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章 及霜峰(2/2)
藏典阁对着谷地中央,从正门踏出,目光放远,便可以清楚看到前方氤氲团聚着的雾霭之气。
祝青鸾双手拢于袖中,领着闻承霁向雾霭所聚之处走去。
行了没有多久,便有清晰的潮润之感扑面而来。水汽似在空气中积聚悬浮着一般,只要从中穿行而过,便不可幸免,要被笼一层薄薄的潮气在身上。
愈向前走,周遭的雾霭之气便越浓厚,在其中行走得久了,衣衫,头发便都仿佛在水中浸过一般,沉沉的贴在肌肤之上,带来潮湿粘稠的感受。
闻承霁试着绞了一下自己的衣角,感觉再多待一会儿,好像就能够绞出水滴来。
在向前看,祝青鸾一身青白色宽袍大袖,行走于其中,却好像半分没有受到影响一般。
也不知是向前究竟走了多久,四野都是白茫一片,十尺之外不可视物,祝青鸾才缓缓停下脚步。
转过身来,看着闻承霁,问他:“你见到了什么?”
“浓雾。”闻承霁目光环视周遭,老实回答道。
祝青鸾微微点头,然后道:“向前走一步试试看呢?”
闻承霁依言向前踏出一步。
却不想在他脚步落地的瞬间,眼前雾气骤然一空,视野瞬间清晰起来。
周遭的雾气似乎在这一瞬悉数散去,展露出此地原本的风貌——清空一碧如洗,满目花草丰茂,蝴蝶小虫,自在如常。
“这......”
闻承霁有几分惊异的看向祝青鸾,却见这位祝仙尊向他微微擡手,道:“退回去。”
闻承霁依言照做。
然而周遭却并没有回复到原本雾气弥漫的模样,而是瞬间变得碧荫重重,冷意从后脊骤然滋生。
这突如其来的冷意让闻承霁本能做出反应,向着右侧侧身闪躲。也就在他躲开的一瞬,一条青花小蛇擦着他的鼻尖飞掠而过,直奔前方祝青鸾所在的方向。
祝青鸾微笑着擡手,二指擒住这青花小蛇,向身后随手一甩。
小蛇便十分机敏迅速的盘挂在周边的一片巨大树藤之上,迅速的隐入藤木之间,消失不见。
闻承霁看了一眼那小蛇消失的方向,迅速的向前迈了一步。
眼前的景色果然没有如同他所期盼的那般,变回方才明朗清丽之景。
“这就是......所谓的封鬼之阵吗?”闻承霁站立在原地,脚步不再轻举妄动。
“是也不是。”祝青鸾慢慢的行走于这碧荫丛林之中,步伐随意,似是出游散心一般,“你有没有想过,九州三鬼,病,煞,绝,究竟是因何被封于三宗之内?”
这个问题闻承霁早就有思考过:“因为只有三宗有将其镇压的力量。”
“这么说也不算错。”祝青鸾轻笑了一声,“但是小孩儿,有些事情,可能并不如你所想。”
“你自幼在明剑宗长大,应该早便听过万年之前,三宗之祖封禁三鬼的故事。还记得那讲述中的顺序吗?先封三鬼,再立三宗。”祝青鸾道,“所谓封鬼之阵,是建立在这三处点位,原本便充沛富足的灵气存在前提之上的。”
“然而这些灵气都归于天地,自由无拘,磅礴巨大,非一人之力可以掌控,三处封鬼之地的环境地势也是迥然相异,不可同论处置,这才需要一个守阵之人,去掌控调度这些灵气,根据所处之地的情况,维持调解封鬼之阵的平衡,镇压意外变动。”
“等一下。”闻承霁听得有些迷茫,在祝青鸾一段话语落下之时忍不住开口询问道,“仙尊前面说灵气磅礴巨大,非一人之力可以掌控,后面却又说需要守阵之人掌控调动......到底是能,还是不能?”
祝青鸾行走在丛林之中,衣摆掠过灌丛,发出窸窣的响动。
“能也不能。”她道。
话音落下,祝青鸾微微擡手,手指在半空中变动拨挑,仿佛接触到琴弦一般。
随着她指尖动作的变化,闻承霁只觉得周遭景象顿时移换,丛林消失,再出现的却也不是浓雾或园圃,而是一片草坪,四野平静无阻,景色鲜丽平和。
顺着草坪一路向前,可以看见接近地面处有一川静水湖泊,与草坪的界限相接,水色幽蓝莹莹,似一匹光洁无暇的流光缎。
“单凭人力不可,单凭阵法不可。”祝青鸾步履随意的向着那一川静水的走去,边走边缓声道,“须得守阵之人与这阵法命魂合一,同生同存,才可具备操纵掌控阵法之内庞大天地灵气的能力。”
“然而有这能力是一回事,会不会使用,又是另外一回事。”
闻承霁见她行了远远的一段,两人已经拉开距离,望了一眼脚下,迟疑片刻,试探着向前迈出脚步,跟随上去。
祝青鸾行至静水边上,停驻脚步,从地上拾起一根小臂长短的木枝。
她将木枝拿在手中,细细的端详了一圈,指腹摩挲着上面驳杂粗糙的表皮,才擡起眉眼,望向身后跟随上来的闻承霁。
“九州修者,以身体为灵气存储的界限,封鬼之阵,则以阵法所囊括的范围为界限。凡所在阵法区域之内的灵气,皆应听从守阵之人调遣,如臂指使,然而无数人终其一生,却连自己体内方寸可见的灵气都难以尽数掌控,行岔经脉,走入心魔。”
树枝轻翻,指向他的位置:“你既想要守阵,自己体内灵气的运转,可摸得清楚?”
听到这话,闻承霁愣了一瞬,还没有来得及作答,便见祝青鸾手中木枝遥遥点他,道:
“拔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