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堂上花(大修)(2/2)
至于闻承霁——季棠倒是询问过。他说他从来没有沾过这东西,若有机会,倒是想要试一试。
那时她是怎么回答的?
季棠微微蹙眉:师兄饮不得酒,以此类推,闻承霁应当也沾不得。总归酒精算不得什么好东西,她便直接结束了这个话题,告诉他饮酒不好。
所以不管是闻承霁还是师兄,“饮酒”这件事似乎都不应当出现在他们身上。
但......
季棠捏着掌下柔软的被褥,恍惚间感觉夜间所见的那一幕,似乎只是缥缈般的一场梦幻。
如若不然,她怎么对于后面的事情毫无记忆,甚至都不记得自己怎么回来的呢?
那日之后,接下来的几日,季棠仍旧未能见到闻芥。
她甚至询问了虞紫鸢和闻承霁——一个甩口说不知道,另一个也有样学样,闭着眼睛说不知道。
季棠没有办法,只能继续休养。
等到她精神休养得差不多,身体也基本恢复,到了该启程动身的时候,才终于算是见了闻芥一面。
她那神龙不见首也不见尾的师兄,面色沉静无澜的交给她一块以灵力刻好的篆石:
“放出三鬼,即便是‘种子’也需要有阵法在外限制。到时候布置可能会花费一些时间......你可以先作熟悉。”
季棠接了篆石,心中感觉有些奇怪:若是什么艰难晦涩的阵法,难道不该在她醒来无事休养的这几日便给她,提前让她熟悉......此时才塞给,岂不是临时抱佛脚。
饶是这般想,季棠还是认认真真的在赶路的半途将那篆石研究了两日。
这篆石上的阵法并不复杂,纵然难懂,却也不足想象中那般晦涩——与柳元初设在及霜峰上的那些阵法相比不过十之五六的程度。
归根结底,需要她熟悉的原因,乃是这阵法所需笼罩的范围极大——以歧元山为中心,几乎笼罩了整个央州城。
这样庞大的区域范围让季棠感受到些许的惊心动魄:“若最后斩灭三鬼的位置在央州城内,那城中诸多百姓......”
唐家家主可以不顾整个城池,以百姓性命饲养纵大煞鬼力量,不折手段,却不意味着他们也要做这样的事情。
果然,马车中,坐在她对面的闻承霁出声道:“放心吧,这件事情已经同歧山派说清,这些时日他们正劝走与疏散城中的百姓。”
“歧山派?”季棠属实吃了一惊。
她虽然得的消息不多,但却也知晓,关于她“天命灾星”的那个流言,在央、泾、连、裴几州的反应是最大的,尤其是央连两州。
这两州各自盘踞着一个巨大的宗门,实力强盛,且曾封印镇压三鬼中的煞鬼与绝鬼。
而她正亲身去过这两处——若是有心揣测的人,定然会觉得这歧山与明剑两宗鬼怨的出世与她脱不开干系。
“是。”
闻承霁点了点头,目光看向随向前行进而如波浪起伏的马车垂帘,“你不必担忧,我们去取绝鬼的时候,曾与歧山的人接触过......他们对你似乎并没有外界传言的那种误会。”
没有误会?
季棠有些迷茫不解:总归不能是柳元初在庇护她,澄明她的清白吧——
不管再如何念想,那位柳仙尊都已经死去了。
死人不可能复生。
“没有误会,这不是好事么,你忧目忡忡的做什么?”虞紫鸢咬着两颗青酸的枣子,颇有些混不吝的开口道。
在雍州的这几日,她盯着唐千灵处理了许多与械奴有关的往事,还同她争论了那个名字叫做唐缘,容貌与花海楼一模一样的女孩的归属。
在得到唐千灵“遵循唐缘本心,让她自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这样的回答后,心情好了不止一星半点儿。
是以也能够分出闲工夫,在路途之上贫贫嘴,埋汰一下同行的几位伙伴。
“我发现啊,你们裴州季家的人,就是喜欢杞人忧天。”虞紫鸢将嘴里的酸枣核吐出来,“你是遇事先往坏处想三分——你那个师兄呢,更是厉害,直接板着张脸,不搭理人的。”
这分明是牛马不相及的两件事,但虞紫鸢硬要把它们归拢为一类......分明师兄从来都是板着脸不搭理人的。季棠想。
但她没有反驳虞紫鸢,只是慢慢的道:“凡事多想些总是没坏处。”
省的到时候一腔单纯,吃尽明亏暗亏。
虞紫鸢微微张了张嘴,没再说什么。
四人从雍州往央州,行的是陆路,便乘了辆唐千灵所给的马车——这车由唐家所制,不仅行程迅速,还装备了诸多暗器与符箓阵法,以作防备。
只不过对于几人来说,如今这马车也只有代步一个功能。甚至它虽然不用现实的马匹,却还需要一个专门的人以灵力推动它运转前行。
这一路上,四人便轮流以灵力催动这辆马车。
现下正是闻芥在外面,车内只剩季棠,闻承霁与虞紫鸢三人,所以方才虞紫鸢无所顾忌的径直将闻芥拉出来揶揄。
“不过——”
马车继续向前,车帘摇摇晃晃,虞紫鸢微微歪头,杏眼瞧着季棠。
“我其实好奇。”她慢悠悠的说,“你真不觉得你师兄这段日子有些奇怪吗?”
“不是一个,是两个。”
虞紫鸢顿了一瞬,擡手指指车帘之外,又毫不遮掩的指了指从方才起便默不做声坐在季棠身边的闻承霁:“按道理来说,你都昏迷伤成那样,他俩早该打上一架——如今却不知怎么的,转了性子一般,反倒拧成了一股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