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1/2)
第六十四章
大宁新朝的兵役制度以募兵制为主,相较于旧朝的征兵制,募兵制对所招募的士兵的要求近乎于无,所以士兵们的成分相当复杂,什么街溜子、游侠儿、无业游民都是军队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治安环境恶劣地区的县令还喜欢把牢里的重刑犯打包送去当兵,感叹这么一收拾家里干净多了。
所以每次一打仗,社会治安都能好转一段时间,但军营里可就是鱼龙混杂、豪杰丛生了。这样的军队,军纪状况可想而知,很多应募从军的人,一开始就是奔着搜刮他人财物来的,你让他们冲锋陷阵他们退避三舍,但是抢劫放火的胆子他们就有,而且很大。
如文照这般的白面文士想要带领这样的军队取得胜绩,难度比较地狱。
她的老师陆陵为此牵肠挂肚,生怕弟子竖着去凉州横着回洛京,于是发动了自己所有的人脉帮文照募兵。
陆陵在辞官远遁并州前也是朝中的高级武将,在洛京和三河地区都有不少老友,如今他官至太尉,他一开口,没有人不愿出力的。于是文照得以从北军五校中抽取了不少精锐,让他们作为基层军官安插入招募来的士兵之中。
而此次招募新兵,文照亦是严格挑选,提出“三不要,三优先”理念,即死刑犯不要、体弱者不要、矮小者不要,良民优先、识字优先、老兵优先。
提高了对士兵的要求,相应的就要提高军队的待遇。文照冒着被暴怒的赵瑜痛殴的风险从新文记提了一大笔钱,但她还尤嫌不足,把目光放在了自己那些狗大户朋友们的身上。
周棠自不必说,早已被她搜刮干净,古文经学派中有头有脸的人家她都上门挨个拜访了一遍,好在学派如今正是蒸蒸日上之际,大家对文照此行亦是寄托重望,都期盼她得胜归来能带领学派更上一层楼,于是纷纷慷慨解囊,很快消除了文照的缺钱焦虑。
除了物质上的支持,古文经学派的同僚们还很贴心地为文照考虑到了身体和精神方面的需求,有几个朋友就试图打包塞给文照几个美妾,让她在出征前努努力“留个种”,吓得文照汗流浃背,连忙谢绝。
但好在世上还是正常人多,此番就连抠搜老头儿陈潜也偷偷摸摸塞给文照几千钱,还再三嘱咐了这是他的私房钱千万别让他家夫人知道。
而任大鸿胪多年的何朔就显得豪阔不少,他一出手就赠与文照五千万钱,并直言他府中粮食任由文照调配。面对长辈们的关切文照十分感动,再三拜谢,何朔笑呵呵地捋着胡子,“我们身在洛京,能为长明你所做的也就只有这些了,你身在凉州,切记要保重自身,再贵重的东西,也没有你自己的性命重要。”他又似是颇有深意地道:“待你得胜归来,老夫还有要事相托于你。”
文照不知怎的就冷不丁想到了何皎皎,那个圆圆脸的、总是笑嘻嘻的小姑娘,她的视线忍不住飘向那扇屏风,可等了许久,也不见有人影在其后闪过。文照莫名感到怅然若失,可她终究不能久留,很快就向何朔辞行,回到军营中。
一回到军营,文成飞便狗狗祟祟地凑上来,在文照耳边得意地炫耀:“大兄,我和阿良去其他几个营地悄悄看过了,他们募来的兵都没咱们的好!”
文照哑然失笑,轻轻敲了下他的脑门,“这是自然,不然你当我们那么多钱白花的啊。”
厚着脸皮成功讨到百家饭的文照如今也算步入洛京城里现金王的行列了,她自己是除了吃好点以外没别的什么太强烈的欲望,大宁的娱乐项目如歌舞奏乐,对于经历过现代各类流行文化洗礼的文照来说跟看小孩子打弹珠一样无趣,骑马打猎那更是体力活,而文照下了班只想躺着睡觉。同美人嬉戏本来倒确实是趣事一件,奈何她没有作案工具,也只能含恨作罢。
所以除了留下生活必要的开支,文照几乎把所有的家当都投入到军队中。
招募到的士兵,只要通过了体检正式到军营报到,就能立即领到一笔钱作为预付工资,但同时也被告知,征战过程中若斩获战利品,需要统一上交,文都尉届时会按照战功公平分配,如有不从者军法处置。
按照以往的惯例,朝廷给的军饷是很少的,士兵挣钱的大头需要靠自己去抢,不管是大宁百姓的还是异族人的,只要抢到了就是自己的。文照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在自家的军队中,但这个年代入伍当兵的人可没有什么崇高理想,要是问他们为什么而战,得到的回答只会有一个——“为了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