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0 章(1/2)
第40章
离开时,他的步伐显得异常沉重,心头更如压着千斤巨石般沉重无比。
他心里很清楚,李渊作出这样的决定实在是迫不得已。
在温良看来,李建成身为长子,一直循规蹈矩,并未犯下任何大错。
更何况,李建成乃正室所出的嫡长子身份,这使得其在宗法制度下具有无可争议的继承权。
遥想当年前朝杨坚废掉长子杨勇而立次子杨广为太子之事,引发朝局动荡不安、天下大乱的惨状至今历历在目。
而这些后果,李渊心知肚明。
不仅如此,早在太原起事之前,李建成便已在河东地区招兵买马,积极筹备起事事宜。
待到起事之后,李建成与李世民各自率领一军,势如破竹地向长安城挺进。
可以说,在此刻两人之间难分胜负,各有千秋。
既立有赫赫战功,又有“嫡长子继承制”护身加持,李建成登上太子宝座本就是顺理成章之事。
然而世事难料,如今局势发展至此,令李渊心痛不已却又无可奈何。
史书中已经记载了李世民的功绩,他会是一个好皇帝。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李渊终于做出了艰难的决定——退位。
然而,在此之前,他仍然渴望能够彻底解决突厥问题,以此来换取一项惊天动地的功勋,或者替李世民背负起这份可能遭受世人指责的罪名。
温良无奈地摇了摇头,试图把脑海里纷乱的思绪驱散开来。
他深知,此刻无论说什么都难以动摇李渊的决心。
于是,他默默地仰望着皇宫上方那片辽阔的天空,衷心地祈求上苍保佑李渊能一切安好、顺利无恙。
没过多久,温良就返回了自己位于皇宫边陲处的住所,这里与皇宫仅仅相隔一道围墙而已。
回到居所后的温良不停地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内心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他非常清楚李渊这个决定所蕴含的重大意义,但同时也明白自己无力扭转当前的局面。
最后,他毅然决然地下定决心,一定要为李渊做些力所能及之事。
第二日清晨,天边刚刚泛起鱼肚白,温良便已抵达皇宫门前。
他脚步匆匆,神情略显急切,似是怀揣着重要之事。
待到宫门开启,温良迫不及待地迈入宫中,径直朝着皇帝所在之处走去。
此时的李渊正一脸倦容地端坐于龙椅之上,双眼微闭,仿佛还未从昨夜的疲惫中恢复过来。
然而,当他听到有人求见时,还是勉强打起精神,睁开眼睛看向门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