拦路石——北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