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2/2)
“这倒没有,时下天黑的早,东城门申时便已经关了。她从花卉铺子离开时约莫酉时三刻,铺子里的老板娘见她一个小姑娘家还饮了些酒,便多留她一会儿。”
妙娘也不知情况如何紧急,见宋南枝面色如此不好,便安慰道:“你放心,人应该没有出城。距离她走也才两个时辰不到,我再多派些人去找找。”
宋南枝眼下无论如何放心不了了,她吩咐春杪把知道的消息去告诉沈洲,然后自己也匆匆从出了茶馆。
不可能没有出城的。
沈柯在王府的时候也种了好些茉莉花,说那些花就是崔三郎,所以经常夜里偷偷的坐在院子里喝酒。如今买了茉莉花便是要去见崔三郎的。
崔家的祠堂沈柯如今是进不去的,但崔氏的墓地是在城外。
她知道这些事情,沈洲却未必知道。她也不过才是个十六岁的姑娘跑到城外去喝酒,若有什么事是万万没办法逃离的。
沈柯的事情宋南枝亦不想让太多人知道,遂辞了妙娘,带着宋府的几个随从出了城。
月色寒凉,但好在亮堂,照得见出城的路。按照打听的方向,崔家墓地在五里外,应该是先见到几处庄子,然后再沿着庄子进了林,便能见到崔家的墓园。
但刚行到庄子门口,便见到了沈柯的马车侧翻在了那,缰绳亦被割据马匹不见,就连买的茉莉花盆栽也倒在了地上。侧如此平路坦坦,不曾下雨亦不见坑洼,何故侧翻了?
前去查看马车的随从回来说:“回姑娘,马车像是被人重力撞番的,地上还有些血迹。”
另一个随从则寻了马匹离开的踪迹,他道:“马应该是往前走了,小人一路跟过去看看。”
宋南枝眼睫抖了抖,已经不敢想沈柯到底遭遇了什么:“你去往前去看看,若是看见郡主遭遇什么不测,能救人一定要先救人。”
随从应是顺路往前走了。
宋南枝下了马车,随从将灯笼给举着,引路进了农庄子里。庄子是崔家的,但已经荒废无人打理,遂并没有人在此守着,四周黑漆漆,只听见周围草垛里的虫鸣声。
两人走进院子里,灯笼照见了地上的好些脚印,皆是宽大的男子脚印,随从忽然示意噤声,让宋南枝在外面等着,自己拿着灯笼从院子里进屋。
宋南枝提着灯笼往墙边挪了几步,脚底不知踩到了什么硬物,险些让她滑倒。她把灯笼递上前照了一下,一根花玉金钗。
沈洲寻得那两根钗子,将花玉金钗送给了沈柯,她一直是带在头上的,如今竟然落在了这墙角。
宋南枝心陡然提起,她弯腰捡起时,忽然听见屋子里一阵骨头脆裂的声响,那随从只惨叫了一声,便再无声音。宋南枝吓得浑身都抖了两下,把手里的灯笼也抖在了地上。
灯笼落地,火瞬时把灯笼外圈的纸抖给烧了起来,那一阵光亮照起,宋南枝看见了那墙角地上横数竖躺了几人,旁边披在树枝的杏白外衣顺着风晃动了两下,落在了地上。沈柯寻常喜爱穿杏白的衣裙,因为与茉莉花同色......
宋南枝握着手里的金钗,脑中茫然一片,眼泪瞬间就淌了下来。她想起初见沈柯时她躲在了桌子底下,满脸的恐惧不愿意任何人近身。因为对崔三郎的愧疚,便将自己关了两年,折磨自己,连活下去的勇气也没有。
她好不容易走出房门,好不容易亦接受了崔三郎的死,度过了那一段撕心悲痛的苦日子,为何还要让她遭受如此苦难?都说神佛祖上庇佑,这崔家的墓园,崔三郎你为什么不保佑她?
灯笼还烧着,宋南枝挪了几步想上去看看那白衣底下的人,却不料屋子里的人已经走了出来。
黑暗中那脸上横着刀疤杀气尽显的独眼面容显得尤为可怖,他大步走来紧逼宋南枝,手里拿着绳索,要来捆绑她,一边森笑:“你怎么又不跑了?我倒要看看你能跑到哪里去?”
宋南枝知道自己跑不了,强忍着镇静:“你到底是何人?是谁派来的?”
京畿之地必然不可能有劫匪怪盗,也不可能只一个人,观那地上横陈的人多半已经是尸体,那眼前的人估摸着便是被人指派来的灭口的。
“取你性命之人罢!”男子踩灭了那灯笼的余火,拿着绳索靠近。
宋南枝听见这话却是一顿,眸子里忽然亮起一抹光,当即后退了几步。
借着月光她看清面前的人每走一步,脚底便留有血印,浓郁的血腥味也逐渐浓郁,她猜着面前的人应该是受了伤。否则要杀人灭口,不会用言语来恐吓她。
宋南枝心中忽然起了一个很大胆的念头。
男子以为面前的人是吓傻了,竟然一动不动还走神,便也放缓了些动作。
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而已,他犯不着那般警惕,遂擡起没有受伤的那只胳膊。宋南枝见他身手过来,吓得往后缩,退到了角落里,然后擡起右手要挡住他过来。
男子第一反应以为面前的人又要逃跑,下意识地就伸手抓住了人。他正得意的想笑,却突然感觉呼吸一窒,猝不及防地脖颈里插入一个什么东西。喉咙里涌出的血瞬间堵住了他的气道,他跪在地上急切地想要呼吸。
宋南枝却拔出那金钗,再次用力插了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