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1/2)
第九十九章
时年十月十八,轰动大宁的凉州通敌案终于尘埃落定。
太常府门客郭成久为太周梧常代笔,时日一长,暗生野心,其与前将军马燕合谋,私下勾结北戎鞑子大汗檀述耶,令其发动凉州之战。马燕为取军功,意图将时任骑都尉的原平侯文照所部出卖与檀述耶,以换取檀述耶退出北戎,幸而原平侯机敏聪慧、英勇善战,击溃北戎大军后收复凉州全境,挫败了马燕的阴谋。
马燕眼见事情败露,羞愧自裁。然其一人之死不足以抵消如此滔天罪孽,皇帝下令罚没其家产并夷三族。郭成本人处以凌迟之刑,除夷三族外族人一并流放交州。至于周梧……
太常周梧虽对此事毫不知情,但郭成是他门客,马燕亦曾被其举荐,周梧难逃失察之责。皇帝下令,贬其官位,废为庶人。
周梧跪在牢狱中,沉默地听完宦官宣读圣旨,末了大笑三声,叩首接旨。
仆婢们早已手捧水盆、胰皂、华服、熏香等物恭候在侧,只等周梧接旨,便一拥而上,为其梳头盘发、洗漱熏香。周梧在美婢的侍奉下换上蜀锦长衫,一抖广袖,淡淡道:“走。”
典狱官与狱卒们皆跪道相送,眼见周梧路过,便深深拜倒,齐声高呼:“恭送长公子。”
大牢外,天光正盛。
周梧擡眼遮了下眼睛,待瞳孔重新适应强烈的光线后才放下手,漫不经心地扫过面前恭候着的一众今文经学派的官员,对左右嗤笑道:“文照那泥腿子,以为自己十年寒窗,就能抵得过我家四世三公的基业么?”
一仆从陪笑道:“长公子为国操劳日久,趁此番休养一番也好。”
另一仆从道:“大司徒正在别苑等着长公子呢。”
一听到周淮,周梧本能地感到不适,但他也知道自己此番能顺利脱罪,叔父出力不少,只好道:“那便去见见他吧。”
车轮滚滚而过,丢下一众恭候许久的大小官员,径直向南阳周氏别苑驶去。
深深庭院中,碧叶泛起枯黄,细碎丹桂落了一地,周淮斜靠在石亭竹榻上,十数名美婢围绕其侧,或烹茶或打扇或抚琴,瞥见周梧远远而来,美婢们皆烟云般飘然而去,片刻之后,院中便只剩下叔侄二人。
周梧躬身行礼:“侄儿拜见叔父。”
周淮左手支头,似是在闭目小睡。他不出声,周梧便只能一直保持躬身的动作,直到过去快两刻钟,他额头已沁出薄薄汗水,腰间也隐隐作痛起来。此时,周淮才幽幽睁开双眼,似乎才醒来那般轻轻“咦”了一声,“昌之,你既来了,怎的不叫醒老夫?”
周梧几步上前将周淮搀扶起身,“侄儿也是才来不久。”
“唔,”周淮用力拍了拍周梧的手,“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哇。”
两人状似亲密无间地在庭院中踱步,周梧似是不经意地道:“此番侄儿得以安然无恙,全靠叔父苦心筹谋,只是那郭成……”
“郭成?他已受凌迟之刑而死。”周淮淡淡道:“日后,莫要再提一个死人。”
“侄儿不是想问这个。”周梧的手不经意间用力拽了拽自己的衣袖,瞥见周淮那老狐貍似笑非笑看着自己的古怪眼神,硬着头皮问:“我寄去凉州的密信确为我亲手所书,为何竟会变作郭成的笔迹?”
周淮反问:“你觉得是为何呢?”
周梧张了张嘴,最终勉强低下了头,“叔父高瞻远瞩,侄儿自愧不如。”
“你总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可知多少大事都坏在那些所谓的‘小节’上?”周淮蓦然收起了脸上漂浮的笑意,目光森冷地看着周梧,“郭成是我安排在你身边的,你写去凉州的密信,也是我叮嘱他一一誊抄后再寄的,你心中可有不服?”
周梧立即跪倒在地,“侄儿不敢。”
周淮冷眼看着他跪在冰冷的石板上,半晌才道:“你记着,是郭成与马燕密谋叛国,你虽失察,却始终不知内情——这已是盖棺定论,日后莫要再从嘴里蹦出些不该说的话。”
“是。”周梧叩首。
周淮再让他跪了许久,才淡声道:“起来吧,再最后看看几眼你这座别苑,以后可就见不着了。”
周梧愕然擡头,“叔父,此话何解?”
“你猜猜你这条命,在陛下眼里值多少钱?”周淮冷冷笑着,向周梧伸出五根手指晃了晃。
周梧脸色骤变,不敢置信地怔怔看着周淮那只保养得宜的手。
周淮叹道:“祖宗家传之物不可擅动,我已做主将你名下所有家产赠予陛下,至于你的那些姬妾娈童,也已尽数发卖——这都是为了救你自己的性命,昌之,你不怪罪叔父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