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chapter 29(2/2)
她今天精神不是很好,没有去绣东西,而是找出那本杜青川女士的旗袍设计手稿,放到书桌前摊开。
她坐在书桌前,一手支着额头,一手指尖虚虚搭在手稿边缘上。
手稿是杜青川女士自用的,里面并没有按照具体的目录排版,可能上一页是旗袍关于面料质地和样式的分析,下一页就变成旗袍襟型款式对整体风格的影响,中间还夹杂着杜青川女士对旗袍尤其是苏绣旗袍未来发展的一些看法。
「传统刺绣图案老旧繁复,如今虽有创新变得精美,但工期长,价格高,应用于旗袍时更是令人觉得离生活越来越远……
如何将传统绣技融入现代审美,更好地和手工旗袍相结合,这无疑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去探索。手工苏绣需要传承,也需要创新……」①
夏日浅金色的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入屋内,金黄的尘雾在空气中浮动着,远远望去好似一纸洒金笺。裴知晚在这一室安静的氛围中,无声地轻叹一声。
杜青川女士手稿上提到的这些,也是现在苏绣甚至是手工旗袍面临的一个难题。
在机器绣的冲击下,原本的市场逐渐萎缩,水溪镇上已经有多家传统绣纺和旗袍手工裁缝铺关闭了。
这几年来,裴知晚一直试图将苏绣元素融入服装、手包、挂件等一系列生活用品中,她也借助网络平台和大家分享一些绣品故事,还在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获得多位苏*绣代表性传承人的赞赏。
可尽管如此,每次想到那些绣纺、裁缝铺关上的木门,她还是会蹙起眉头有些感慨。
正想着,放在一旁的手机屏幕亮起,是工作室里的小叶发来微-信消息。
小叶:「小老板,有人联系工作室的微博,说是您之前帮助过的那位老太太的家人,想来工作室向您当面道谢。」
许是知道裴知晚不清楚发生了什么,小叶将京市文明网的微博转发给她,并说明情况。
小叶:「从霍小姐在微博上艾特我们工作室后,这几天工作室的微博就热闹得很,小老板您后面在赶制婚书订单,估计不清楚,后面又有好多黑子在喷人,不过很快就被人处理了,就剩几个不死心的在蹦跶。」
小叶:「就连京市文明网发您帮助老太太那事后,都有人黑说是炒作。定制婚书的那位客人估计是看不下去,也主动出来为您说话。」
裴知晚:?
她不过就两天没登陆微博,怎么好像发生了好多事情的样子。
裴知晚点进微博,同样是在京市文明网雨天助人的那条微博下方,热评里出现几条醒目的评论。
我是婚书客户:「我是花朝工作室的客户,在小老板那定制了一件苏绣婚书,原件是我父亲当年请人缝制赠与我母亲的,可惜丢失了。由于难度大时间赶,好几家店铺说无法接单,只有小老板接了。」
我是婚书客户:「本来小老板给出的工期就赶,前天家里长辈病重,是小老板起早贪黑地赶工,不过十天就将这份婚书提前赶制成功,让家里长辈在临走前没有留下遗憾。」
我是婚书客户:「抱歉,目前在处理长辈后事,是家里小辈提醒才知道网上的事,临时注册账号发言。匆忙之中,言辞可能有些不恰当,望大家海涵,同时希望大家不要冤枉小老板,谢谢大家。」
事关生死,这条热门评论里的回复内容多了许多蜡烛与拥抱的表情,有劝慰这位婚书客户的,也有夸花朝工作室的。
「还好赶上了,老人家走之前没有留下遗憾。」
「我自己就是绣娘,点进博主页面看了,不得不说,这件飞白婚书难度真的高。」
「小老板人美心善,又一次帮了人,了不起。」
……
裴知晚手指点着屏幕,视线落在「长辈后事」几个字上,心头一颤,婚书是昨天交给那位客户的,也就是说,那位老人家在拿到婚书后就走了。
有些沉重的情绪在这一刻忽然袭上心口,又夹杂着一丝庆幸,还好来得及……
裴知晚看着手机陷入沉默,半晌后,重新收拾好情绪,给小叶回复消息,请她转告那位乘坐轮椅老太太的家人,让她们不用特意到工作室致谢。
小叶回了个[兔兔点头]的表情包。
结束和小叶的微-信聊天后,裴知晚一直要想到那位婚书老太太的事情,情绪有些低落。
想到什么,她点开钟庭屿的通话页面,想给他发消息,又怕打扰到他的工作,于是想了几秒抿了抿唇,重新收起手机。
她将手稿轻轻地合起放到一边,趴到桌面上,额头抵着手臂,任由自己思绪游离着。
可没过多久,手机再次振动起来。
她直起身点开,是钟庭屿的消息。
小叔:「钟太太,今天下午有空吗?带你去个地方。」