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2/2)
老人说罢毅然扎进过膝的浊流中,他步履蹒跚,挥动着苍老的双手努力拨开水面。
周词奋不顾身地跟上去,背后谭子琛却大喊:“回来!”
“不行,我不能眼睁睁看他……”
波涛翻滚,流速迅疾,老人抵不住江浪的势头一下跌入水中。
“快回来!”谭子琛嘶吼着,面前水浪翻滚,涨势愈猛,底层的土石突然松动了下,周词一惊,人不由摇晃起来。
这时他的手臂忽而一紧,背后那双手紧紧拉住他的臂膀,拼尽全力将他拖上了泥岸。
流水汤汤,无情淌过,而老人的身影就此没入水流,连同那头牛消失得无影无踪。
周词茫然回头,撤离的人潮还在不断向上爬,他仿若骤然间被抽去了筋骨,倾盆大雨从四面八方刮过,心底有块土地也在坍塌。
所有人赶在夜幕降临前转移至安全地,回到县衙,大堂甚至吏舍中都挤着伤患的百姓,漫漫长夜,阴沉压抑。
周词浑身湿透,拖着疲累的身躯走入县衙,仍旧无法安宁。
两人换了身衣裳坐进县衙房内,谭子琛不知从哪里弄来些吃的递到他眼前,幽暗烛火下,清癯的脸更显疲惫。
周词摇了摇头,谭子琛强塞到他手里:“不必太过介怀,人命有时就如灯烛,如草芥。”
“那我们为官的目的何在?为民请命的意义又何在?”
他冷然说道:“这不是一码事,今日的情形搭上谁的性命都于事无补,不要做洪流中的英雄,你做不了。”
“有什么比命更重要。”
“有……活下去的希望。”
谭子琛默然坐到他对面,一点点咽下粗粝的干粮:“苛政猛于虎,农人没了唯一的生计还能靠什么,靠我,靠你,还是靠陈秉元?”
周词眼眶渐渐红了,他内心的洪流再难平静,手里的干粮不知不觉被自己捏得粉碎。
“我到涪陵七年有余,见得太多了,夔州这情形与生吞活剥无异。”
“你就没想过扳倒他?!”
谭子琛懒懒掀起眼皮,双眸布满了血丝:“昔有尚书作靠山,另又勾连大理寺,他是宁肯在夔州当鸡头,也不去朝中做凤尾的。”
“如果我有办法呢。”他目光如炬,像暗夜中一点不灭的火焰。
“说。”
周词刚要开口,外面响起几下叩门声,谭子琛微微摇头,提高声音招呼道:“进来。”
进门的是县衙主簿,他拱手对二人说:“通判大人、县丞大人,刚刚接到消息,知州明日一早便到涪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