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1/2)
第六十九章
凉州,张掖县外,焉支山下。
长枪枪头从人体柔软的的下腹部抽出,鲜血如瀑布般从创口喷涌,那受到重创的北戎人手中的弯刀当啷落地,他倒在地上,四肢抽搐了几下,然后再也不动了。
这个死去的北戎人或许是一个基层将领,因为在目睹了他的死亡后,其余的北戎人愈发恼怒而恐慌,他们的抵抗开始变得力不从心,在面对人数、装备均数倍优越于己方的汉军时,终于有人开始仓皇逃窜。
此时正值盛夏,焉支山上草木丰茂、绿林荫浓,可逃亡仍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那些抢先逃跑的反而成为了汉军首要追杀的目标,只见黄小树拉开轻弓,数箭连发,那几个逃跑的北戎人瞬间后背中箭倒地,有的一动不动了,有的却还在竭力向前挣扎爬行。
黄小树不紧不慢地催马向前,纵身下马,一一补刀,随即将又这几个北戎人血淋淋的头颅割下,系在马鞍边上,而此刻他的马上已经足足挂了十来个血糊糊的脑袋。
半个时辰后,整片灌木林重新恢复了静谧,只有浓重的血腥气在夏日闷热的空气中翻涌。
黄小树兴奋地策马回转,跑到文照跟前炫耀讨赏,“都尉!这一批北戎人都已被咱们杀净了!”
文照的目光落在他马鞍上那近二十颗血红的脑袋上,眼中闪过一些复杂的情绪,而这动摇只有一瞬,她几乎是立即就恢复到往常的状态,说:“打扫战场,不要留一个活口。”
左右立即应喏一声,随即骑兵们分出队列,一小队步卒下马上前,抽出短刀,将那些倒在血泊中的尸体或者是仍有一口气在的重伤患,一一按住在脖颈间补刀。
而文照只是沉默地看着。
这些北戎人,或许以前也只是个老实巴交的牧民,若是没有被主动或被动地裹入战争,他们此刻可能还在草原上悠闲放牧。可此时此刻,他们既然能够来到张掖县外,说明他们身上手上早已沾满了汉人的血,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恶鬼。
那么,自己和正在割下他们脑袋的汉军呢,算是正义的勇士,还是也是恶鬼?
文照没有投入过多的思绪去思考这个问题。所谓的愁思,在此时此地不过是无病呻吟,是只有和平年代生活富足的人类才配拥有的情绪。而在这个动乱的朝代,需要考虑的只有如何杀死别人,以及如何避免被别人杀死。
走到如今这一步,文照早已学会摈弃许多不必要的杂念,她的目光从众多的无头尸体上掠过,转到身旁的乐玄身上,“玄策兄,张掖县乃张掖郡的治所,北戎人在此安置的守城军士定然数量不少,若想攻城,怕是不易。”
乐玄点了一点头,“不错,此番北戎军来势汹汹,其主力虽在陇西郡中,但张掖是前往酒泉和敦煌的必经之地,北戎必在此布下重兵,依我看,不会少于两万之众。”
“两万之众……”文照蹙眉沉思,“目前我军中不过一万七千余人,加上玄策兄你带来的三千人手,也不过将将两万人,马燕却令我十日之内攻克张掖……”
乐玄冷笑一声,“那厮明摆着是在故意为难你。”顿了顿,他又缓和了语气,道:“不过长明,你手下军士都是精兵强将,北戎素来缺乏重弓强弩等器械,咱们加把劲儿,攻下区区张掖小县应当不成问题。”
文照却微微摇了摇头,“纵使能成,也不能一味正面强攻,否则只会增加我军不必要的伤亡。”她的目光越过乐玄,落在他身后的苍茫焉支山上,喃喃道:“我得想个法子……”
·
数日前,陇西郡。
马燕此番携大军来凉州,背负了今文经学派上下所有人的希望,他不敢有半点拖延犹疑,只在天水郡休整两日,便迫不及待地携重械投入到陇西郡的攻城战中。
凉州刺史刘纯还盼着靠马燕把自己全家老小的性命从断头台上解救下来,对马燕的吩咐自是言听计从。另外几名副将也多是今文经学派的手下,只一味附和马燕。
整个军中只有文照喊了两句多休整几日,遣小队先试探一二——自然被马燕忽略了。
周棠宽慰她道:“先不管马燕,咱们自有人马,待到时候想个法子脱离了马燕大军,独自行事便是。”
“我也是这么想的。”文照蹙眉道:“只怕马燕那贼厮没这么轻易肯放过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